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而阅读能力是学生自学和主动学习的基础。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 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 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 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 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 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上好精读课,教学法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 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 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 解。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曲阳县燕赵镇强留庄幼儿园 0731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文科生普遍存在数学功底较差,对数学学习缺少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力等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培养兴趣、在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上多做启示与引导,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文科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文科生;兴趣;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52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之
摘要: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课堂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试图从“新课标中对音乐综合课程的要求” 、“舞蹈进入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广西民族舞蹈元素的特点”、“音乐课堂如何将广西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其中”等四个方面,对本论题进行论述和探索。以说明将广西民族舞蹈元素融入中学部分音乐课堂中起到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作用,使我们的音乐课更受学生的喜爱,从而全面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
以点显面、以面衬点、点面结合是古典诗歌经常采用的艺术方法。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写景、叙事、说理方面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  一、 写景(状物):由点及面,以面衬点  相对而言,“三国周郎赤壁”是点,“江山如画”是面。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又是点中之点,或是面中之点(相对于乱石、惊涛、千堆雪,赤壁又是一个面)。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用惊天地之笔,泣鬼神之墨,极尽描写之
摘要: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人离不开环境而生活;环境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性格又影响着对事情的态度。因此,人物形象塑造须注重环境描写。  关键词:环境描写;人物塑造;关系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须与环境气氛相吻合,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环境不同引起人物的心理活动也不同,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也不同。反之亦然。《祝福》中的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创新形式载体,提升教研实效成了摆在初中语文学科教研活动面前的一个新的难题。在日常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形式与研讨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教学研究积极性。为了能让所有语文教师都能主动投身教学研究,我们从成为流行元素的“导学案”中得到启示,推出能让教师全员参与的以“导研稿”为载体的学科教研形式,通过区、校各级各类主题式教研活动,学科教
俗语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但是我认为,一桶水还不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你的学识必须要渊博得像海洋。下面,结合实习工作中自身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的看法。  一、具备深厚的语文专业功底  作为教师专业化出身的学院派,首先得具备丰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对自己所教学科知识有全局的把握,知道每一部分在全局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相互间的关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吹枪运动的学校体育传承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阳光体育背景下,让吹枪走入校园,特别是吹枪起源地地区的校园是具有可行性的。    关键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吹枪;阳光体育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体育以其独异的民族风格和多彩的运动特征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宝库。从1985年至1990年,国家组织了声
摘要:阅读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前提,推荐适合的、学生喜欢的读物,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等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质疑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对文中多次出现的语句或人物动作、神态提出质疑;对耐人寻味的比喻句提出质疑;对文中极富表现力的字词提出质疑,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电教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手
摘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的工作重点。当今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颇多,口语教学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口语的兴趣,以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农村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兴趣;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5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学好英语已经
美术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单纯的“说教”或“传艺”都不能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也不能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在学生中有这样的倾向,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结果导致多数学生画不会画,美不会美。而怎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培养学生德育的和审美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看法。  美术教学大致分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提高中學生的整体素质必须紧扣这三大环节。  课前是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