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基础与方向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v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要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在充分理清现实发展基础的前提下找到发展突破口.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在总量和生均上均得到较大改善,经费保障较充足,师资队伍发展较快,但同时也面临着办学空间有限、教师结构欠优化、经费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均衡性较大等挑战.针对问题和挑战,建议各地兼顾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优化学校布局结构;从质量、规模和结构方面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缩小区域投入差距;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信息化水平;优化专业结构紧密对接产业发展,补齐短板,发挥优势,整体推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从体验、评鉴、创造这三个方面,解读、实践“审美鉴赏与创造”,有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先解读了“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又提出了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实践路径思考,由此围绕体验、评鉴、创造,深入分析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希望能够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领域的优化发展提供助力.
一个人言语的边界,就是他世界的边界.初中生处于“三观”开始形成的阶段,学生们通过写作建构自己的言语.而这个过程,也是他们厘清思绪、深化感受、升华审美的过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习作,可以窥见中学生蓬郁勃发的精神状态,并助其拓展精神世界的疆界.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又称亚岁,即仅次于春节的节日,据《后汉书礼仪》记载: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古人是以冬至为岁首,还会在此时“鼓瑟吹笙,奏黄 钟之律”,举国上下,祭祀庆贺,一片欢腾热闹.据说这一“肥冬瘦年”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清.
期刊
2021年,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大年”,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大年,大年之“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n“重要指示”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确立了遵循.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他还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
期刊
陶行知在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先驱性探索,这与当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同时,深受杜威、蔡元培、黄炎培等人思想的影响,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汇入生活教育学说并不断发展演变.他认为,职业教育本质观表现在:以生利为主义的职业教育本质;以物利群与以事利群的职业教育功能;衣食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 .师资观表现在:有生利之经验;别具生利之学识;为生利之教授法.发展观表现在职业教师、设备、课程、学生之发展.他在职业教育实践方面进行了“平民教育”“乡村小学、幼稚园”“山海工学团”等先驱性探索.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中“
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满怀救国救亡理想,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以教育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探索出一条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新路,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学说.在探索教育新路过程中,他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教育需求的考察,结合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并将之作为其生活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倡导与实践.
期刊
艺友制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是陶行知基于近代中国尤其是农村极度落后的实际而创造的一条行之有效的乡村教育师资培养之路.艺友制缘于传统学徒制的教学关系,又对其进行了批判性改革.其以“艺”为载体,以“做”为中心,以“友”为宗旨,主张“以朋友之道教人学艺”,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共教共学共做、亦师亦友的教学共同体关系.其倡导的以艺为友、互教互学、生利利群、教学相长及其层次递进、各美其美的育人思想,不仅在近代发挥了较大作用,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也依然能够提供诸多的理论启示和方法借鉴,并在实践中得到创造性转
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关系到教育质量.基于2013-2019年31个省份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使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行有效性分析,并对常年无效地区进行投影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处于较高水平,西部地区的效率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大.同时,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的投入冗余现象较为明显,湖南、重庆和山西等中西部地区投入
独立学院是经济驱动、人口增长和教育改革浪潮等多重因素聚合驱动的产物,历经初创生存期、规模扩张期、发展转设期等三个阶段,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升级需求和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对“优质教育”的倾斜导向,独立学院转设势在必行,至今已经进行两轮转设工作,探索出职业技术大学、地方学院和民办本科三种主要模式.独立学院转设已经被纳入中国职业教育体系,需要解决资本离场后的动力保障问题、母体离开后的质量提升问题和独立自主后的特色创建问题.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发展前景在于三个层面的战略规划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从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专业发展、师资队伍、经费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发展情况分析发现:我国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数都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直较为稳定,以顶岗实习为特征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针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