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的价值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q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常人的智商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成了高级公务员,有的成了专家学者,而有的在事业上却一直没有大的进步。是什么造成了这样巨大的差异呢?
  一次校友会上,王武英的一段演讲吸引了与会者注意。
  “在起跑线都差不多情况下,要想成功,必须倾心培养两个字——情商。本人先后在大学、德企、日企,以及中国、日本工作过。我发现,不管你多么聪明,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要素似乎更偏重于情商。在上海工作六年多,转来北京工作一年多,认识了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无论是在政界还是商界,多数人成功,不是他们学历有多高,而是他们的个人魅力很大,情商很高。在他们周围,总是有一群有圈子、有关系、有地位的亲朋好友。”
  智商差距很小,情商差距很大
  只要仔细观察一个人,随便一件小事都可以看出他情商的高低。
  刚巧,接受采访前的周末,王武英和四五个朋友去打高尔夫。他们去的是一个山地球场,难度很大,球一打偏就会打进山谷或深草里,这就意味着会打丢很多球。
  出人意料的是,他的一个外地朋友居然买了两大袋球,并带到球场。“兄弟们敞开了打吧,球丢了我这有。”两袋足足有60个球!这令在场的人都不免发自内心地佩服。实际上,每个打球的人日常都会在球包里放五六个球备用。球技高的人一场也就丢一两个球,球技不高的五六个球也够用。但是,这位朋友不仅想到了自己,还想到了别人,并从外地来,他不仅想得到,还做得到,这就是高情商的体现。
  讲到这里,王武英不禁感慨道:“能在一个水准上交流的人,智商都没太大差距,但情商的差距就大了。”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学校出来的人有的人当上了老板,而有的人却一直是个小职员。时间越长,越显现出情商的差距。
  事实上,这位朋友不仅仅在这一件事上情商高,平日的点点滴滴中都可以感受到他是个情商高手。王武英周围有很多这样高情商的朋友。比如在朋友聚会时,这些情商高手们总能放低身份,忙前忙后,处处为大家着想,处处体现出高情商。
  “情商是一种凝聚力、一种亲和力,一种为他人着想并能及时得体地付诸实践的东西。”王武英这样定义情商。假如几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就会有一个人很自然地凝聚人气,形成一个中心,大家都觉得他说的话很有道理,他召集的活动自己一定要参加,这就是情商的体现。
  “去年夏天,我到深圳出差。本来有公司车接送,但我这位朋友无论如何都要亲自接送。他知道我爱打高尔夫球,还特意把请我吃饭的地点选在一个球场的餐厅。他的高情商体现在不是一定要选择很高级的餐厅,而是在他了解你后,为你安排最舒服、最适合你的接待方式。”王武英又回忆道。
  面试的时候,情商就更加重要了。今年年初,王武英要招聘一个人事总务主管。从应聘的几十份简历中,王武英挑出10人来面试。其中的一人给他印象很深。这位女生进行自我介绍时慢条斯理,不慌不忙,不仅每一句话的逻辑性非常强,而且表情、声调都很有亲和力。她不急于表达自己会这个、会那个,而是巧妙、有意识地留给面试官提问的余地,回答的又非常沉稳自然。王武英觉得,这其中体现着情商的灵活运用。结果,这位女生被公司录用了。
  急于表现自己会什么是当前年轻人的一个误区。通过这个案例,王武英也建议年轻人面试时,不要急于说自己会什么,因为这些信息面试官在履历表上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己应该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能力表达得让人感到更有亲和力,更有诚信度,让人愿意听,而不是在自我吹嘘。
  曾经在数家日企、德企工作过的王武英,感受最深的是中外情商的不同。日本人的情商是慢热型的,最初的感觉就是纯工作关系,没有个人感情。但是在慢慢相处的过程中,细细观察发现,他们会一点点渗透对你的关心、帮助,是不显山不显水的。中国人的交往方式是非常明显的,酒宴上,无论认不认识,一开口就是“张哥”“刘姐”,叫得很亲切。不过这难免显得有些突兀。德国人介于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开始接触的时候很认真,好像公事公办的样子,但随着交往的深入,很快就能熟识起来。相比之下,中、日情商差异表现在形式和速度的不同,但还是德式情商更易于被接受,给人一种更自然的感觉。
  情商误区
  如果你是研发人员、财务人员或者做着不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或许你觉得情商并不重要。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王武英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说,情商在任何情况下的重要性都是不变的,只不过与人打交道性质的一类工作对情商要求要更高一些。因为现在很少有哪项研究只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一定需要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如果你只是甘于完成流水线上自己的这一小块而“万事大吉”,也许会失去很多机遇。即使是一个研发团队里面,也自然会形成有的人很有人气,有的人就显得很孤僻,这虽然不影响后者的自身工作,但是当他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时或者他被安排在领导的位置上时,就显然不适合了。因为情商可以带来凝聚力和号召力,而他缺少了情商,团队是带不好的。
  因此,情商不仅仅是领导者才应该关注的事,也应是技术人员关注的事。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培养情商。
  “情商高与‘好好先生’完全不同。‘好好先生’是一味地随和别人,把自己的主张和感想都压抑和隐藏起来。情商高手则是既要打造亲和力和凝聚力,还要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动力和方向。他能带动身边的人走向他所要走的那个方向和目的地,而不是一味地依附于别人,讨好别人。”
  情商如何培养
  “现在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多少都与缺少情商有关系,他们自己也知道。但是如何培养情商,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难题,对于这种情况您看怎么办?” 记者要求王武英提出解决方案。
  “情商是可以培养的,它和性格不一样。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去改变的,但是情商只要用心培养,是会有成效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情商高手。” 王武英这样鼓励情商欠缺的朋友,并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Tip1:为别人着想,并付诸行动   “现在好多人在做事的时候往往注重于我必须干什么,实际上这个时候更应该注重于怎么干,而不是干什么,面对同样的事情,怎么干是产生差距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情商的地方。因为干什么通常是很明确的,比如我是销售,你是研发,他是物流……因此,你想把自己工作干好的时候,要先想怎么让别人把工作干好,让你周围的人都能干好,并且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换句话说,为别人着想,换位思考并付诸于行动非常重要。而且高情商总会体现在把换位思考及时得体地付诸行动。如果你仅仅想到而不行动的话,是不会有结果的。想到的人太多了,就像打高尔夫球的那个例子,所有人都能想到山地球场会丢很多球,但只有他一个人买来了60个球给大家备用。为别人着想,并付诸行动,别人才会为你着想。”
  Tip2: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王武英坦言,情商这个东西一开始可能要刻意地去想、去做,去培养。但经过一段时间就变成自然而然的行为方式了。这个时候,你的情商就已经在不自觉当中提高了一个位置。在此过程中,千万要做得尽可能自然、平和,而不要做得让别人感觉你在无原则地附和别人。
  王武英有一位年轻的校友,目前在美国一个很大的印刷公司做日韩企业的经理。每次深圳的校友聚会都是这个人组织的。他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呢?王武英发现,每次聚会结束前大家合影的时候,他都主动站在最边上。其实他是主角,是活动的组织者,却从来都不站到中间去。这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所谓高调是什么,就是把一件事做得很完美。凝聚力和领导力便来源于此,情商就在这些不经意间体现出来。
  Tip3:不以善小而不为
  小事往往可以更好地体现出一个人的情商高低。每天你要和同事一起工作8小时,在这8小时中,任何事情上一旦你发现可以提供帮助的时候,一定不要犹豫,要立刻帮忙。比如来了一个客户,你的同事正忙着,你可以先过去接待一下;同事忙着没有时间给客人沏茶,你可以帮他先沏上;同事因事没有及时过来,你可以先陪客人聊一聊。有电话来找同事,他刚好不在,你接电话后可以留张纸条给他。等到他回来后,再叮嘱一下刚刚什么电话有什么事情。这些日常的小事积累下来,就会变成大的情商,为你在职场中加分。
  情商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坚持。一个人明白一个道理要用脑,但人的行动是靠心。你要想打动一个人的心,需要情感,然后他才会真心实意地和你同舟共济。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到,无论他是什么职业、什么职位,这便是情商的魅力所在。
  当情商变成一种习惯,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其他文献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并与高校毕业生座谈时说:“ 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的能力。”  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都有自身的行为准则,身为职场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能够把握和灵活地运用这些准则,可以为你的职场之路铺就平坦的大道。下面我们不妨看看职场名人如何展现职场情商,成就辉煌的。
职场,对聪明人并不是那样复杂。通过这几年对新到企业的新人进行观察总结,发现有这么   8种人深受同事和领导的喜欢,发展较快,分别都已被提拔到了一定的领导岗位。  第一种 愿到现场同员工打成一片的人  这种人的聪明之处在于,一是刚刚来到企业,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到基层可以避免与机关老油条的比较和竞争,掩盖缺乏企业经验的短处;二是到基层了解和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积蓄能量;三是打好群众基础,有一个好的人缘
刘永印先生, YBC国际青年创业计划创业导师、KAB大学生创业培训师、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信息网络部主任,辅导了多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创业青年的创业之路。    ——导师谈导师——  导师重在价值观引导  要说职场导师,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中学的物理老师。因为他帮我树立了职业兴趣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我的职业取向,或者说是更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当然,那时候也是意识层面的,他参加工作的时候,
巧克力,作为“幸福食品”,一直以来都被年轻人所关注。在更多场合,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还是一种送给亲人和爱人的礼物,具有了情感传递的功能,而定制巧克力则是靠充满个性的创意吸引个性一族。于是,DIY巧克力的商机开始出现,并日益成为获利颇丰的创业新选择。  在巧克力DIY店里,你不仅可以吃到新鲜的巧克力,还可像捏陶泥一样,任意制作出不同造型的巧克力,从而赋予巧克力消费以时髦的创意概念。    300亿市
护理老人的工作,数月如一的重复生活,要的不只是耐心,更是爱心、用心和真心。当你走近这些特别的家政服务员,你会发现,原来这些家政阿姨个个都是“全能冠军”,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老人安心,是她们最大的幸福。    今年43岁的田树清,来自四川的一个普通县城,十几年的“北漂经历”里,她从事时间最长的就是“老人看护”的家政工作。无论是久病的老人,刁蛮的婆婆,还是退休的老干部,在田阿姨这都是可爱
鼓励他人有助于缓解职场压力                        要想PK职场压力,首先得弄明白一件事:职场压力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工作任务更重了,老板的期望值又升高了,如果不逆流而上,连饭碗都保不住了。  纽约福德汉姆大学的教授在此向大家传授一个秘诀:如果你本人状态不佳,那就大方点,鼓励队友来为团队做出贡献吧!试想,与其自己在那里纠结,还不如试着鼓励周围的人,带动群众的工作干劲,最终让自己
从2012年5月开始,《职业》杂志社将联合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FESCO)共同主办“律·动中国”——全国企业法律政策巡讲活动。中国对外服务行业协会和《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单位将对此次活动予以支持。此次巡讲活动将在全国18个城市陆续展开19场,届时数千家企业参加活动。针对此次活动的宗旨、内容和方式,主办方负责人、《职业》杂志社社长黄卫来先生接受了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    关于活动
2004年 6月 19日,大学毕业离校的前一天,左晟得知 YBC在北京的创业扶持工作即将开展,一直梦想独立创业的他预感:“机会来了!”7月 1日,YBC创业巡回演讲活动在清华举行,活动还在进行中,左晟就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冲到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起自己的创业梦想。这个“80后”男孩给在座的 YBC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锁定为重点考察对象。9月,在递交了创业计划书并经过了面试之后,左晟成为了
2008 年2 月16~17 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最大规模的招聘盛会——2008 年春季人才大市场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揭幕。与往年相同,本次大会由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和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主办,其中在6、7 号馆举行的“第十六届外国企业人才招聘会”成为众目关注的焦点。    亮点一:制造业企业参展最多,位居行业榜首    受FESCO 品牌感召力的影响,此次招聘会汇聚了世界众多
“2011-2012年韬睿惠悦企业内部沟通投资回报率调研结果分享会”于2012年4月分别在北京、上海两地召开,共有来自数百家企业的高管及人力资源负责人出席会议。在北京的发布会中,韬睿惠悦人力资本咨询北方区总经理江为加女士和韬睿惠悦组织效能及调研咨询中国区总经理林杰文先生分别就“如何有效运用内部沟通助力组织的变革”和“建立企业专属的员工价值主张”主题发表演讲。   高效组织的绩效胜过同行的比率是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