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格发育:
出生后第六个月,宝宝体重月增长约340 ~510 克,平均410 克;身长月增长1.5 ~1.8 厘米,头围月增长约0.8 厘米。满6 个月时,宝宝体格生长指标的参照值范围见下表:
男宝宝 女宝宝
体重(kg) 6.8~10.4 (8.4) 6.3~9.6 (7.8)
身长(cm) 64.0~73.0 (68.4) 62.5~71.2 (66.8)
头围(cm) 41.2~46.1(43.6 40.2~44.9 (42.4)
注:括号内为体格生长指标的平均值
吃喝拉撒睡
吃喝
在保证奶量的前提下,每天可适当添加一次泥糊状食物,主要是强化铁的营养米粉、蔬菜水果泥、蛋黄。泥糊状食物按照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种的原则添加,让宝宝慢慢适应,切不可强迫进食。
睡眠
一般睡眠时间需要14~16 个小时,白天睡2~3次,上午1 次,下午1~2 次,每次0.5~2 个小时。因宝宝睡眠时间个体差异比较大,所以即使睡眠时间比较少,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饮食正常、生长发育正常,就不必担心,慢慢培养宝宝睡眠习惯即可。
心智发育
运动能力
靠着东西能坐稳,双手在前支撑可独坐片刻。仰卧时轻拉腕部即可坐起。手眼逐渐协调,伸手抓物从不准确到准确,能拍、摇、敲玩具。
适应能力
能准确看到面前物品,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在旁边叫名字知道转头。能区别音调,对音乐有兴趣。
语言
看到熟悉的人或玩具时,会咿咿呀呀地发出声音,并且高兴时可发出重复音节,如ba-ba、da-da等音。
社交行为
开始认生,能够区分熟悉和陌生的面孔,对熟悉的人表现出好感,对生疏的人表现出陌生感。见到食物会很兴奋。
这个月的护理要点
多抱宝宝,多跟宝宝说话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能认识亲人,此时应多抱抱宝宝,多跟他说话、做游戏,多对他笑,多抚摸他,这些都能促进宝宝感知觉发展和语言能力以及良好性格的形成。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每天抱宝宝到户外活动至少半个小时,夏天在阴凉处活动,冬、春和秋天在阳光下活动。户外活动可增加宝宝接触外界各种事物的机会,对机体产生相应的刺激,既增强体质又可减少过敏的发生,还可促进宝宝认知发育。通过晒太阳还可促进机体维生素D 的合成,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注意宝宝消化情况
开始添加奶类以外的食物后,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消化情况,如消化不良(腹泻或呕吐)应及时调整泥糊状食物的添加量及种类,必要时应暂停添加泥糊食物。
衣着
这个月宝宝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范围和幅度较之前都有明显增强,宝宝的衣服应该以宽松为主,袖子和裤腿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宝宝活动。因宝宝腿脚的活动(如蹬腿、踢腿、扶站等动作)比以前明显增多,可以给宝宝准备一双合适的鞋,最好选择鞋底柔软有弹性、宽松的鞋,大小以脚后跟与后鞋帮相差一指为宜,宽度以脚最宽处不紧为宜。
预防接种
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第三针。
发育检测
5~6 个月的宝宝能做什么?
□ 抓住近处玩具
□ 叫名字转头
□ 认生
健康观察
添加辅食时往外吐食物
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宝宝可能会用舌头往外顶出食物,这并不代表宝宝不喜欢吃,而是一种先天反射(吐舌反射),此时要耐心地继续给宝宝喂食,让他适应这种新的方式。吐舌反射会随年龄增长慢慢消失,家长不必担心。
出牙
宝宝可能开始出牙,有的宝宝出牙没有什么不适,有的则会出现口水增多、睡眠不安、哭闹、烦躁不安、牙龈红肿、低热等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在牙齿萌出后这些症状会消失。
厌奶
没有任何征兆,宝宝突然就不喜欢吃奶了,这可能是宝宝对周围环境越来越好奇,吃奶不再专心,也可能是添加辅食后宝宝“喜新厌旧”,对奶的兴趣有所下降。遇到这种情况不必着急,也不要强行喂奶,强迫进食会使宝宝产生抵触行为,加剧其厌奶感。要尽量给宝宝一个安静的进食环境,减少外界的吸引和刺激。同时注意食物多样化,增加泥糊状食物的摄入,保证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然后再慢慢再恢复宝宝的进奶量。
互动时光
练习独坐
妈妈坐在床上或地板上,双腿分开,将宝宝放在两腿之间,松手让其独坐。为了不影响宝宝脊柱发育,每次独坐时间不能太长。经过短时反复练习,使宝宝逐渐能掌握身体平衡,学会独坐。不过,也有不少宝宝要过一两个月才能真正独坐,爸爸妈妈千万别太着急了。
练习抓小物品
抱宝宝坐于桌前,在桌子上放一个比较小的玩具或物品(如小块积木),鼓励、逗引宝宝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能拿起来而失去兴趣,可以将小物品放到宝宝手里,让他玩一会儿,然后放回原处,示范宝宝用手掌或手指去抓小物品。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宝宝就可以将其耙弄到手里。
练习撕纸
宝宝靠坐在沙发上,妈妈坐在宝宝对面,拿一张纸(白纸或卫生纸)示范撕纸,并告诉宝宝撕纸很好玩,可以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然后将纸给宝宝,鼓励他去撕,训练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和宝宝一起玩
藏猫猫
宝宝躺在床上或是靠坐在沙发上,妈妈面对宝宝拿一块布或是用双手遮住脸,叫宝宝名字,然后拿走布或手,露出脸来逗引宝宝。或是将布遮住宝宝的脸进行游戏,可反复玩。
跳跳舞
在音乐的伴奏下,双手扶着宝宝腋下,让他站立在家长的双腿或床上,然后稍松手,宝宝的小腿会弯曲,再将宝宝扶成站位,让宝宝小腿反复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跃,可训练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
抓挠抓挠
宝宝背靠在家长怀里,家长一只手握住宝宝小手腕,让他小手掌朝上,另一只手手掌朝上握拳、松开,反复进行,并对宝宝说“挠一挠,挠一挠”,让其模仿,训练宝宝手部抓握的灵活性。
专家介绍
李辉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主要从事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及相关的临床工作。近期主持完成中国 0 ~ 18 岁儿童青少年生长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编辑/ 覃静(qinjing@bphg.com.cn)
出生后第六个月,宝宝体重月增长约340 ~510 克,平均410 克;身长月增长1.5 ~1.8 厘米,头围月增长约0.8 厘米。满6 个月时,宝宝体格生长指标的参照值范围见下表:
男宝宝 女宝宝
体重(kg) 6.8~10.4 (8.4) 6.3~9.6 (7.8)
身长(cm) 64.0~73.0 (68.4) 62.5~71.2 (66.8)
头围(cm) 41.2~46.1(43.6 40.2~44.9 (42.4)
注:括号内为体格生长指标的平均值
吃喝拉撒睡
吃喝
在保证奶量的前提下,每天可适当添加一次泥糊状食物,主要是强化铁的营养米粉、蔬菜水果泥、蛋黄。泥糊状食物按照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种的原则添加,让宝宝慢慢适应,切不可强迫进食。
睡眠
一般睡眠时间需要14~16 个小时,白天睡2~3次,上午1 次,下午1~2 次,每次0.5~2 个小时。因宝宝睡眠时间个体差异比较大,所以即使睡眠时间比较少,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饮食正常、生长发育正常,就不必担心,慢慢培养宝宝睡眠习惯即可。
心智发育
运动能力
靠着东西能坐稳,双手在前支撑可独坐片刻。仰卧时轻拉腕部即可坐起。手眼逐渐协调,伸手抓物从不准确到准确,能拍、摇、敲玩具。
适应能力
能准确看到面前物品,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在旁边叫名字知道转头。能区别音调,对音乐有兴趣。
语言
看到熟悉的人或玩具时,会咿咿呀呀地发出声音,并且高兴时可发出重复音节,如ba-ba、da-da等音。
社交行为
开始认生,能够区分熟悉和陌生的面孔,对熟悉的人表现出好感,对生疏的人表现出陌生感。见到食物会很兴奋。
这个月的护理要点
多抱宝宝,多跟宝宝说话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能认识亲人,此时应多抱抱宝宝,多跟他说话、做游戏,多对他笑,多抚摸他,这些都能促进宝宝感知觉发展和语言能力以及良好性格的形成。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每天抱宝宝到户外活动至少半个小时,夏天在阴凉处活动,冬、春和秋天在阳光下活动。户外活动可增加宝宝接触外界各种事物的机会,对机体产生相应的刺激,既增强体质又可减少过敏的发生,还可促进宝宝认知发育。通过晒太阳还可促进机体维生素D 的合成,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注意宝宝消化情况
开始添加奶类以外的食物后,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消化情况,如消化不良(腹泻或呕吐)应及时调整泥糊状食物的添加量及种类,必要时应暂停添加泥糊食物。
衣着
这个月宝宝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范围和幅度较之前都有明显增强,宝宝的衣服应该以宽松为主,袖子和裤腿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宝宝活动。因宝宝腿脚的活动(如蹬腿、踢腿、扶站等动作)比以前明显增多,可以给宝宝准备一双合适的鞋,最好选择鞋底柔软有弹性、宽松的鞋,大小以脚后跟与后鞋帮相差一指为宜,宽度以脚最宽处不紧为宜。
预防接种
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第三针。
发育检测
5~6 个月的宝宝能做什么?
□ 抓住近处玩具
□ 叫名字转头
□ 认生
健康观察
添加辅食时往外吐食物
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宝宝可能会用舌头往外顶出食物,这并不代表宝宝不喜欢吃,而是一种先天反射(吐舌反射),此时要耐心地继续给宝宝喂食,让他适应这种新的方式。吐舌反射会随年龄增长慢慢消失,家长不必担心。
出牙
宝宝可能开始出牙,有的宝宝出牙没有什么不适,有的则会出现口水增多、睡眠不安、哭闹、烦躁不安、牙龈红肿、低热等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在牙齿萌出后这些症状会消失。
厌奶
没有任何征兆,宝宝突然就不喜欢吃奶了,这可能是宝宝对周围环境越来越好奇,吃奶不再专心,也可能是添加辅食后宝宝“喜新厌旧”,对奶的兴趣有所下降。遇到这种情况不必着急,也不要强行喂奶,强迫进食会使宝宝产生抵触行为,加剧其厌奶感。要尽量给宝宝一个安静的进食环境,减少外界的吸引和刺激。同时注意食物多样化,增加泥糊状食物的摄入,保证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然后再慢慢再恢复宝宝的进奶量。
互动时光
练习独坐
妈妈坐在床上或地板上,双腿分开,将宝宝放在两腿之间,松手让其独坐。为了不影响宝宝脊柱发育,每次独坐时间不能太长。经过短时反复练习,使宝宝逐渐能掌握身体平衡,学会独坐。不过,也有不少宝宝要过一两个月才能真正独坐,爸爸妈妈千万别太着急了。
练习抓小物品
抱宝宝坐于桌前,在桌子上放一个比较小的玩具或物品(如小块积木),鼓励、逗引宝宝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能拿起来而失去兴趣,可以将小物品放到宝宝手里,让他玩一会儿,然后放回原处,示范宝宝用手掌或手指去抓小物品。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宝宝就可以将其耙弄到手里。
练习撕纸
宝宝靠坐在沙发上,妈妈坐在宝宝对面,拿一张纸(白纸或卫生纸)示范撕纸,并告诉宝宝撕纸很好玩,可以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然后将纸给宝宝,鼓励他去撕,训练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和宝宝一起玩
藏猫猫
宝宝躺在床上或是靠坐在沙发上,妈妈面对宝宝拿一块布或是用双手遮住脸,叫宝宝名字,然后拿走布或手,露出脸来逗引宝宝。或是将布遮住宝宝的脸进行游戏,可反复玩。
跳跳舞
在音乐的伴奏下,双手扶着宝宝腋下,让他站立在家长的双腿或床上,然后稍松手,宝宝的小腿会弯曲,再将宝宝扶成站位,让宝宝小腿反复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跃,可训练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
抓挠抓挠
宝宝背靠在家长怀里,家长一只手握住宝宝小手腕,让他小手掌朝上,另一只手手掌朝上握拳、松开,反复进行,并对宝宝说“挠一挠,挠一挠”,让其模仿,训练宝宝手部抓握的灵活性。
专家介绍
李辉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主要从事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及相关的临床工作。近期主持完成中国 0 ~ 18 岁儿童青少年生长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编辑/ 覃静(qinjing@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