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与学生诚信品格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0051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诚信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品格培养中,现实生活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这对教师自身提出新要求,要求以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诚信品质。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诚信教育 诚信品质
  在高中思想政治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成功要靠真理的力量,教师通过正确教学方法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诚信是中华民族在浩浩千年文明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诚信教育对学生及整个社会意义重大,生活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的诚信教育是一个新课题,力争诚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终身做诚信人,为和谐社会构建做出努力。
  从社会诚信现状看,诚信失范问题确实已渗透到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危害;从学生的诚信现状看,总体上学生的诚信状主体是好的,但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诚信道德品格不容乐观,对诚信存在认知问题。
  教师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首先从自身出发,因为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诚信品格必须做到;
  一、教师要具有优良的政治品格
  人民教师担当着“经师”和“人师”两种角色,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责任,即既是学生寻求真理的导师,又是学生学做真人的表率。因此,教师传道授业时特别需要求真务实的精神,在铸魂育人上特别需要真诚坦荡的情怀,在为人处事上特别需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德。政治教师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知行统一,教师的理想信念、思想觉悟、道德人品、诚信观念、行为作风等,无不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新的学生观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感情、有权利、有尊严,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人。它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树立生本意识、学生个性意识。
  二、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老师的知识结构、知识能力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指导。在传统政治教学中,不少政治教师的角色一旦定位,便很容易把自己禁锢在政治学科的壁垒之中,不再或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知识。而新教材中的课题往往涉及课内外、校内外,内容丰富,范围极广,因而政治教师仅凭政治科目的有限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其优势在于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看问题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政治教师应当积极吸收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同时,使学生乐于上思想政治课,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
  三、教师要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
  荀子讲:“尊严而惮蚵以为师;耆艾而言,可以为师;涌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前人已很明确地概括了“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形象,作为后人的为师者,履行前人足迹,传道授业解惑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满热爱之情,特别是政治课教师,因其教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更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展示诚信美。教师是学生效仿诚信的榜样,对学生起着直观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课堂内外以其崇高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要尊重热爱、理解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在我的教学中,结合教材依托课堂,采取适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诚信情感,锻炼诚信意志,提高诚信观念。
  挖掘其中的“诚信”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诚信知识,奠定诚信认识的基础。通过教材内容找出蕴含“诚信”的目标,让学生思考诚信目标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正确分析,评价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综合应用,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提出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案或者思路,对不同社会现象进行辨别分析,揭示不同社会现象的本质,采取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态度
  思想政治课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要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还要针对学生特点培养自我诚信品格。以诚信为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诚信为原则,正确、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引导学生愉快地接受自己的弱点、不足与缺陷,为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喝彩。
  以诚信为原则引导学生交友诚心,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使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辩明事理的能力,思想政治课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感悟、体验到诚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做诚信的人,用诚信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国家。
  总之,诚信是社会和谐稳定、正常运行的基石,诚信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把诚信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析,诚信是不可少的,诚信已超越个人道德修养的范围进入“公民道德”的领域。诚信已成为当代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而真正使诚信成为整个社会崇尚的道德准则,更要倍加重视教育教学的作用,要求师生以身作则、平等互助,共同营建一个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环境。
其他文献
摘 要: 和谐是一种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平衡状态,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教师教育的创造性发挥,从而水到渠成地实现各项教学目标。和谐的课堂氛围是由教师主导的,教师可通过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明确在课堂上的角色、对学生的评价达到公正和激励等措施营造。  关键词: 人格魅力 课堂角色 教学评价 教学思路 学习状态  为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摘 要: 体育教师的言行与品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品行产生深刻的影响,且培养学生的优良思想品德又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为此,当代体育教师要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必须从挖掘教材、深入教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灵活多样、讲究实效等方面入手,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为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创造条件。  关键词: 体育教师 人格培养 采取措施  1.问题与分析  在影响体育教学效
摘 要: 新课程不断实施,教师要紧跟教育改革潮流,迅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变化,就必须迅速转变角色,正确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快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作者就新课程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育思想 关注成长 师生关系 教育模式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历史上的一次大的变革,新课程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路,改进教学方法,熟悉新教材,对学生进行全新评价,对教师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已步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期。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云计算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很多高校都开始利用云计算进行教学改革创新,让学生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中获得多样化的学习模式。本文探讨了云计算的教学模式特点,分析了云计算促进高校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云计算 教学模式 特点分析  1.引言  在信息化的时代,高校教育一直在寻求新的
摘 要: 随着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兴起与实施,体育教学的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家长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高中生学习心理压力的缓解和正确体育观的树立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是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体育 教学活动 终身体育 体育意识 培养方法  一件事坚持
摘 要: 初中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将对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能够培养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进而达到高效育人的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体育室内课教学,不仅能让体育理论变得直观化、形象化,而且能让教师变得更轻松,更能让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