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浦东大罢工

来源 :上海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ha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年7月对上海这座城市来说,注定是一个载入历史史册的年月。这一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另一事件,当时轰动整个上海: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上海英美烟厂工人大罢工。
  1
  阿强这天下班走得有点急。英美烟厂工人下班,都得在厂门口搜身检查。阿强因为老娘生病,显得特别着急。正好这天外国监工亨白尔克站在大门口,一见阿强不安的神情,怀疑他身上藏了什么,径直走到他跟前要他脱了外衣外套。平时检查只是“拿摩温”(工头)上下搜了搜就可,没有要脱衣服的。上个礼拜,这个亨白尔克莫名其妙克扣了阿强工资,说他给锡包车间送货晚了两分钟,今天又无端怀疑他做贼。阿强倔脾气上来了,说凭什么让他脱了外衣外套,如果搜不出东西怎么办?还没等阿强说完,亨白尔克就抬起穿着皮靴的脚狠狠向阿强踹去,举起手中的鞭子,叽里哇拉边抽边骂。阿强开始还分辩几句,后来惭惭没了声音。一旁的工友张涛大叫“打死人了”,亨白尔克才骂骂咧咧走了。
  阿强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被抬到家里一直昏睡不醒。病中的老娘一急一惊,两眼一翻,一命呜呼。张涛和几个工友觉着亨白尔克欺人太甚。厂里资方这样对待工人已经习以为常了,好多工人心里有气就是不敢发。张涛和几个工友一商量,去找资方讲理。副大班麦哈板起脸问:“你们要干什么?”
  张涛他们说:“阿强无故被亨白尔克打伤,我们要求资方撤换亨白尔克监工一职,并赔偿阿强医药费。”
  麦哈一拍桌子喝道:“这不可能。我们决不赔偿,也不会撤了监工。我劝你们少管闲事,不然我收你们骨头。”
  眼看着阿强无故被打,躺在床上无钱医治,生死难料。烟厂外国人又如此不讲理,张涛和几个有正义感的工友一合计,愤而罢工。
  工人们停了机器,聚集在办公楼前,资方若是不答应他们条件就不上班。这回麦哈不露面了,亨白尔克带着几个“拿摩温”出来,他挥舞着皮鞭,凶狠地骂道:“赶快回去上班,不然我就用我的皮鞭讲话。”
  几个工人气不过,挺身上前,亨白尔克的皮鞭就下来了。张涛冲上前,夺过亨白尔克皮鞭。亨白尔克气急败坏逃进楼里。几个“拿摩温”守在门口,不许工人进楼。整整一天,厂方没人答理他们,快到傍晚的时候来了一队警察,为首的是个矮胖子,问张涛是谁?
  张涛走上一步说他就是。矮胖子上下打量着张涛,然后开了口,“鄙人姓丁,是三区警察署署长,专管你们这里的治安。有人向我们报案,说你们不好好上班,在这里聚众闹事,有个叫张涛的,还用皮鞭打伤了人。”
  “胡说。完全是颠倒黑白,是他们先打人。”张涛气愤之极。
  矮胖警察手一挥:“有话去警察署说吧。来人,把张涛铐起来押走。”
  众人怒了。矮胖警察拔出手枪,威胁:“干吗干吗,你们要造反是不是?我把你们统统抓起来信不信。”
  大家涌了过来,团团围住警察不让他们走。张涛极力阻止了大伙,他知道事情闹大吃亏的还是工人。他让自己冷静下来 对矮胖警察说,“警察先生,你说我用皮鞭伤人,你们抓我总得要有证据和证人什么的……”
  “我就是证人,证据就是这皮鞭。”亨白尔克举着手里皮鞭和麦哈一起走出大楼。矮胖警察急忙迎了上去,讨好地向洋人鞠躬:“大班先生,你一个电话我就马上赶过来了。你还有什么吩咐?”
  “废话少说,赶紧把姓张的铐走。”麦哈指向张涛,几个警察冲上前,不由分说把张涛铐走了。
  麦哈得意地对着大家:“明天统统给我上班,不然他就是你们的下场。”
  2
  上海英美烟厂分为一厂、二厂,一厂称为老厂,二厂为新厂。张涛和阿强所在的是老厂。新厂的工人听说老厂的工人罢工,资方勾结警察,张涛被警署无理关押。这世道难道真没有道理可讲了?听到这个消息,整个新厂沸腾了,新厂全体工人一起参加了罢工。上海英美烟厂罢工人数达到了8000人。
  时值1921年7月,这次浦东大罢工惊动了上海滩,也惊动了正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党领导。
  黄浦江面浊浪滔天,波浪汹涌。一艘小舢板随着浪涛起伏,颠簸不停。船上坐著一个壮年汉子,一身短衣短裤,方正的脸上两眼炯炯有神视向前方。江中一艘外国大货船急驶而过,带起阵阵波涛,小舢板左右摇晃厉害,船家吓得大声叫着抓紧了。壮年汉子气愤的指责外国大货船开得这么快,要是让小舢板翻船了那不是害人吗?船家一声叹息,这些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惯了,根本不把中国人当人。前几天一艘舢板让外国邮轮弄翻了,还死了人。官司告到官府,官府还说船家不是,外国邮轮没事,小舢板给没收了。真是气死人了。船家说现在上海传着一句口头禅,百姓怕当官,当官怕洋人。洋人无理变有理,百姓有理成没理。
  这叫什么事啊?壮年汉子紧紧握住拳。他就是中国共产党派往浦东领导上海英美烟厂罢工的李启汉。李启汉早年参加湖南学生爱国运动,1919年在长沙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中,他作为学生代表,在毛泽东的率领下赴北京请愿。1920年到达上海后,在安远路锦绣里办起了工人半日学校,通过讲课等方式宣传马列主义,后又在沪西成立了纺织工会。
  离陆家嘴江边上海英美烟厂不远处有个吴家厅庙,庙不大,几间连在一起的平房,里面供奉着刘公,香火一直很旺。英美烟厂工人罢工指挥所就设在此地。对李启汉的到来,大家很是欢迎。没有罢工经验的工人和资方己经僵持了三天,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人来帮他们,当作救星一般。李启汉首先了解大家对这次罢工的要求是什么?还有罢工期间工人的生活状况以及罢工代表的情况。大家七嘴八舌说开了,说资方太不把工人当人,加班加点不加工资,要打就打要骂就骂,我们这样辛辛苦苦干,最后连个肚子都吃不饱……
  李启汉听后说:“大家想过没有,你们这样辛苦工作最后连肚子都填不饱,为什么?你们为厂里创造了财富,那这钱到哪里去了?这些不劳而获的资本家剥削了你们血汗,欠了你们无数的债。”
  经李启汉这么一说,大家想想是这个理啊,忙又围着李启汉,那应当如何做是好。   “最好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像俄国工人那样起来革命,没收地主、资产阶级的财产。”有人给李启汉递过一碗水,工人们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言论,眼睛闪着光亮,心里亮堂了许多。有人问那现在的罢工该怎么办?李启汉清了清嗓子继续说:“眼前,我们工人不分帮派,不分地区,不分车间,不分男女,大家团结起来,叫英美烟厂的资本家给我们增加工资,不许再欺负我们。我们团结的人越多,就越有力量,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
  工人们一阵欢呼,紧紧围住李启汉。李启汉首先成立了罢工领导小组,工人们推选出了一厂和二厂的刘凤臣、刘荣才等十几个为代表,又在吴家厅刘公庙租了间房,作为工人代表的办公处。李启汉又与工人代表一起,制定了罢工宣言和传单。在广泛听取大家意见后,起草了与英美烟厂谈判交涉的八项条件,送到了上海英美烟厂。
  3
  谈判条件送出以后,如泥牛落海,厂方理也不理。罢工已经一个星期了,工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这天,李启汉刚到刘公庙就听得里面争吵声,一个工人大着嗓门说:“我们要把罢工坚持到底,厂方不答应条件就不复工。我们不能认输,不然以后他们还会欺负我们。”这时有个苍老的声音响起:“这不是认不认输的事情。这罢工停工一天,一天的工钱就没有了。没有工钱那一家老小要吃要喝怎么办?不瞒大家,我家已经无钱买米买煤了。”“可是,我们不能向厂方屈服啊。”“谁想屈服了?我知道罢工都是为了我们工人自己,可是没吃没喝如何是好?”
  屋里好一会沉默。
  李启汉推门而进,说:“大家说的情况都很现实。我们当初罢工为了什么大伙也清楚。这笔账我们是不是应该这样算,我们罢工一天,每人只损失两三角工钱,资本家却要损失好几万,他们是拼不过我们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有人喊道:“听李先生的。”
  “当然,大家说的困难也是存在的,大家一起想办法渡过眼前难关。”李启汉话音未落,大嗓门工人对刚才说话的老工人说:“我家还有米,等会给你送去。”老工人连连道谢,紧接着说:“我有个亲戚在码头做临时装卸工,他们那里急需短工,工钱有一天算一天。这也能解了我们眼前之急吧。”
  大家热议起来。工人代表刘凤臣说,他也和浦西烟厂联系过了,他们可以用临时工的方法,让一些罢工工人去他们那里上班。看到解决了吃饭问题,大家都高高兴兴的走了。
  李启汉叫住了刘凤臣,说:“刘师傅,你想过没有,工人的基本生活不解决,这个罢工随时会失败。”
  刘凤臣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有些茫然:“是啊,我们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我向上面作了汇报,我们急需一笔募捐来维持工人基本生活。上海各界对英美烟厂罢工都很支持,听说我们发起募捐,都积极响应。”李启汉把募捐宣传单拿了出来。刘凤臣点头叫好:“太好了,雪中送炭啊。”
  “后天你派几个人跟我一起去取第一批捐款。”
  这天大雾锁江,直到快中午的时候黄浦江才通了轮渡。
  李启汉和刘凤臣带着几个人,拿着募捐的钱从浦西回到浦东。一下轮渡,李启汉和刘凤臣发现有不对劲,矮胖警察带着几个人正在盘查。李启汉问刘凤臣平时渡口有警察检查吗?刘凤臣每天坐渡船从浦西过来上班,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检查。他摇了摇头。李启汉感觉有些不妙,资本家勾结警察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他们知道社会上在为烟厂工人募捐,他们要阻止这笔钱到工人手里,工人只有生活困难,没有办法了才会去烟厂上班。李启汉想了想对刘凤臣说,把钱分开分头走,我们刘公庙碰头。李启汉走到矮胖警察跟前,递上一支烟,招呼道:“丁署长,今日查什么啊?”
  矮胖警察上下打量着李启汉,没好气地,“你谁啊,我们认识吗?”
  “哈哈。”李启汉大笑,用手指了指上面,“老丁头真是多忘事,上次在局长家里……”李启汉对这个丁署长作过调查,他原来是给警察局长开车的,最近才提了上来。
  “你说的是李局长,在那里我们见过面……”矮胖警察打了个激灵,呵呵,“有点印象了。”
  李启汉凑近矮胖警察,往他手里塞上一张银票,悄声说:“辛苦 你们了。这是和什么人过不去?”
  “还不是为了烟厂罢工的事,上面……嘻嘻,李局长不想得罪英国佬和美国佬。听说罢工工人得到一笔募捐,这笔钱可不能到他们手里。否则骨头就硬了,肚皮不饿了,和外国人吵起来更有劲了。所以要查到这笔钱。”矮胖警察是个话痨,说起来没完。
  李启汉故作神秘:“哟,这样丁署长就发大财了。“
  矮胖警察呵呵一笑,转而一想嚷了起来:“我发什么财?这钱又不到我腰包里。”
  “所以啊,丁署长别太辛苦了。”己经走远了的李启汉,抬起手挥了挥。
  当天这笔钱发给罢工工人,解决了大家燃眉之急。
  4
  罢工进行到第十天,双方还在对峙中,谁也不愿让步。
  英美烟厂大班毛利斯真是伤透了脑筋。虽然表面上强硬地不答理罢工八项条件,可是,车间停机却是个大问题。机器是资本家的生命线,机器不转就没产品,没有产品就没钱进账,这才是要命的。藍眼珠子骨碌碌一转,一个盘算了许久的计谋袭上心来。他叫来了麦哈和亨白尔克,一阵耳语。
  鸿运酒搂是当时陆家嘴最大的酒店。王凤山是青帮的小头目,也是烟厂的一个“拿摩温”,他让人把刘凤臣和汪有才几人请到了鸿运楼,说是有关罢工的事情和他们商量。刘凤臣和几个工人代表合计一下还是来了,他们要看看王凤山想干什么。王凤山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平时凶狠的麻子脸,此时堆满笑容,把刘凤臣和汪有才迎进包间。
  “你这是做什么?有事说事,没事我们就走路。”刘凤臣正色,站在门口不动。王风山嘿嘿一笑:“刘师傅,我们都在一个厂里做事,低头不见抬头见。交个朋友,兄弟我今天请你喝酒。”
  王凤山半推半拉硬是把刘凤臣和汪有才按在了椅子上,拿起酒壶欲斟酒。刘凤臣遮住酒杯,“王麻子,今天怕不只是你请我们喝酒这么简单吧,有什么话直说。”   “刘师傅真是个痛快人,那我也就直话直说了。毛利斯的麦哈让我单独请你们,他让我给传话,只要你俩肯答应让工人复工,你俩有任何要求,他都答应你们。”王凤山露出金牙讨好地笑着,刘凤臣厌恶地转过头去,说:“我们的要求都在送交厂方的八项条件中写明白了……”
  “不不,我说的是你们个人自己的要求。”
  “我们个人没有要求。”刘凤臣边说边和汪有才站起,王凤山急忙拦住:“好歹给我个面子吧。”
  刘凤臣站定,说:“王麻子,如果你找我们是为了说这事,你还不够格。让你的主子出面,亲自和我们工人代表谈判。”
  “这么说你是不给我面子,是要和我作对吗?和我们青帮作对吗?”王凤山恼羞成怒,一拍桌子,“知道和青帮作对的下场吗?轻则砍了手指,重则扔黄浦江喂鱼。刘师傅,你真的一点都不怕吗?”
  刘凤臣已经走到门口,几个穿着香云衫的粗壮汉子挡住了去路。刘凤臣回头,冷笑,“王麻子,你是要和8000多烟厂工人作对吗?今天只要我走不出这扇门,我的工人兄弟就会灭了你家的门。”
  王凤山一愣,泄气地挥下手,只得让刘凤臣和汪有才离去。
  麦哈慢慢推开里间的门,走了出来。王凤山急迎上,对着他点头哈腰,连连认错,说自己没把事情办好。麦哈阴沉地一笑,拍了拍王凤山肩膀,说:“马上就有好戏看了。”
  接连几天,有几个工人来李启汉这里反映,说刘凤臣去了鸿运酒楼,还收了厂方赏给他的银票。李启汉问:“他们听谁说的?”
  那几个人说:“王凤山的好几个把兄弟当时都在场,还亲眼看见王凤山给了他银票。”
  “大家想一想或者说一说,他们给刘凤臣银票为了什么?”李启汉说,“他们就是要他出卖工友,带着大家去复工。现在刘凤臣并没有领着大家去复工,说明他心底坦荡,没做过亏心事。”
  “可外面都在传啊,他要是真没拿,跳进黄浦江也洗不清了。”几个工人分不清真假,一时无措。
  李启汉语重心长说:“所以我们自己要相信我们的兄弟。他们为什么要散布这些谣言,那是别有用心的人在离间我们工人。工人内部发生了内讧,得利的是他们。我们不信谣传,团结一致,才能取得罢工胜利。”
  5
  汪有才一家大小十来口人,他和老婆都是烟厂工人。烟厂罢工,没了收入。夫妻两人摆了一个卖菜的摊位,勉强糊口。这天一早出摊,生意还没做,就来了几个手臂上文着龙的图样的人,二话不说就对着汪有才动手,汪有才被打倒在地,这些人就开始砸摊。汪有才老婆护着菜篮,他们连着他老婆一起打,汪有才老婆哭唤着青天白日之下,还有没有王法。汪有才知道这是王凤山派来的青帮的人,他们要干什么他也清楚。汪有才愤怒骂道:“这日子还让不让人活了。你们这是把人往死里逼啊!”
  “对,我就是把你们往死里逼。”王凤山牵着一条恶犬,带着十几个青帮的打手摇摇摆摆走过来,蛮横地大拇指一竖,“要想活着也行,乖乖跟我回厂开机器。”
  软的不行来硬的,汪有才狠狠擦去嘴角血丝,坚定地说:“休想!”
  “来啊,把他给我绑到车间去。”王凤山一抬手,几个打手冲上前来,不由分说抓起汪有才。
  街上的人沸腾起来,堵住王凤山他们去路。王凤山大叫:“想造反是不是?凡是烟厂的工人统统给我抓起来,押到车间去。”
  打手涌来,恶狗乱吠。汪有才和十几个工人给王凤山押入烟厂车间。王凤山要汪有才他们马上开机器,汪有才不从,王凤山的皮鞭劈头打来:“我丑话说在前,今天谁不听话,我就弄死谁。“
  工人们齐声喊道:“打死也不开机器。”
  “那我就成全你们。”王凤山和打手们的皮鞭像雨点一样向工人们打来。
  这时外面一片喧哗,大批工人闻讯冲了进来。王凤山放出狗去咬工人,工人们打狗,王凤山的人与工人发生了冲突,双方都受伤流血了……没一会工夫,警笛大响,矮胖警察他们赶到,一声令下,双方全部给抓走了。
  这事明眼人一眼就看明白,王凤山受洋大班指使挑事在先,汪有才这边工人明显是被打受冤。可在那个年月,没有是非黑白。当晚王凤山就给放出来了,还大摇大摆在街上放出话来:“谁要是不服,再干一架也不怕。老子背后有洋人,不想活的只管来。”
  汪有才在警察署被打得不成人形,警察说他带头打伤了这么多人,事态严重,要将他押送淞沪警察厅问罪。工人们愤怒了,世道不公。李启汉急忙和刘凤臣他们立即在吴家厅刘公庙召开紧急会议。8月5月这一天,几千个英美烟厂的工人上街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上海各界也纷纷谴责无耻行为。
  毛利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子,他把王凤山叫来一顿训斥。王凤山拍着胸脯说,一定会将事情办好,让工人们马上复工。毛利斯瞧着王凤山问他有什么鬼主意?王凤山对着毛利斯耳语,毛利斯嘿嘿一笑,“下三烂”的货色要做的也就是“下三烂”的事,可是,现在他管不了这么多,只要达到目的,不择任何手段。他拍了拍王凤山肩膀,说只要他办好事,他不会亏待他。
  入夜,烟厂工人居住地烂泥渡路发生了火灾。还好,只烧着几戶人家,给人发现的早,火给灭了。
  第二天天刚亮,王凤山和几个工头出现在弄堂口,招呼大家:“大班听说你们遭遇火灾,非常着急也非常关心,特意让我给大家送来了救济款,每家一个大洋,只要过来画押答应去厂里开机器,这大洋就是你的了。”
  有人认出这帮人中有昨晚放火的人,大家拿起家伙揍向他们。王凤山一伙抱头鼠窜而逃。
  6
  毛利斯桌上的电报和来电都是同一个内容,外埠烟商纷纷向他们催货。毛利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是一个劲要他的麦哈和亨白尔克想办法。
  刘凤臣得到消息,毛利斯从浦西烟厂雇佣了几十个人,想进厂里开工。罢工工人阻挡在厂门口。刘凤臣和他们讲起了道理:“资本家欺负我们,我们要的只是公平待遇。大伙都是工人兄弟,理应站在一起,工人帮工人,而不该站在资本家那边,对付自家兄弟。”   浦西烟厂的人一听是这个理,扭头就往回走。
  毛利斯又一招失败了。罢工进行到了第十六天,毛利斯已经无计可施。眼看离合同上交货期没几天了,再不开工,烟厂要赔大钱了。毛利斯只得亲自出面,答应和工人代表谈判。
  工人们吃过资本家太多的亏,刘凤臣不知毛利斯是真想谈判了,还是他设的又一个陷阱,他问李启汉该不该去。
  “当然应该去,洋大班使尽了各种诡计,没想到都失败了。毛利斯着急了,只得亲自出马找我们谈判。应该说,我们这次罢工快接近胜利了。”听李启汉这么说,刘凤臣很高兴:“真的?”
  李启汉思索着说:“你们去是应当去的,不过还得防着毛利斯,这人非常狡猾,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翌日,烟厂派出汽车到黄浦滩码头迎接刘凤臣等工人代表。毛利斯一见大伙,满脸堆笑,拉住一个工人代表的手说:“哎呀,我听说你家屋子一直漏水,明天我就派人去修一修。”工人代表拒绝,他又走到刘凤臣跟前:“刘师傅,听说你母亲的病一直不好,来我们医院好好治治,经费厂里全部负担。还有啊,大家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对我说,我一定让大家满意。”
  “大班先生,我们今天是代表全厂8000多名工人来和你们谈判的,不是来和你诉说我们自己的生活困难。”刘凤臣挺直腰板说。
  毛利斯呵呵一笑:“我明白,我只不过是关心一下大家嘛。”
  双方坐下,就罢工代表提出的八项条件进行谈判。几个回合下来,毛利斯答应了七项条件,包括撤换虐待工人的洋监工,增加工人工资和补发星期六加班工钱,释放被押工人和事后不对罢工工人代表打击报复,等等。可是,对其中的第一条罢工期间的工资一律照发……毛利斯双眼紧盯着这一条,只是摇着头,说:“这第一条,我们不答应。厂里己经造成了这么多损失,哪还能再发工资。”
  “我们为什么会发起罢工,大班先生也应该明白。我们中国人做事,讲究个黑白对错,既然答应了七项条件,对错已有定论。那为何不能承担工人在罢工中的损失?他们是靠着这点工资生活生存的。”刘凤臣说得有理有节。
  毛利斯耍起了无赖:“我不管这么多,第一条不答应就是不答应。”
  谈判陷入僵局,第一次谈判破裂。
  回到刘公庙,刘凤臣把情况向李启汉作了汇报。李启汉说:“毛利斯能够答应八项中的七项条件,说明我们的罢工已经取得了初步胜利。可是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应该好好想一想。”
  “我們就是不知如何是好,才来请教你的。”刘凤臣和几个工人代表异口同声说。
  李启汉点头:“好,那我说说我的想法。毛利斯不答应第一条,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用个变通的条件再和他谈。罢工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工人群众的生活十分困难,如何引导工人掌握斗争的火候,在罢工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的前提下,可以作些必要的让步。”
  经过大家反复磋商,最后把第一条改为“罢工期内赔偿损失1800元”。
  大班毛利斯最后接受了这个条件。这样,历时三星期的上海英美烟厂大罢工,胜利告终。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领导的浦东大罢工的胜利。
  1921年8月10日下午,上海英美烟厂在锣鼓鞭炮声中,全体工人像过节一般兴高采烈进厂复工。同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烟厂工会正式成立。
  尾声
  黄浦江边,刘凤臣送别李启汉。刘凤臣握着李启汉的手,问何时还能相见?江上乌云翻滚,一场暴风雨将临。李启汉回答,等到风雨之后,我们总有相见那一日。可是,李启汉——这位我党杰出的工运领导者,一去再也没有踏上浦东的土地。
  1925年,20多万工人参加的省港大罢工爆发,李启汉被推选为干事局局长。1927年李启汉在广州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29岁。
其他文献
大伟今天要应聘。此次应聘,大伟成竹在胸:最近几个月,一场场励志达人的激情讲座,一次次人生导师的洗脑培训,一篇篇心灵鸡汤的浸泡熏染,我不成功谁成功!  “自信!细节!加油!耶——”面对高楼大厦,大伟“V”字手势一举,振臂一高呼!吓得旁边老头儿一哆嗦,虽然手抖腿晃、颤颤巍巍,但细瞧老头儿鹤发童颜、气宇轩昂。“是不是老董事长,是不是考验这就开始了,那么多大师的辅导岂是白学的!”大伟多机灵,挽起老人胳膊说
【摘要】经过十几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却仍然不令人满意,“聋哑式英语”现象非常普遍。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和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英语口语;学习现状;提升策略  【作者简介】秦雅兰(1983-),女, 陕西汉中人,西安航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和教学;李沛东(2000-),男,陕西汉中人,西安航空学院,学生。  【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高度重视英语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开展教学调整和创新。本文以提高高职教育英语教学质效为目标,对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进行研究,不仅分析了对分课堂的概念和应用价值,还论述了对分课堂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职英语;英语教学;课堂效率  【作者简介】张洁,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
【Abstract】The novel Xiao Bao Zhuang, written by Wang Anyi, mainly narrates the story of the Bao Family living in the Bao Mountai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personality and destiny of the characters and
阿拉20岁去日本“求学”,到37岁回到上海后就守在家里炒炒股票、做做期货,没上过一天班。拿现在的话来说,阿拉基本上就是一个宅男。  要说阿拉的“宅”还蛮彻底的,他连日常洗漱用品都是在网上买的。如果不是养了一条狗,一天两次必须下楼去遛它,阿拉连房门也不大情愿踏出一步。阿拉住的商品房不错,位于上海的内环和中环之间一个叫芙蓉苑的小区。一个人、一条狗住一套三室二厅的大房子,阿拉的日子过得蛮舒服。    和
1.“命里相克”的冤家  大一开学的第一堂课上,仇青雨坐在靠窗边的座位上,望着玻璃窗上的一层雾气发呆,心中不禁念道:“爸,我还是选择留在了这里。”  沂新学院是本地的一所二本大学。以仇青雨的成绩,她完全有更好的选择。当初父母也是一心想让女儿考到北京的大学,让她在最好的年华里见识外面的世界,她也想走出沂新这座小城市。  但人生总有许多磕绊。  2018年的夏,仇青雨的父亲作为片区警察,在一次出警时因
黎美美忙完家务,觉得有些倦意,便半倚在沙发上,想打会瞌睡休息下。可搁在面前茶几上的手机里,不停地传出滴滴嘟嘟的消息提示音,在她听来,心烦着呢。噪音扰民啊。  那噪音来自那个中学同学群。  那个同学群是在去年底,为参加第一次中学同学会才申请加入的。  黎美美厌恶地一把抓起手机,将同学群设置成消息免打扰模式,那不间断的滴滴声,才勉强安静了下来,耳不听心不烦嘛。黎美美这才得以静心闭目养起神来。  休息了
鲁北有个黄龙村,村里有对夫妻,男的叫黄中信,女的叫侯常叶,他们有个独生宝贝女儿叫小朵。最近,小朵在厂里谈了个男朋友叫大同。  大同这小伙子帅气正派,小朵漂亮泼辣,两个人爱得死去活来。但黄中信两口子嫌大同家条件一般,担心以后女儿嫁过去吃苦受累,始终没松口这事,又苦于小朵从小任性惯了,曾发过“非大同不嫁”的毒誓,在这件事上,黄中信和侯常叶有些左右为难。  这天是中秋节,下午小朵打来电话,说晚上带大同过
任在文是一名业余作家,写了近十年的小说,最近自费出了一本作品选集,也算是对自己多年的文学爱好做一个总结。  书如期出来了,任在文心里满是喜悦。可是,兴奋的劲头才维持了不到三天,他又犯起愁来,这么多书,他得想办法销售出去,这可是花钱印出来的啊。  任在文多方联系,可是并没有卖出去几本。有个搞策划的好朋友给他出主意,干脆搞一次签名售书活动。任在文充满疑虑地问道:“我没有什么名气,搞签名售书恐怕没有什么
【摘要】近年来,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明显增加,教师对全体学生学习效果的终端检测和及时反馈反而淡化,因此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度、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往往不得而知。然而,无论什么形式的教和学,衡量教学有效度的标准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研究了教学目标的设立与达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课堂终端检测的开展对教学有效度有一定的影响,并借助于片教研课、校内教研课的观察、研讨和反思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