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学习兴趣。要通过优化计算教学,科学合理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数学计算与应用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提升;策略
  一、注重算理优化计算教学
  1.避免机械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注重学生能动性和主动意识的激发和培养,通过调动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促进学生感官、思维等综合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理解算理,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2.强化首次感知,让学生掌握算法和算理。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尤其是教授新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备课以及教学的过程必须准确且利于学生的理解。在学生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探究算理的产生和过程,这样才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讨论、比较,选择出教师易教、学生易学且对后续知识的掌握有价值的方法,使学生在了解算法多样性的同时,理解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优化意识。
  3.重视错例分析,预防思维定势。在计算教学和作业练习中,教师一方面必须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探究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防止尚未出错的学生走进类似的误区;还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及作业情况设计针对性练习测试,帮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另一方面,老师和学生都要准备一本错题本,学生收集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老师则收集学生作业中典型的倾向性的错题,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积累经验,在教师之间分享交流,达到了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二、科学合理训练,加强基本口算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和常见。提高口算能力有利于提高笔算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能够切实帮助学生打牢数学计算的基础。
  在小学的口算教学中,“四张九九表”(即两个一位数相加与其相对应的减法、表内乘法与其相对应的除法是四则运算中的基本口算)是一项基础性内容,也是一切数学计算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背诵、运用这“四表”。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之形成口算技能和素养,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科学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每节课前2~3分钟安排即兴口算训练,把口算训练融入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去。同时,也可以在作业、测试及游戏中适当加入口算训练的内容,帮助学生加强口算训练。此外,对一些技巧性口算等也应经常穿插训练,抓住难点反复练习,采取灵活多变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和热情,形成学生良好的口算素养和技巧。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数学计算的能力。
  1.认真审题。很多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审题不清。为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画:在试题上标出运算顺序;三想:思考哪处可运用口算、笔算以及能否进行简便计算等。
  2.认真演练。在计算练习中,要注意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素质。遇到数字大、步骤多,计算复杂的试题时,做到不急不燥,细心计算。即使是相对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认真慎重,切忌草率。同时,要注意口算、笔算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做题时,必须做到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此外还要引导养成学生打草稿的习惯,从而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3.细心检验。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是难以避免的,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培养规范、细心的习惯,不要害怕繁琐,对习题的计算过程、结果进行检验,并使之成为学生计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保障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应大胆创新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既扎实有效,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满令怡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基础能力之一。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一部分学生的计算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原因很多。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学生找出原因和帮学生形成计算规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力;运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始终站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前列,担负着促进全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神圣而艰巨的任务。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失败,都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方法  班级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细胞,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岗位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担负着促进全班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
中国画构图在古代又称为“经营位置”“章法”“布局”等。构图过程又是一个绘画的诸技法因素构成的过程.因为艺术家只能通过构图才能把自己的创作意图通过一定的技法展现出来
[摘 要] 反思是一种可贵的思维方式,面对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的反思步骤与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体育教师就走向成熟的必备素质。  [关键词]反思;体育教师;成熟;必备素质    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反思的目的是消除困惑、解决问题、促进实践、增强合理性。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反思,这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必备素质。教师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中解决怀疑、消除困惑呢?笔者通过思考与实践发现,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论述了市政雨水管网的分形特性,即管网的部分管段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整个管网的信息,与整个管网存在统计自相似性;进而将分形理论引入到雨水管网的研究中,对其分形特性进行了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切实地开展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活动一、动手操作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1.让学生主动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不易理解,使得小学生缺乏积极性。而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教学中,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