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华丽转身”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x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其实,在日常教学中最常见、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评价语言。教师评价语言运用得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就会伤害学生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关键词:尊重差异、言之有情、平等交流、言之有理、促进发展、言之有物
  中图分类号:G623.2
  《語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后的结果与成效,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教学评价仍然十分单一,还是以考试来评价教学效果。其实,在日常教学中最常见、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评价语言。教师评价语言运用得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就会伤害学生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更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充满激励性、创新性、感染性,正确处理、把握好评价的度,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实现“华丽转身”,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评价原则由“单一笼统”向“尊重差异”转换,要言之有情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下,我们的语文教师越来越意识到赏识教育、激励评价的重要性。但是,久而久之,问题出来了,我们听到的教师评价语言越来越单一笼统,毫无针对性,毫无激励性。在课堂上,“你真棒!”“回答很好!”“好极了!”……等评价语言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样的教师评价语言不够具体、得体,就像是“例行公事”,“蜻蜓点水”式的赞美,学生已经“无动于衷”,这就不能把学生学习的潜能挖掘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师评价语言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廉价”的表扬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中学语文老师必须要让课堂的教师评价语言“活”起来,要充满创新性和感染性,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要言之有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用爱心和用真情来表扬他,从而把学习转化为内在的激励,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和发展潜力。因此,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评价绝对不能单一笼统,绝对统一。教师评价语言必须要做到正确认识和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帮助学生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给我们做了最佳的示范。子路和冉有两个学生问了同一个问题:“听到什么就该行动吗?”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对冉有说:“闻斯行之。”面对这截然不同的两个评价,公西华充满了疑惑,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原来,冉有为人懦弱,孔子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孔子要让他谦退。孔子的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不同的回答中,体现出了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关爱,言之有情,这样就能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现在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中,对于内向文静的学生,我们可以极力表扬和赞美;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婉转地“挫挫他的锐气”;对于胆小紧张的学生,我们可以循循善诱,激励引导;对于不经思考就将答案脱口而出的学生,我们可以冷静处理,理性对待……教师的评价语言就应该丰富多彩,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以学生为本,言之有情,以爱育人,只有这样的尊重差异的评价语言,学生才会越来越有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个性化的赏识中取得长远的进步。
  二、评价形式由“权威命令”向“平等交流”转换,要言之有理
  在一次区级公开课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我别出心裁的把一篇小说的结尾删去,让同学们成为创作者来续写一个结尾,要合理运用环境描写。当时,接近下课,班上有一个学生展示的小说结尾天马行空,脱离了文本,脱离了生活实际,因为时间十分仓促。我从教学角度上直接否定了他的结尾,把这个结尾当作了反面教材,告诉同学们环境描写要综合分析,不可脱离文本。但是,这个同学当时有非常强烈的说话的欲望,嘴里嘟嘟着。作为老师,我因为怕时间不够,又是公开课,我没有给他展示自己和解释的机会。现在想来,这是我的遗憾。显而易见,我当时进行评价时并没有关注学生当时的心理体验,只关注到了自己上课效果是否达成,直接否定了学生,这种“权威命令”式的教学评价无疑也伤害了学生。师生间没有有效的交流,学生对评价结果“欲说还休”时,教师又未能与之平等协商,学生对于评价结果明显不认可。
  这就是我们传统的教师评价,我们总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顺理成章地居于评价的主导地位,支配学生的发展。教师往往高高在上,对学生发布命令,觉得自己的话就是理,不能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待、平等交流,缺乏对学生发展需要的理解和满足,言之无理,让人难以心服口服,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教师评价的排斥心理,不利于教师评价的改进和学生的发展。我们要言之有理,满足学生说话的欲望,我想,如果那节公开课我学会跟学生平等交流,如此进行评价:“这位同学的小说结尾很有创意,充满了想象力,老师觉得他一定有很多自己的创作的感受要跟大家分享,但是,今天我们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可以下节课再一起来倾听你的想法吗?”这样的教师评价无疑体现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一种民主参与、共同协商、平等交往、相互理解、相互让步的互动过程,学生听到老师如此“言之有理”,自然就不会感到压抑,也愿意接受这样的评价结果。这样的教学评价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疏导、自我激励,教师也真正实现了从权威的评判者到平等的鼓励者的角色转变。
  三、评价功能从检测评价向促进发展转变,要言之有物
  《登岳阳楼》是一篇诗歌鉴赏的经典教学篇目,我上完课后,让学生当堂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立即鉴赏杜甫的另外一首诗——《旅夜书怀》。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巡堂检查。班上一学生答题出错,思考后正想改正。从旁经过的我看到这正是我想要的典型错例分析,就要把本子拿走。学生轻声地说:“老师,我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正要改呢。”我说:“评讲后再改吧。”   于是,我把该生的解答过程投影出来,作为错例进行评讲。后来我发现这位学生这堂课就心不在焉了。在课后反思中,我认真探讨了教师的评价功能到底是什么?显然,我为了更好地完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本来学生可以自我反思和提高,体验自己学习成功的乐趣,而这样的机会却被我不恰当的评价抹杀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同样也只是关注相关结果的检测、评价的功能,使得学生被动地处于被检测评价的地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但得不到很好的激发,而且更容易对评价形成一种冷漠、逃避的态度,从而也会出现一些弄虚作假的行为。因此,片面强调评价的检测评价功能,不但不利于学生发展,反而会摧残这种发展,这与新课程理念是相背离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不应仅包括认知的发展,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包括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发展。因此,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师评价也不应只是检测评价功能,而更应该是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教师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做到以学生的促进发展为目的,评价言之有物,讲话内容一定要具体而充实,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现在,我想如果我重新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一定会重视这个学生的个人发展,我会让这个学生把自己思考后的答案重新梳理写上,然后投影评价时,我会这么说:“大家看看这个同学原先的答案虽然存在一些问题,这样的问题,我相信也是很多同学会犯的,大家也要引以为戒。但是他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后修改的答案非常全面到位。可见,我们这堂课的教学重点,他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同时,学习贵在思考,重在进步,大家要学习这位同学善于思考,勇于改进的优点。”这样言之有物的教学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发现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师评价,对于这个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接下来的语文课堂相信他一定会充满活力和信心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師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学生的欢乐,体悟到学生的真情,欣赏到学生的个性。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实现“华丽转身”吧, 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提倡师生平等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争做到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营造一个优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今后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评价语言上不断思考探索,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师评价语言。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
  [2]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研究》
  (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数学版)》2006年第2-3期)
其他文献
摘要:造成农村中学语文学困生因素:1、家长认识的因素; 2、家庭经济好转因素;3、教育模式的因素。转化策略:1、帮助家长和学生摆正心态;2、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3、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加强心理疏导。  关键词: 农村 中学语文 学困生 原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深入,引领了各地农村的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家庭无论是住宿条件,还是吃的、穿的,
桃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传统桃杂交育种由于育种过程耗时长、工作量大等原因影响育种进程。植物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出现,为桃定向
【摘要】拉卜楞寺是我国现存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建筑群之一。它宏伟的建筑规模、独特的藏式建筑装饰风格承载和表达着藏传佛教特有的文化观念。作为本土的优秀建筑资源,我们针对拉卜楞寺题材丰富多样的装饰艺术开展了课题研究《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帮助幼儿了解本地的社会文化资源,激发幼儿求知欲,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使得幼儿从拉卜楞寺建筑装饰素材的认识了解中获
【提要】大班额的教学对我们的教学策略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进入复习阶段,如何高效的引导所有学生温故知新、补缺漏,融会贯通,用较少时间达到很好的复习效果,是新时期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字】大班额;高效;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正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学校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区学校每个班的人数剧增,超出额定人
摘要:数学是高中学生从小学起就开始接触的一门学科,但是高中数学在难度上有了一个提升,所以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会觉得数学学起来会比较吃力,高中学生之间成绩的竞争比较巨大,数学在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实际上,不难发现,很多同学在数学学习上心理素质过低,除了觉得自身数学知识不够丰富外,还有对数学的恐惧等,我們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克服心理困难,这样数学成绩才能够有所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在高中数
【摘要】初中物理中最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就是电学部分,而且电学计算又是电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刚刚接触电学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难理解和掌握,下面本文主要从电学的知识结构入手,根据题型分析、解题方法的分析,具体介绍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关键字】初中物理 电学 计算题 解题技巧 公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引言  在初中毕业的考试中,电学部分的电学计算是每年必考的内容,所
本文以石榴(Punica granatum L)植株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以诱导愈伤组织和建立石榴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为目的,系统地对石榴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状态调控、分化
说起风光摄影,尤其是具有唯美色彩的风光作品,是中国摄影界最为热衷的题材之一。然而,风光摄影在现代摄影的领域,在中西方的不同大环境中,却呈现出不同的境遇留下许多足可玩
期刊
本文从实时性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实时专家系统的含义,实时推理的特点及其方法并阐述了一个机器人焊接视觉跟踪监控和诊断实时专家系统。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l-time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