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荒原狼》中的表达机器

来源 :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典籍德裔作家黑塞于1927年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荒原狼》,这是他最受关注的文本之一。此前评论界论及《荒原狼》,一般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政治语境入手,将主人公解读为以个人意志抵抗主流意识形态的“局外人”,而将小说的实验性文体特征视为黑塞对现代主义先锋性的探索。本文将《荒原狼》置于德勒兹与加塔利的理论透镜之下,解析黑塞在《荒原狼》中所实验的文学表达形式及其效果。本文认为《荒原狼》中存在着一部德勒兹与加塔利所说的“表达机器”,“序言”“论文”与“自传”这三种表达形式相互连接、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小说内部的共振。这部内置于《荒原狼》的表达机器既显现了精神分裂患者无意识的运动轨迹,无意识的自动生产又构成了这部表达机器的内在动力。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民歌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教育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音乐教育是继承发扬传统民歌、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研究基于文化认同视角,从文化认知、文化情感和文化行为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民歌教学策略,引领学生了解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幼小衔接是儿童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学前教育工作已初见成效,"双减"政策也提出了要大力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发展。但目前的幼小衔接教学中,注重智力教育、灌输式教学、结果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与其缺乏科学教育理念保障、家庭升学竞争的利益驱动、应试教育的低年龄渗透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幼儿园教育应摆脱重视智力教育、利益驱动教育、约束教育和单向教育的错误认识,使幼小衔接回归理性、科学化。
以生态输水为代表的湿地修复工程在西北内陆流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生态输水情形下地下水与湿地植被的交互作用决定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以西北典型内陆流域—石羊河流域青土湖湿地为研究区,基于地下水-湿地生态系统多要素一体化动态监测网络,结合稳定同位素和卫星遥感技术手段,分析生态输水情形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与湿地植被恢复情况,从水文地质角度揭示地下水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结果显示:夏季末和秋季生态输
研究流域人口分布,为流域统筹发展和人口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基于2000—2017年长江流域贵州段人口数据,利用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究流域人口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人口分布呈现西多东少态势,其中贵阳和遵义为人口高值分布区。在人口变动上,研究区人口总体减少,其中正安减少最为迅速。(2)人口分布热点区域逐渐由遵义向贵阳地区转移,冷点区域一直集中在东部地区,但
建构主义学习是当下高中化学课堂积极应用和推广的一种新的教育学习理念,由认知学习发展而来,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部分。在运用上,要求把握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结合学习实际进行方法探究,进行合作、自主式学习。它强调学习结构的建立和丰富,抛弃纯知识量的积累和增加,真正的建立化学学习理论构架,加深对化学认识理解,提高化学教学成绩。
<正>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具有传播衰减小、传播距离远的特点,是在水中具有最佳传输性能的能量形式,已经作为水下目标间的主要通信手段,在科研、探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于2020年11月10日首次探底全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使用的系统就是水声通信系统。但是,
期刊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管理的质量决定着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与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感,师生之间心理相融、共同进步是生命化教育视角下班级管理的最佳状态。为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提升师生的幸福感,本文进行了生命化教育视角下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从班主任教育理念、班级目标、班级常规、班级活动、班级组织、家校沟通等6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了现阶段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
从《秋词》看刘禹锡诗歌的艺术风格,即豪放苍劲、沉着淡定、凝练畅达、注重理趣,在感受《秋词》诗歌风格的同时,让学生走近更加立体的刘禹锡,透过《秋词》见证唐诗的精彩,感受“诗豪”的魅力。
肠道微生物群(gut microbiota,GM)由数以万亿计的细菌、真菌、古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组成,GM在机体内部和个体之间的组成因人而异,与饮食习惯、种族、宿主遗传、年龄和既往药物使用情况相关,并参与代谢、炎症、免疫和肿瘤等病理生理功能。GM作为肿瘤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作用及其对癌症支持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GM和癌症的关系复杂而密切,可作为生物标记物、诊断工具、治疗靶点,
为加快优质油菜品种菜用功能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苗床准备、播种时期、移栽时期、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菜薹的采摘等方面介绍甘蓝型菜用油菜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