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已经对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通过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展示课堂教学内容,不但能够使教学直观形象化,课堂教学容量最大化,并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的这些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所以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推广与普及。但随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已经过多地依赖多媒体,甚至离开多媒体便无法进行英语教学,俨然把自己变成多媒体的操作员而不是教学中的引导者、领路人,使英语教学进入一个误区。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之中,已经成为教学活动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挑战。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一、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避免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以大纲、教材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等实际以及教师本人的经验在授课前设计而成的,具有有一定的主观性、程序性、预设性,授课时唯有按部就班,多媒体才能大显身手。然而,学生是具有多元思维的个体,是有思想的主体,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成效。而此阶段,中学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多媒体可以将知识内容、图像、声音等方面的内容集于一体,以一种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但如果过度使用了多媒体,无疑之中就会使学生过度地依赖图像,而懒于思考。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介入学习的全过程,独立思考,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积极思维。
二、 从实际出发,避免课堂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华而不实
多媒体课件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以及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它仅仅只是一种媒体桥梁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并非是课件越漂亮越好,场面越壮观越好,关键是从实际的教学需要出发。如果过分注重多媒体课件表面的华丽,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盲目选择声音、图像、视频,过分注重画面绚丽壮观,不惜花时间、花精力对课件进行包装,追求“新、奇、特”,无可否认,这只能达到一种事倍功半的效果。过分地追求多媒体表面的表现形式,这无疑是分散了教师对教材本身的剖析,更别说如何让学生分清重点和难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 詹金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已经对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通过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展示课堂教学内容,不但能够使教学直观形象化,课堂教学容量最大化,并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的这些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所以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推广与普及。但随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已经过多地依赖多媒体,甚至离开多媒体便无法进行英语教学,俨然把自己变成多媒体的操作员而不是教学中的引导者、领路人,使英语教学进入一个误区。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之中,已经成为教学活动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挑战。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一、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避免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以大纲、教材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等实际以及教师本人的经验在授课前设计而成的,具有有一定的主观性、程序性、预设性,授课时唯有按部就班,多媒体才能大显身手。然而,学生是具有多元思维的个体,是有思想的主体,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成效。而此阶段,中学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多媒体可以将知识内容、图像、声音等方面的内容集于一体,以一种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但如果过度使用了多媒体,无疑之中就会使学生过度地依赖图像,而懒于思考。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介入学习的全过程,独立思考,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积极思维。
二、 从实际出发,避免课堂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华而不实
多媒体课件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以及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它仅仅只是一种媒体桥梁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并非是课件越漂亮越好,场面越壮观越好,关键是从实际的教学需要出发。如果过分注重多媒体课件表面的华丽,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盲目选择声音、图像、视频,过分注重画面绚丽壮观,不惜花时间、花精力对课件进行包装,追求“新、奇、特”,无可否认,这只能达到一种事倍功半的效果。过分地追求多媒体表面的表现形式,这无疑是分散了教师对教材本身的剖析,更别说如何让学生分清重点和难点。整个课堂在声音、图像的充斥下热闹非凡,而学生却把注意力放在了画面的浏览上,把课堂要掌握的重点却抛之脑后,这种方式如何能保证教学效果呢?因此,多媒体课件要务实,让实用性课件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主流,不要为了使用课件而盲目追求表面的美观,只要能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以最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抽象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内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够了。
三、 紧扣教学重点,避免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泛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能够把语言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够持续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是多媒体课件的极大优势,正是因为这种优势,已经使当代的某些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泛滥,某些老师甚至离开多媒体就无法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老师慢慢地认为多媒体是全能的,使多媒体的使用贯穿于整节课之中,从课题到知识点展示到作业练习一切都用多媒体频繁展示,电脑俨然成了主体,所有的教学内容在眼中泛泛过一遍,到最后学生不知何谓重点难点,而传统的展示黑板却是一点痕迹也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并不是越多就越好的,应该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有目的、有根据地选择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可有的老师误以为这是一种“全能媒体”,整节课不论是课题、情境图、还是练习题,一切由电脑完成。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要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处处滥用。
四、 注意教学节奏,避免因为多媒体的使用影响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育社会学家托尔斯顿·胡森曾告诫人们:“不要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教学工厂,机器也不能代替教师。”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无法也不可能用教育技术来代替的。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仍处于主体地位。而自从把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扮演着操作者的角色,学生扮演着多媒体观看者的角色。教师不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电脑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出现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师生之间失去了交流。用课件只能演示几幅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师生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在成功的教学中,许多思维的火花还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正在逐步深入,要使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避免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还需要教师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扬长避短,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一、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避免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以大纲、教材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等实际以及教师本人的经验在授课前设计而成的,具有有一定的主观性、程序性、预设性,授课时唯有按部就班,多媒体才能大显身手。然而,学生是具有多元思维的个体,是有思想的主体,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成效。而此阶段,中学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多媒体可以将知识内容、图像、声音等方面的内容集于一体,以一种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但如果过度使用了多媒体,无疑之中就会使学生过度地依赖图像,而懒于思考。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介入学习的全过程,独立思考,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积极思维。
二、 从实际出发,避免课堂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华而不实
多媒体课件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以及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它仅仅只是一种媒体桥梁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并非是课件越漂亮越好,场面越壮观越好,关键是从实际的教学需要出发。如果过分注重多媒体课件表面的华丽,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盲目选择声音、图像、视频,过分注重画面绚丽壮观,不惜花时间、花精力对课件进行包装,追求“新、奇、特”,无可否认,这只能达到一种事倍功半的效果。过分地追求多媒体表面的表现形式,这无疑是分散了教师对教材本身的剖析,更别说如何让学生分清重点和难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 詹金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已经对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通过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展示课堂教学内容,不但能够使教学直观形象化,课堂教学容量最大化,并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的这些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所以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推广与普及。但随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已经过多地依赖多媒体,甚至离开多媒体便无法进行英语教学,俨然把自己变成多媒体的操作员而不是教学中的引导者、领路人,使英语教学进入一个误区。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之中,已经成为教学活动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挑战。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
一、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避免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以大纲、教材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等实际以及教师本人的经验在授课前设计而成的,具有有一定的主观性、程序性、预设性,授课时唯有按部就班,多媒体才能大显身手。然而,学生是具有多元思维的个体,是有思想的主体,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成效。而此阶段,中学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多媒体可以将知识内容、图像、声音等方面的内容集于一体,以一种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但如果过度使用了多媒体,无疑之中就会使学生过度地依赖图像,而懒于思考。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介入学习的全过程,独立思考,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积极思维。
二、 从实际出发,避免课堂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华而不实
多媒体课件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以及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它仅仅只是一种媒体桥梁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并非是课件越漂亮越好,场面越壮观越好,关键是从实际的教学需要出发。如果过分注重多媒体课件表面的华丽,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盲目选择声音、图像、视频,过分注重画面绚丽壮观,不惜花时间、花精力对课件进行包装,追求“新、奇、特”,无可否认,这只能达到一种事倍功半的效果。过分地追求多媒体表面的表现形式,这无疑是分散了教师对教材本身的剖析,更别说如何让学生分清重点和难点。整个课堂在声音、图像的充斥下热闹非凡,而学生却把注意力放在了画面的浏览上,把课堂要掌握的重点却抛之脑后,这种方式如何能保证教学效果呢?因此,多媒体课件要务实,让实用性课件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主流,不要为了使用课件而盲目追求表面的美观,只要能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以最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抽象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内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够了。
三、 紧扣教学重点,避免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泛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能够把语言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够持续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是多媒体课件的极大优势,正是因为这种优势,已经使当代的某些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泛滥,某些老师甚至离开多媒体就无法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老师慢慢地认为多媒体是全能的,使多媒体的使用贯穿于整节课之中,从课题到知识点展示到作业练习一切都用多媒体频繁展示,电脑俨然成了主体,所有的教学内容在眼中泛泛过一遍,到最后学生不知何谓重点难点,而传统的展示黑板却是一点痕迹也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并不是越多就越好的,应该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有目的、有根据地选择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可有的老师误以为这是一种“全能媒体”,整节课不论是课题、情境图、还是练习题,一切由电脑完成。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要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处处滥用。
四、 注意教学节奏,避免因为多媒体的使用影响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育社会学家托尔斯顿·胡森曾告诫人们:“不要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教学工厂,机器也不能代替教师。”教育过程的“核心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无法也不可能用教育技术来代替的。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仍处于主体地位。而自从把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扮演着操作者的角色,学生扮演着多媒体观看者的角色。教师不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电脑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出现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师生之间失去了交流。用课件只能演示几幅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师生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在成功的教学中,许多思维的火花还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正在逐步深入,要使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避免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还需要教师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扬长避短,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