吃得好,吃得香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u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营养高端系列访谈之一
  2小时访谈5000位网友关注
  
  儿科医生与儿童心理专家共同面对父母
  
  作为第三届亚洲儿科营养大会的唯一平面媒体支持,父母必读杂志社与父母必读育儿网和中国早教网联合策划了此次儿童营养高端系列访谈。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精心挑选出访谈当中的精彩和亮点内容,制成“精华版”,为您倾情呈现——
  对于已经成人的你来说,吃饭是件简单而享受的事情,并且你深知营养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而对于孩子来说,则是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或者是边玩边吃。你常常满屋子追着他喂,而他一再将你精心制作的美味推开……面对这样的场景,每天,你都在反反复复回答着同样的提问:他营养够吗?不肯吃菜怎么办?怎么才能让他爱吃?……你一定热切地盼望着哪位专家能开出“灵丹妙药”。
  今天,在各种食物应有尽有的时候,营养已经并不完全是食物,或者说是营养素本身的事情,父母的饮食习惯、饮食态度、家庭气氛,这些围绕着食物发生的事情可能更重要。而这些问题需要儿科医生、儿童营养学家和懂孩子、懂父母、懂家庭的心理学专家的共同参与才能解决。因此,在面对无数父母关于营养问题的焦急提问后,《父母必读》杂志决定由我们的专栏作者崔玉涛大夫与杂志的副主编、儿童心理学专家徐凡和广大家长进行一次对话。
  
  为什么宝宝吃奶时间特别长?
  
  Q1我现在是母乳喂养,奶水一直很好。只是儿子吃奶时间总是很长,一侧乳房他就能吃上半个小时, 有时吃着吃着还睡着了。唉,真累人!
  徐凡:不同孩子的吸吮力量不一样。有些孩子力量小些,吸吮就会显得比较慢。吸吮对这样的孩子来说是件比较辛苦的事情,有时会吃得满头大汗,有时累了,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另外,母乳喂养不仅仅是营养的摄入,在宝宝吸吮的过程中,还有和妈妈情感的交流。如果平时妈妈只是在喂奶的时候才来抱孩子,那么,孩子可能就会表现得总是要吃奶,持续的时间也会相对长一些,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感受到妈妈的气息与温暖。
  崔玉涛:有些休完产假刚上班的妈妈可能会发现,本来在上班前,宝宝的母乳喂养特别有规律,而且很顺利。可是,现在每天晚上回来,孩子却频繁地要求吃奶,搞得妈妈特别累。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宝宝的一种心理需求。白天见不到妈妈,只有晚上吃奶时才能躺在妈妈怀里,听着妈妈的心跳。所以,母乳喂养不仅仅是为宝宝提供营养那么简单,它其实是一种肌肤相亲、母子交流以及宝宝自我安慰的过程。
  但是,我们并不是说因为这个过程可以给他带来情感的满足就要让他愿意吃多久就吃多久,否则这可能会造成宝宝对妈妈乳头的过分依赖。一般来说,如果妈妈的母乳很充足的话,20 分钟宝宝差不多就能吃饱。判断方法很简单,就是听一听有没有吞咽的声音。如果没有的话,就说明他已经吃饱了。这时候,可以轻轻捏捏宝宝的鼻子,小家伙很快就会把嘴松开。
  
  喝配方奶达不到推荐的量,孩子的营养够吗?
  
  Q2我女儿现在5 个多月了,从3 个月开始采用配方奶喂养。但是,从一开始,她每天喝的配方奶的量就比推荐的量少20 毫升左右。再怎么喂,她都不喝了。我一直都很担心她的营养不够。
  
  崔玉涛:这是很多父母普遍焦虑的问题。看到书上、网上或者奶粉包装上介绍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每天喝900毫升的奶,父母们就会想尽办法让他在一天中喝够这个量,觉得少喝了一点儿,孩子的营养摄入就不够了。实际上,这种做法有点像把孩子当做“机器”来喂养,比如汽车,百公里耗油多少,就给它加多少油。而孩子的成长却远没有这么简单。孩子每天喝多少奶比较合适,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更不是画一张表格就能解决问题的。我们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来决定营养素的摄入量,既要考虑到宝宝的年龄或月龄,还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同时,还要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不是在某一天或者某一时刻突然形成的,而是他从出生到现在一个长期的结果。在我的网站上,或者在我的诊室,如果有家长问到类似上面的问题,我总是会请父母介绍一下孩子从出生到现在进食的具体情况,这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们还要尊重孩子。首先要相信,即使是很小的宝宝也是完全知道饱和饿的,其次要尊重孩子饱和饿的感觉,再次要学会识别孩子饿的需求以及饱的反应。做到这些,孩子就会把吃饭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当做一项任务。
  
  孩子不肯吃蔬菜怎么办?
  
  Q3都说男孩子爱吃肉,我女儿却是个标准的肉食动物!每次吃饭,看到绿色的菜就要拣出来。包到饺子里的菜倒是可以吃下去,但是我们也不能老吃饺子呀!头疼!
  崔玉涛:出现了这个问题,家长首先要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喜欢吃蔬菜,因为宝宝的很多“坏习惯”都是从爸爸妈妈那里“C O P Y”来的。如果的确如此,你需要和宝宝一起改变。
  另外,还需要想一想,我们给孩子提供的食物性状是否合适,比如在孩子还不会咀嚼的时候,我们给他提供了太过粗糙或坚硬的东西,他会因为上次吃起来很费劲而拒绝;或者是他在某次吃蔬菜时,受到过不良刺激,比如被卡过、塞牙了,或者是茴香的气味实在让他倒胃口等等,都会造成他对绿色菜的不良印象, 因此就一概拒绝。所以,我们需要找到最初的原因,才能把问题解决。
  徐凡:让宝宝不爱吃蔬菜的原因会有很多,比如在添加辅食的最初阶段,绿色蔬菜添加得不够及时,或者种类比较单一;或者是在宝宝拒绝某种绿色蔬菜时,成人曾经强迫他吃进去,造成小家伙一看到绿色蔬菜,就会很不愉快;还有就是原来宝宝很喜欢吃某种绿色蔬菜,而家人则投其所好地一味地做给宝宝吃,让宝宝都吃腻了。所以,无论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还是在给宝宝制作食物的时候,都要讲求一些策略。
  崔玉涛: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变通的方式,就像你把蔬菜做成馅一样,还可以在米粉里加一点蔬菜,把红色的蔬菜和绿色的蔬菜一起榨成汁等等。
  此外,家人的行为教育也很重要。有些父母看到孩子不肯吃蔬菜,就给孩子讲很多大道理,结果收效甚微,甚至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妨换个方式,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先大口地吃蔬菜,而且吃得很香,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可能就经不住诱惑,也开始吃起来了。
  
  为什么4 岁的孩子吃饭还要大人喂?
  
  Q 4
  儿子已经4 岁了吃饭还要我们喂。虽然知道这样不好,可是不喂的话,他就一口也不吃。真着急!怎么才能让他自觉地吃饭呢?
  崔玉涛:在我的诊室里,也经常会有家长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饭,喂什么都不吃。我询问家长:“在你喂他之前,孩子有没有主动表示要吃饭?”家长说:“没有,都是我们喂。”实际上,在孩子没有吃饭的要求时,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一定要喂给孩子吃。虽然孩子为了迎合家长能吃上两口,但是肯定每次都吃不多。这时候,家长往往会采取少量多次喂养的方式。这样一来,会使孩子失去饥饿的刺激,胃酸的分泌量也会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孩子失去对吃饭的兴趣。
  徐凡:我们必须想一个问题:吃饭到底是主动的过程还是被动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孩子要吃”而不是“我们要孩子吃”。但是,在很多家庭中,尤其是那些认为“孩子吃饭特别困难”的家庭中,普遍存在着“我们要孩子吃”的现象。那么,当孩子的意愿和选择被忽视的时候,小家伙很可能会以他的方式来反抗,比如拒绝吃,吃饭不专心,甚至在吃饭的时候到处乱跑……在这个“对抗”过程中,进餐往往是不愉快的,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把不愉快的情绪和吃饭联系起来,造成长期的不良后果。
  很多父母都会先喂孩子吃饭,然后再自己吃饭。其实,如果孩子还没表示想吃,父母自己先吃,不仅是个很好的示范,而且饭菜的香味还会勾起孩子的食欲。
  崔玉涛:那么,如何让这些对吃饭失去兴趣的孩子重新爱上吃饭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愉快饥饿疗法”,也就是等到孩子真正饥饿的时候才去喂他,并让他逐渐养成正常进食的规律和习惯。
  
  要知道宝宝的营养状况如何,一定要查微量元素吗?
  
  Q5
  我儿子现在10 个月,在4 个月时,我们带他去查了微量元素,结果孩子什么也不缺。现在,他的生长发育状况还不错,而且从来没有生过病。可是,孩子的奶奶总是担心宝贝孙子的营养问题,催我再给孩子查一下微量元素。我想知道,除了查微量元素以外,有没有其他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呢?
  崔玉涛: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人体的营养素摄入一共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宏量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等),一个是微量营养素(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但是,目前,由于媒介宣传的原因,许多家长把视线过多地集中在了微量营养素上,而忽略了宏量营养素。岂不知宏量营养素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微量营养素的吸收也要依赖宏量营养素来帮助它完成。所以,想提醒父母们注意的是,在关注孩子微量营养素状况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宏量营养素。
  另外,目前检查微量元素通常是通过化验指血来完成的。当孩子的手指被扎破的同时,会有一些组织液掺杂在医生所取的血样当中,导致孩子微量元素的值可能会有所下降。所以,一般来说,我并不建议父母动不动就带孩子去查微量元素。
  那么,不依赖特别的检查,家长如何判断孩子的营养状况呢?这里推荐3 个判断的方法:
  1. 通过生长发育曲线来检测。每个月为孩子量一次身高、体重和头围,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生长发育曲线表(登录父母必读育儿网www.fumubidu.com.cn 即可下载)上。把每个月描出的点连成一条曲线,观察宝宝的生长曲线是否一直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是匀速顺时增长。
  2. 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愉快、平静。
  3. 看一看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在同样的状况下,孩子不容易生病,就说明孩子的营养状况比较好,因为免疫系
  统是以营养为基础的。
  
  编后:
  儿科医生与儿童心理学家共同回答关于营养与饮食的问题, 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完美的组合!在短短2 个小时当中,有5000 多位网友点击页面,提交几百个相关问题。这样的热烈程度大大超乎我们的预想。遗憾的是,有很多话题没有来得及回答,因此,我们在这里帮助大家归纳为以下几点:
  * 吃,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因此,我们要给孩子科学、合理、均衡的营养物质;
  * 吃,是人类的本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启动和尊重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
  * 吃,是一个快乐、主动、享受的过程。它应该是放松的、自主的、可选择的;
  * 吃,也是一种学习。它需要成人榜样和示范,需要良好的家庭饮食氛围。
  文章结束了,您是否对这个话题仍意犹未尽,想看到更多宝宝可爱的吃相,或者想立即和宝宝一起行动起来?欢迎关注本期“生活教练”和“阿毛别册”。
  《父母必读》杂志、父母必读育儿网、中国早教网联合策划儿童营养高端系列访谈全新推出,敬请关注!
  下期话题:胖宝宝养育计划。
  详情查阅,欢迎登录父母必读育儿网www.fumubidu.com.cn,中国早教网www.zaojiao.com.cn 点击首页“第
  三届亚洲儿科营养大会”专栏。
  
  编辑/ 兰淑会(lansh@bphg.com.cn)
  文章来源:《父母必读》2007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都说“小孩手上三两蜜”。看他抱着小手津津有味地吮,不由得你不信。不过,1 岁以后,就不能让他老往嘴里塞手指了,否则,养成了习惯,要改起来可就麻烦啦!    同样是吃手,不同年龄的孩子做出来,感觉就不一样:三四个月的小宝宝将小手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又啃又咬,你会觉得憨态可掬,惹人喜爱;两三岁的宝宝将大拇指塞进嘴里吸吮或不停地咬手指,你会皱皱眉头,觉得不太卫生;而当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时不时地咬指甲、吮拇
私人花园  涉外婚姻,缘分天成。但是这样的婚姻能经受住不同文化的冲击吗?有了孩子后,会有哪些和谐与冲突?    这次接受采访的3位妈妈,分别嫁给了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又有了漂亮、可爱的混血宝宝。让我们随着她们有趣的讲述去拜访一下她们的家,看看一个有外国人的家庭和我们的普通家庭有什么不同。      加拿大超级聪明爹    口述人:林菁菁,艺术家。  先生:加拿大人。大儿子小其,7岁,    我先生小
Topic1什么时候开始?    这可能是妈妈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尤其是现在书上的说法也不太一致,妈妈们就更搞不清楚了。那么,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添加呢?  参考时间:宝宝满6 个月时比较适宜  说起辅食添加的时间,很多妈妈都会因为到底是满4个月还是满6 个月添加而困惑。  在20 世纪90 年代,普遍的说法是辅食添加应该从宝宝满4 个月开始,因为那时候认为对于纯母乳喂养来说,母乳中的铁只能满足4 个
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缤纷世界的画作,还有善变的情绪和丰富的心灵都具备了一个艺术家的潜质。如何延伸孩子内心最平实、真实和朴素的美感,就让我们从这一期的家庭美育开始吧!  家里每一个屋子总有大小不等的窗户,妈妈从这里看院子里玩耍的宝宝;宝宝从这里看下班回家的妈妈。看来看去,有没有发现什么?  Part1 发现美  一幢幢高楼,一辆辆汽车……这个窗户实在是太神奇了!那么多的东西都能装到里面,可当我们
孩子是我们的最爱,我们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这个春天,让我们给心爱的宝贝送上一份礼物吧!  也许最近,你们恰巧买了新房子正准备装修,宝贝的房间怎么才能成为真正属于他的小天地?  可能还有很多父母正在发愁:已经给宝贝预留了儿童房,他也不小了,怎么就是不肯去住呢?这次也来检查一下你原来的布置是否合理吧!  当然,这件事还是要由老爸做会更得心应手,至少老爸要把握全局,细节的事儿可以交给妈妈。别看是布置
一只懒洋洋的河马挡住了通道。怎么才能让河马走开?丛林里的动物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故事讲完后,也许孩子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讲礼貌,友善待人,让他拥有了更大的力量。    一只又大又重的河马,睡在摇摇晃晃的小桥上,挡住了通道。  一只棕色的狮子经过。  “真是糟透了!”他说,“我最喜欢的阴凉地方可就在桥那边,他非走开不可。”  他大步走到睡觉的河马身边说:“哇!哇!哇!我命令你走开!”  可是河马没有
体格发育:  出生后第六个月,宝宝体重月增长约340 ~510 克,平均410 克;身长月增长1.5 ~1.8 厘米,头围月增长约0.8 厘米。满6 个月时,宝宝体格生长指标的参照值范围见下表:  男宝宝 女宝宝  体重(kg)6.8~10.4 (8.4)6.3~9.6 (7.8)  身长(cm)64.0~73.0 (68.4)62.5~71.2 (66.8)  头围(cm)41.2~46.1(4
宝宝越小,妈妈的问题越多。初为人父人母,对于宝宝的一点点异常都焦虑不已,母乳喂养、吐奶、黄疸……这样的问题,崔大夫收到过不少。  关于黄疸  宝宝有黄疸了,这是什么原因?  出生前,胎儿生长于妈妈的子宫内,相对于外部来说是低氧环境,与高原生活的人们一样,为增加血液携氧量,会出现红细胞增多的现象。出生后,宝宝开始通过肺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随着氧气的增多,大量红细胞变得多余,在体内衰变形成引起黄疸的物
问诊主题:微量营养素    问诊1:  孟林松:我女儿1 岁10 个月,我们一直按照医院规定定期去查微量营养素,查了几次,孩子都不缺,所以也没有给她补。  崔大夫:你认为有必要给孩子查微量营养素吗?  孟林松:我认为需要查,但是我觉得数据不见得完全准,还要看孩子平时的表现。  崔大夫:那你没担心过孩子会缺什么营养素吗?比如缺钙, 你给孩子补过钙吗?  孟林松:我没给孩子补过钙。孩子7个多月的时候有
父母有多爱孩子,孩子就有多爱父母。在孩子心灵的深处,一直由父母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只是父母常常不知道而已。    心理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  人们通常会把父母的父母叫做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但是也有例外,套用一种国外的说法就是:孩子是父母的父母!    “你可怎么办?”    毛毛爸爸经常跟毛毛开玩笑。比如拉着长声,这样讲话:“大姐,快点起床吧。”或者:“大姐,都几点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