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nd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的政治教育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初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关注社会热点,迎合时事热点出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试卷的命题趋势。
  一、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意义
  1. 弥补教材的滞后,激发学生兴趣。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大多是几年前出版,一版使用多年,因此,教材与社会发展稍有脱节,导致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降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融入时事热点,可以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之处,拓展学生的视野接触面,同时又能避免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思想品德课程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也应重视实践。在课堂中引进时事热点的宣讲,引导学生分析时事热点所反映出的思想道德观点和理论,以及折射出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关注社会,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二、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策略
  1. 教學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政治教学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但严肃的真正意义应该是教师和学生面对国家、领土等有关国家尊严的话题时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通过对课本内容的笼统讲解形成压抑紧张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表述自己对政治时事的观点看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可以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切身体会当前的政治形势。教学源于生活,将政治课堂的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容易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兴趣以及情感共鸣,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加深了学生对政治格局的感悟。
  2.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走进学生的生活。初中阶段的学生是情感态度完全独立于其他人的个体,往往会具有过于强烈的自尊心。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秉承师生完全平等的教育原则,保证对学生独立人格的绝对尊重。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多地了解各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做到真正融入到学生群体中,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3. 从实践出发,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初中学生由于已近成年,已经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只要稍加引导,便能让其走向正确的趋势。教师除了落实学生日常的理论知识,还应该适当地布置实践作业。如搜集政治类时事新闻资料,制作调查问卷,让学生结合多方面观点见解,实时性参与其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
  4. 结合身边事物,便于学生接受。政治教学不一定局限于国家大事和世界风云变幻,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道德、经济、政治也同样值得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身边的事物会让他们更感兴趣。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及兴趣点出发,展开相关的政治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感悟。
  核心素养教学观念的普及,社会更多地将关注点侧重在人才的品德素质,这无疑为校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新课改要求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水平以及对事物的良好认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时事新闻的举措,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体现,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牢牢秉承教学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观念,努力创造更好、更卓越的教育新格局。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在许多小朋友在家里都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在家里大人们都只围绕自己转,从熟悉的家庭环境到陌生的幼儿园环境,肯定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也是小朋友们最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小朋友们不仅能锻炼身体,发挥心智,还能促进小朋友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何乐而不为?  【关键词】 幼儿;游戏;丰富多彩;团结协作  “游戲”这词有什么意义?许多人解释为“玩”,又有人问
陕北革命根据地在苏维埃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中,依靠贫雇农、中农基本群众,贯彻革命的阶级路线,坚决开展反富农斗争,根据自身地域特点,灵活确定革命政策,成功地为党中央建设和保全了
【摘 要】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只依靠记忆、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直接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和方式。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是训练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是培养数感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口算;群体多样化;个体优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是核心素养之一、组成部分。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只依靠记忆、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直接得出结果的
解决当前突出的社会政治问题需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具有政治理性的青年学生。培育大学生的政治理性具有塑造大学生平民化政治人格、培育大学生理
【摘 要】 当前,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仍统治着农村地区的高中地理教学,学生素质及学习能力与新课标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运用《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课堂转型条件下培養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是广大一线地理教师亟待探讨的课题。文章针对这些现状,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意义、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 键 词】 学习能力;高中地理课堂转型内涵;地理素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