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势在必行。文章以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为例,从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实施过程及课后反思来践行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现深度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R857.3,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008-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摘 要两极分化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常见,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探查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做出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案。造成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先天学习天赋、个人智力等,还包括老师教学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老师的教学方法这一方面。老师应该积极查找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采取相关策略,缩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打造高效教学课堂。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函数与几何图形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被困于此,无法分析和解决函数与几何的数学问题。而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函数和几何图形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能力。本文针对初中函数和几和教学中数形结合的应用展开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函数和结合;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
摘 要核心素养最早是1997年由世界经济合作组织提出的,2002年,欧盟和美国也开始提出此概念。在美国,它不叫核心素养,而叫做“21世纪的技能”。我国是于2013年开始着手研究的,2016年正式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育的根本引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新的教学大纲中有
摘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的策略就是根据自身的写作水平进行相应的培养。教师要做的首先是能够充分了解处于小学低阶段的他们目前写作水平的情况,然后根据他们的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小学目标和策略。另外,作文的写作能力不单单是靠写培养,更最多的是依靠阅读的积累形成的写作能力。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要培养他们从小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少年时期就具备丰富的阅读基础,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
摘 要我國拥有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民族音乐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十九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文化兴国战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扬光大。小学是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初始阶段,小学音乐作为一门集艺术性、人文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学科,肩负着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责任。笔者站在音乐欣赏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利用民族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音乐;鉴赏能力  中图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语文不只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更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技能,所以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渐开始重视语文对于学生实际生活的重要影响,因此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开始尝试生活化教学。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还能够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去理解语文教学知识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本文将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运用策略
摘 要学校教育阶段,语文是最重要的学习科目,一直以来饱受广大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注。学习语文可以帮助学生奠定文学基础,养成良好的文学功底,对于学生一生而言,良好的语文知识学习会使其一生受益匪浅。素质教育日渐推行,在小学语文教育环节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语文教学结合读写,既可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符合素质教育基本要求。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育现状,探究读写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的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实施素質教育被摆在了首要位置,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高效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实施快乐教学法,正好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是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和探索领域,也是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努力方向。所以,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快乐教学法,最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
摘 要幼儿时期是孩子创造力与创新思维萌芽的关键时期,如何充分利用幼儿这一时期的特点,在幼儿的幼小心灵中埋下一颗创新与创造力的种子,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必须重视与思考的一个问题。必要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美工区的生活材料再利用这一角度出发,就如何通过美工材料再利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提出一点实践性思考。  关键词生活材料;幼儿培养;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