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大潮中校长角色的新定位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7844412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观念中,一校之长扮演的是决策者、管理者的角色,终日忙碌于日常的管理业务之中。随着高中课程改革浪潮的到来,课程改革赋予了校长新的职责,校长角色要重新定位。校长要率先更新教育理念,指明办学方向,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并创造性地实施。
  课程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校长要以此为契机,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探索新的育人方式,以科研推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要想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课改角色定位,校长要做好以下六方面。
  一、提高认识,做一名有前瞻性的组织者
  首先,校长对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这次新课程改革将是一次教育事业的大革新,甚至有可能是一次学校的重新洗牌,这对不少原先名气不是太高的学校来说将是一次机会。在改革大潮中,将会涌现出大批课改先进学校、先进教师、先进校长。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领域的革命,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学校的核心领导,校长应该以前瞻性的眼光,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广大教师学习课改文件,在统一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全面部署课改的各项工作。成立课改领导小组、专题讲座、校内外培训,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
  二、不断学习,做一名专家型的领导者
  一位好的校长就代表一所好的学校。新的时代、新的改革,将赋予学校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表面上是改革教材,实质上是改造人的思想。校长作为学校的一面镜子,要不断学习,提高认识,做一名专家型的校长。
  首先,校长应身先士卒钻研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课改的纲领,是教材、教改的依据。校长只有在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指导广大教师去实践,并对广大教师坚定课程改革的信心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处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作为校长要勇于站在改革的前沿。常言道,“打铁也要自身硬”,这话很有深意。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一名优秀的校长要精通自己的主业课程,谙熟自己主业课程标准,争做学科带头人,争当教坛明星。因此,要积极主动参加各类课改培训,撰写心得体会,构建符合本校校情的“自主思考、合作互动、大胆探究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总之,校长要时刻树立“学习者”的新形象,锐意做一名专家型的校长。
  三、务实求真,做一位高明的决策者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课改需要校长高屋建瓴,全面考虑,逐步实施。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是课改成功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对本校的校情有充分的认识,包括师资力量,学生能力,学校软、硬件的建设情况。
  其次,落实课程设置、课时分配、课程表、作息时间、课程实施要求和评价等具体内容。
  第三,要以制度管人,包括教研制度、培训制度、学习模式、评价体系以及网络资源。
  要想取得新一轮的课改成功,校长要务实求真,有的放矢,依照既定方针付诸实践。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抓大放小,不能事事都管,要谋大局、抓大事,抓办学方向,抓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法规的落实,抓党的建设,抓教育改革,抓队伍建设。
  四、超越自我,做一名研究型的探索者
  要促进学校发展,校长必须具有创新的新课改理念,与时俱进,超越自我,将自己定位成一个“研究型”探索者,在工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工作。校长是研究学科教学的带头人,更是课题研究的专家。主动担任课题首席专家,探索培训教师新模式,不断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位教师达成共识:问题即课题、研究即学习、成果即成长。同时,鼓励教师大胆进行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新课标精神相适应。坚决废止一言堂、满堂灌和保姆式、管家式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激情。
  校长用自己的探索带动教师的研究,教师用自己的研究带动学生的学习,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打造出特色校园,从而提升全校师生的素养。
  在这次课程改革浪潮中,校长的领导者、管理者角色不会改变,但新时代赋予校长新的使命,促使他们确立新的角色:有前瞻性的组织者、专家型的领导者、高明的决策者、研究型的探索者等。校长角色的重新定位,观念的更新,必将使学校硕果累累,学校的前途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陈珍国.提升校长基于课程标准的领导力是当务之急[J].上海教育,2008(6B).
  [2]翁乾明.校长对高中课程领导的实践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8(12).
  [3]徐淀芳.学校课程计划与领导力的实现[J].教育发展研究,2009(2).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摘要]职高生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区别,教师教育管理的侧重点也不相同,要做到不以成绩来衡量他们,平视教学,用心、用爱抚平学生受伤的心灵,并开展赏识教育。  [关键词]职高教育平视教学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127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真正踏上中职学校的三尺讲台,才发现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传道、授业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适应新课程发展的要求,这是一线教师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上教师的主体地位仍然表现得比较突出。新课改后政治课教学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容撼动,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主角。一节课按45分
界定了大武夷山区域的范围,阐述了其生态特征及其地位.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⑴自然保护区呈分散性岛状分布,具明显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特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受到明显限制;⑵自然保护区的生境还未得到根本改善,许多重点保护物种仍呈减少态势;⑶自然保护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较突出.提出了大武夷自然保护区群网建设的概念性设想以及需要着重解决的5个关键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大容量、高效率的教学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支撑。  一、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的渗透运用,丰富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信息技术的各类课件可以将来自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上的文字图像,
同伴教学法是师生基于概念测试题而产生的一种互动合作教学方法,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安排,设置概念测试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基于概念测试题反馈讨论两个环节。本文论述了同伴教学法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并结合具体课例,对同伴教学法教学细节和策略进行探讨。指出同伴教学法可以提高授课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锂电池的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apacity)估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神经网络与等压降放电时间法结合,提出了一种SOC估算方法.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SOC的参数及各种估算SOC的模型
一、什么是地理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1870年最先应用于法律教育中,后来被推广到各类教育教学中。地理案例教学法,是从分析某一典型的地理事实材料入手,探究地理事物的时空演化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促使其原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独立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形成独立的判断与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目的是通过有限的精选过的地理案例,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地理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工程也以高速发展态势快速挺进,4G通信的到来正是无数通信工作者辛勤付出的成果,其相对3G拥有更加强大的优势。基于此,文章在阐述4G通信网络优势的基
目前,我国高考英语测试形式主要有听力、单选、完形、阅读,以及书面表达等。就江苏高考而言,从2004年独立命题以来,江苏高考英语卷大多保持使用上述五种题型。笔者结合全国高考英语试题的命题特点,对江苏高考英语卷各个题型的应试策略分析如下。  1.听力理解。江苏高考听力试题多沿用全国的命题材料,话题涉及购物、餐饮等诸多方面。从历年试题来看,对于这些话题,考生大多平时训练过,加之高考听力语速平缓,音质清晰
实验室教学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以及创新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与专业性特点,对学生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直都是教学研究和管理要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