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常用板书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i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式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板书是最常被使用的工具。板书设计的类型众多,其内容与形式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决定。一节有效的精彩的美术课,其板书的设计应该和学生的兴趣与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课堂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比较特殊。一节优秀的美术课,要以学生为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所以老师的授课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授业解惑”,引导学生在美术天地里自由地翱翔,板书给了老师们很大的帮助。在此要说明的是本文里的板书主要是指在传统黑板上所写、所贴、所画。在此介绍几种常用的板书设计类型:
  一、 趣味型的板书设计
  此类板书在中低年级比较常见。主要是将一节课的重难点,通过装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加深学生的印象。将题饰、图案和范画融汇到板书设计之中,使板书成为一幅大的艺术作品,学生不仅看得有趣,学得也有趣。比如二年级美术课《大树的故事》,这节课听起来像科普课,但我觉得更像一堂想象课。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导入的趣味性和启发性。由一只小鸟导入,创设情境,引出大树,“大树”两个字采用特殊的形式表现,突出主题,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接下来请学生讲讲大树的组成部分,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画。这样学生们既知道大树的基本组成部分,又学会了大树的基本画法,一举两得。紧接着提出问题“小鸟和大树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根据学生回答继续添画,在大树上添画上鸟巢、昆虫、果实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无限想象,同时也可以引出课题的另一部分“故事”。让学生们大胆地想象接下来的故事,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继续在黑板上添画上动物、人物等,使整张黑板看起来就像一本有趣的绘本故事书。这样半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也会跟着老师一起运转起来,课堂氛围也会很热烈,学生们个个都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并能吸引学生产生“我想画、我要画”的强烈愿望。
  二、 知识型板书设计
  “美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美术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指导艺术的实践。操作训练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方能正确进行。”这是美术教学中理论讲述和操作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尤其在上《画人像》《学画抽象画》《色彩的明度》等这一类造型与表现课程时,板书设计要注意遵循这一原则,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又要兼顾知识点的突破。如果在板书中融入范画、图标、题饰会更引人注意。如五年级的《画人像》,即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又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基本的画人像的知识,比如“人的脸形”“三庭五眼”等等。“人的脸形”这一知识点光靠老师说,不如老师将“由字形”“甲字形”“国字形”“田字形”相应的脸形在黑板上画出来直观。学生们可以将脸形与相应的字形作比较,发现其中的奥秘,同时还会发现许多其他的知识。例如通过直观的观察,会发现:老师所画的所有脸形都是对称的,老师也可以提醒学生,在画人物正面肖像时可以先在纸上画一条中轴线,这样人物的画出来后就不容易变歪。
  三、 展示型的板书设计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人具有一种欣赏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愿望。”这种强烈在小学生身上尤其明显。学生因为兴趣爱好、理解能力,情感态度的不同,所表达出来的作品也不一样,多彩的表达方式才能创造出多彩的世界,同时也应该采用多彩的展示方法。板书不仅可以运用在课程的讲授部分,同时也可以用在评价、展示部分。比如在《会变的线条》这一课中,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本节课的重点贴到黑板上,同时也让学生们将作品贴到黑板上,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添画一些线条、景物等等,使得整个黑板看起来像一幅非常漂亮的风景画。在展示和评价这一时间里,学生是比较活跃的,注意力也不再像前半节课那么集中。当学生们关注到黑板上的巨型作品时,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就会集中到老师的黑板上,关注到里边的作品,细细地品味别人的作品,同时清楚地将自己的作品和别的同学的作品做比较。这时老师可以请学生上台点评,既可以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点评其他同学的作品,同学们也可以非常清楚地观察出两幅作品的不同,从中取长避短;同时也方便了老师的点评,对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有了大致的了解,一举多得。将多彩的学生作品,通过板书,以创造性的方式展示出来,是板书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品。
  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板书设计也渐渐地趋向于创造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综合类板书。实践表明:一节优秀的小学美术课离不开板书,特别是一个绘声绘色、充满趣味的板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真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中鋒.美术课中的板书设计[J].成才之路,2011.
  [2]袁丹.立足美术课堂,培养儿童想象力[J].小学生(下旬刊),2017.
  [3]读书笔记美术课堂板书的重要性[N/OL].新浪微博.
  作者简介:蔡韦朝,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采用以泡沫条为主体的复合微型实验装置,4min内完成了氯气的制备、氯气颜色的观察、氯气强氧化性、氯气的水溶液酸性,漂白性,氯气尾气处理的实验。  关键词:泡沫条;氯气的性质;微型实验;无污染  一、 问题提出  氯气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性非金属单质,其性质及相关实验是高考重点考点。氯气有毒,被人体吸收后刺激呼吸道黏膜,损伤程度有浓度依赖性,致死剂量在50mg/L~2000mg/L 之间。因而氯
摘要: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过度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过度重视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开展。基于此,笔者认为: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树立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通过生物实验、生物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问题;对策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及社会竞争的加剧,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由传统的“知识核心”过渡到“能力核心”,进而使
摘要:据个人统计,近3年来江苏省内物理中考中涉及实验的分数大约占了总分的30%-40%,而且比例在逐年提高。重大考试及平时考核中越来越重视对实验仪器的考查,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查,强调实验方法的考查,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误差分析的考查。而且对于一些有留学期望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名校对实验及动手实践能力的权重、要求是很高的。那么从物理实验的方面去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刻不容缓。  关键词:物理;教学;对策
摘要:传统教学中把教学地点拘束在教室中,多数教师也仅仅把课外教学当成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随着现代教育不断发展,初中生物教育方式也开始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生物教学发展要求,而生物是兼具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的课程,课堂中许多知识点都需要在实验中进行解决,而课外实验不但能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喜爱性,还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如何在课外实验中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生物知识水平和相关能力,
研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万汶(hydroxyethyl starch 130/0.4)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I/R损伤的保护机制。建立在体大鼠心肌I/R模型,通过大鼠左心室插管分析不同组别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观察I/R后不同组别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研究万汶对大鼠心肌I/R损伤的干预作用;通过ELISA法测定TNF-α、IL-1β水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是有的音乐老师上音乐欣赏课,只是做简单的讲解,放一两遍音乐让学生听听就完了,流于形式;有的音乐老师甚至不上音乐欣赏课,把音乐课上成唱歌课。上好音乐欣赏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那么如何有效地上好音乐欣赏课呢?  关键词:音乐欣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