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文学的新时代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议主题有个词叫“新时代”,我想,这不完全是一个政治词汇。于文学而言,这些年来也有新变,甚至是巨变,在文学写作、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都有巨变,我们是否做好了应对这一巨变的准备?至少我自己是没有多大信心的。
  回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作家的写作往往和杂志社、批评家、文学史以及大学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作家著名与否,经典与否,往往是由上述这几种力量塑造的。一般是杂志上先发表,接着评论家评论,然后写进文学史。从中可看出杂志社、批评家、文学史构成三位一体的力量。但是这些对新一代作家,特别是网络文学作家,似乎失效了。网络文学作家不是通过杂志社筛选出来的,也不是通过某个评论家评论出来的,更不在乎文学史讲不讲他们。他们完全与传统的塑造作家的力量不搭界。这样的网络作家群体非常庞大,他们依赖网络,与读者直接互动。
  这种新兴群体正在改变整个文学格局,也改变了我们对文学的传统看法。过去我们对文学有清晰的看法,比如我们认为写小说、讲故事起源于无所事事,起源于闲暇,现在很可能是起源于商业。我的一个学生在网上写作,每天给自己定的标准是八千字,她安装了一种软件,约束自己每天要完成任务,完不成八千字,电脑就会自动锁死。
  过去我们还认为,写作诞生于孤独的个人,现在你会发现,这种看法对新一代写作者毫无意义。他们的写作不追求孤独境界,更多是追求共享、互动,甚至读者的回应会决定他的故事往何处走。比如他们在网上写作时,有评论说不能把女主角写死,他就得遵从读者的要求,不能把女主角写死。这就好像是回到传统意义上的说书,听众的反应会影响说书者往哪方面用力,在哪个情节上逗留更久。
  这些都在改变我们的文学生态。
  我和网络作家也有一些交流,发现在网络上写东西看起来是文学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现象,但奇怪的是,这些作家的价值观往往是非常陈旧、保守的。他们创造了新的写作形式,包括玄幻、穿越、盗墓等,用新的技术手段写作,但是他们中很多人的价值观非常陈旧。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但是他们对写作空间的开创值得我们重视。过去讲到写作,强调地方性,强调具体的生活空间,但是在当下,出现了没有故乡、地方性、现实感的写作,这已成为非常普遍的寫作现象。大量的网络文学,是没有地方性的。不强调故乡,不重视地方风俗、地方体验的描写,甚至没有具体现实所指。这种空间开创,可能会产生新的文学写作类型。如何面对这些类型,也是一个问题。
  文学空间开创一直是文学革命的主题。比如说意识流小说对时间的处理,包括多种叙事角度并行,本身也是对空间的一种拓展。传统意义上的地方性写作,会有一个情感倾向,故乡就是家园,这是一种比较恒定的文学情感。但是在新的文学空间里,比如说在广州和深圳这种移民城市,有很多异乡人会聚在一起,会对空间产生更复杂的反应。网络空间的开创,使得写作不与具体的现实、地方、故乡发生关系,也导致新写作类型的出现。如何面对这种新类型,也是一个问题。
  这些年文学领域已经产生了新现象和新问题,同时改写甚至颠覆了我们的文学观念。如何面对与阐释它们,也是一个新问题。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我也没有答案,只是感受到了这样一种变化。
其他文献
我的外公陈林松,是我们村子里数一数二的木匠。  那年头刚吃饱了饭,塑料家具没普及,钢盆铁碗太奢侈,家家户户的桶碗瓢盆,或是由粗瓷煅烧,或者就是这一板一木箍造的。外公眼神不好,常戴着一个黑框老花镜,耳朵上别着一支或两支烟,手头上的锛子、绳墨来去如飞。拿起锛子的外公就像手握兵符的大将,那纷纷扬扬如霜似雪的木屑就是倾倒在外公足下的百万雄师。  他手艺太好,凡是木碗、木盆、木桶、木凳、木桌、木椅这些粗常用
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断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在网络空间领域,凭借着对关键基础设施和应用技术的直接掌控,美国在制度设计、核心技术、资源垄断和网络话语权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零和博弈思维主导下,美国一方面宣称网络空间是“国际公域”,倡导“网络自由”,另一方面又积极动用军事力量维护其网络安全利益,时刻防范任何新兴国家和组织对其主导的国际网络空间秩序带来威胁和
林 逋 小 像  等梅消息,纵鹤放飞  他所抵御的小幸福、小温暖、小庸俗  我爱墓中的一方端砚  与一支玉簪  但我不爱这个男人  他虚构一座浊世中的庙宇  他爱美和孤寂  他爱干净  “那些触摸不到的,轻盈的  是美的……”  一个终身不仕不娶的人  种梅,养鹤;他属于自己  而我,还比他多爱着  美到凄凉的低处  和凄凉到美的污浊  台 风 过 境  台风过境,奉化江  露出原形  像这波涛,
蝴 蝶 泉  那么多死去的蝴蝶  各有各的美  仿佛各有各的爱情  和死法  它们在我的注视下  一一复活  重振羽翼  全心全意接纳我  这小半日的爱  一切如此自然  它们继续追逐爱情  一遍一遍  用死亡刷新传说  我继续追逐那些  不断消失的事物  和它们不断复活的美  膜 拜  他闭着眼睛  却看到了一切  那辽远的地方  我们的出生之地  那照耀过我们一生的阳光  以及阳光未照临过的黑
西汉初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控制了连通西域的河西走廊。汉武帝通过张骞两次出使,如愿打通中原通往西域的苍茫长路。打那之后,在这条通道上,东方的丝绸制品源源不断输往中亚、西亚,最终抵达遥远的欧洲。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奇路命名为“丝绸之路”,从此,丝绸之路便成为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往来通道约定俗成的统称。  在中国的版图上,西北的“长河落日圆”和东南的“海上生明
回到故乡泮境,心便自在。  2016年,初夏,一阵风,擦亮我时已不惑、童心几泯的眼。立在高岗,看群山奔涌,团聚泮境。一阵一阵的绿风,富含雨后的氧,像极了一扇一扇阔叶林的深呼吸。它从泮境的后背,故乡东南的牵牛岽岗上,徐徐地、从容地,越过寨头下、城应岗、田叔坪、梅子坝、杨梅山,穿过李屋的水口,呈梯次,向着熙熙攘攘的泮境墟上,吹来。  风吹了几千几百年,从新石器时代。吹来,落地,化身泮境,成为自在安适的
近几年,阿司匹林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近美国科学家通过一项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健康效益会因性别的不同而对不同的疾病产生预防作用。对男性来讲,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而对于女性来讲,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中风的发生。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过去6个有关阿司匹林保健作用的研究所产生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数据涉及95456名以前未有心脏问题的受调查者。分析结果
一  两座土楼就要消失了,这是漳州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规模宏大的两座圆形土楼。  两座土楼傍着东西走向的一道山涧,山涧不足10米宽,深度却在10米以上,一条溪流奔腾在山涧之中。溪北的到凤楼乾隆年间建造,300多岁了;咸丰年间竣工的中庆楼坐落在溪流的南岸,也有280多年的历史了。它们均已风烛残年,虽然外观依然壮观,内里确已腐朽。进得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处断壁残垣,瓦砾中的茅草比人还高。没有坍塌的楼
说实话,人类这个物种也挺不容易的。  从“露西”算起,我们大概经历了300万年的物质紧缺时代。也就是说,在300多万年的人类史中,大部分人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即使是最先实现富裕的美国,完全解决温饱问题也是在1950年代之后。  如果把整个人类自然发展阶段按比例浓缩成100年,解决温饱问题就只是最后一天中午的事。  然后呢?各种富贵病开始迅速泛滥。比如肥胖、2型糖尿病;当然还有精神上的。选择困难症还未
20世纪70年代,我作为一名知青,来到建瓯县东游公社上范大队钱山村插队落户。钱山村不大,只有4个生产队。我所在的第十生产队,除了村子附近几块山垄田外,稍微平整一点的水田都在河对岸。每次到对岸劳动时,抬头就能在重峦叠嶂的群山中,看到远处一座被云雾缠绕、山峰时隐时现的高山。队里的农民告诉我,那座山就是仁山。每年八月十五的时候特别热闹,因为附近村庄的人都会到山顶上去赶庙会,到庙里去烧香。到过仁山的农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