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一场签售会

来源 :上海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在文是一名业余作家,写了近十年的小说,最近自费出了一本作品选集,也算是对自己多年的文学爱好做一个总结。
  书如期出来了,任在文心里满是喜悦。可是,兴奋的劲头才维持了不到三天,他又犯起愁来,这么多书,他得想办法销售出去,这可是花钱印出来的啊。
  任在文多方联系,可是并没有卖出去几本。有个搞策划的好朋友给他出主意,干脆搞一次签名售书活动。任在文充满疑虑地问道:“我没有什么名气,搞签名售书恐怕没有什么效果吧?”朋友说:“我们可以搞一个与众不同的活动,加入时尚元素。”任在文想了想,认为这个办法可行。
  后来两人商定,活动一定搞,至于加入什么时尚元素,各自再动动脑子。
  任在文想搞签名售书活动的消息,不胫而走。这天晚上,堂侄任正才拎着水果来了,吞吞吐吐地表示,他可以为叔叔的签名售书活动出一把力。这个堂侄,任在文一直不待见。他从不好好读书,滑板流行时,他逃课学滑板;街舞流行时,他和一伙人在街头尬舞,不务正业。任在文没好气地说:“就你那些扶不上墙的东西,别给我添乱。”
  任正才不管任在文轻视的脸色,说道:“叔叔,我现在会嘻哈说唱,我给你编一段唱词,保证火。”
  任在文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笑完,挥挥手下了逐客令:“我这是传统文化,不可能和你们街头的东西扯在一起,那样会丢份。去去去,你还是唱给你那帮朋友听去,别给我捣乱。”任正才只得讪讪地走了。
  过了几天,到了周末,晚上,搞策划的朋友来和任在文商量签售活动的事情。两人正说着话,门铃响了,是任正才。任正才笑嘻嘻地说:“叔叔,我编好了唱词,来唱给你听听,看看行不行。”任在文恼火地说:“谁让你编词了,别瞎起哄。”朋友问明了情况,就说:“小伙子既然来了,那你就唱给我们听听吧。”
  任正才打开手机,放起音乐,边跟着节奏扭动身躯,边说唱起来。这段自编的唱词,是围绕着任在文的书编写的,先是夸赞叔叔的书写得好,然后鼓励年轻人要多读书,要买叔叔的书,唱词里加了许多流行用语。听他唱完,朋友高兴地鼓着掌说道:“太好了,就这样,签售会上用你的嘻哈表演。”
  任在文疑惑地问:“这样行吗?”
  朋友肯定地说:“当然行!现在流行嘻哈,年轻人特喜欢,唱词又是正能量的,保证能吸引到不少人。你搞签售活动,吸引的人不是越多越好吗?”朋友和任正才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就让他回家多练习。
  在朋友的策划下,任在文的签名售书活动,在新华书店门口如期举行了。签售仪式完后,就是任正才表演的时候。任正才在台上表演,任在文在台下的桌子旁坐定,桌子上摆满他的小说集,他满脸笑容信心满满地准备签售。
  任正才在台上尽情地表演着。他之所以这么尽情,就是想好好表现,珍惜这得之不易的机会。他自从喜欢上嘻哈后,一直在朋友们中间小打小闹地表演,特别渴望在正规场合上表演,来证明他的才华。也别说,任正才的表演真的很精彩,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大家边跟着起舞,边用手机拍照,有些人还比画着手势,嘴里跟着说着“哟哟”。
  人越聚越多,有的人甚至爬到任在文簽售的桌子上,把他的书踩在脚下。任在文被挤在台边,动弹不得,耳边是一浪高过一浪的喊叫声。任正才表演完,那些年轻人不肯走,高呼再来一曲,兴奋的任正才果真又即兴表演起来,完全忘了他是来帮助叔叔签售的。
  等到任正才尽兴了,拿着叔叔的书向大家推介时,大家一哄而散,现场一片狼藉。
  这次签售活动,任在文的书没有卖出去几本,任正才却意外地火了。有人把任正才表演的视频放到快手上,反响强烈,不少人模仿他独创的动作。慢慢地,任正才开始接到商演活动,到处表演,在当地小有名气。
  吃水不忘挖井人,任正才也不例外,趁着空闲的时候,买了一件好酒来感谢叔叔任在文。叔侄俩在一起闲聊,任在文酸酸地说:“这次签售会,花了我好几千元,结果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倒成就了你。”
  任正才开玩笑说:“叔叔,我还没有收出场费哩。要是收出场费,你还得多花好几千元。”
  任在文笑着说:“你还好意思说出场费,我还没有找你要培养费哩,不是那场签售会给了你机会,你能火成这样?”
  任正才呵呵笑着说:“叔叔,你也别说什么培养费。这样吧,你那签售会的钱也不让你白花,你的书,全包在我身上了,绝对帮你卖出去。”
  任正才并没有吹牛,他用叔叔任在文的书,编排了一套很酷的舞蹈动作,用在表演上。刚好地方电视台的一个时尚访谈节目邀请他去录节目,任正才就在节目上表演了这一套新动作。
  主持人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会想到用一本书做道具,来编排舞蹈?”
  任正才趁机拿起叔叔任在文的小说集,说道:“嘻哈是一种流行文化,可是无论多么酷的流行文化,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底蕴。这本小说集,我非常喜爱,我的嘻哈唱词的很多灵感,都是通过阅读这本小说集获得的,这就是我用这本书编排舞蹈动作的原因。”他接着喊了一句,“嘻哈,酷,这本小说集,更酷!”
  节目播出后,那些追捧任正才的嘻哈青少年们,纷纷来找任在文买书,一拨一拨的。很快,任在文的书就卖完了。
  有位记者,看见自己的儿子在读任在文的小说集,很是奇怪,平时怎么都不肯读课外书的孩子,怎么突然转性,肯捧着厚厚的小说集,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读呢?一问之下,才知道儿子也是嘻哈迷,看见那档节目后,和几个小伙伴买了任在文的小说集。没想到才看了一篇,就入了迷,于是细读起来。
  后来,这位记者就写了一篇有关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文章,文章中讲述了儿子爱看任在文小说集的事例,进行了思考。文章发在地方论坛网上,没想到有不少家长跟帖,也发现孩子在看任在文的小说集,而且家长们也看了,任在文的小说确实写得不错,满满的正能量。
  这样一来,任在文想不火都难,好多人找上门来买书并要求签名,任在文只得将小说集再版。
  这一天,任在文打电话给侄子任正才,满怀喜悦地告诉他,自己的书脱销了,看来偶像的力量,真的不可小视。任正才说:“叔叔,我不会瞎推介的,你那本集子,我早就细细地读过了,小说确实写得好,才向大家推介的。”任在文惊讶地问道:“你也看了小说?”任正才告诉他,他不但看了小说集,还在微博上写了读后感,引来不少粉丝的追捧。
  放下电话,任在文在任正才的博客上,看了那篇读后感,确实很有观点,他对侄子的印象一下子转变过来了,不要看他们追逐嘻哈,好像不是那么正正经经的,其实,他们是很有想法的一群年轻人。
  任在文决定,下一篇小说,就写嘻哈青少年的故事。
  (责编/邓亦敏)
其他文献
在上海市的西南部,有一个集镇——朱泾,它名列浦西著名集镇“三泾一角”(朱泾、枫泾、泗泾、朱家角)之中,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水乡古镇。早先镇上有一座横跨市河的石拱桥,此桥位于镇中心,属南北交通要冲,再加上桥顶高,登桥可俯瞰全镇镇貌,故可算是朱泾镇远近闻名的地标性建筑,“罗星桥”。  如今随着城镇的扩张、市政建设的发展,此桥早已不在,然而“罗星”两字作为一个文化印记仍流传下了来,四十年前镇上添办一所初
清朝乾隆年间,湖广举子裴峻金榜高中,被任命为北直隶沧县知县,他意气风发地赴任,准备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来。可等他到了沧县,转了半个月,那心已是冰凉冰凉,快是要死了,就像那被秋雨淋过的棉花桃,瞬间塌了秧,只剩下了沮丧和唉声叹气。  原来沧州这地方,出奇的贫困,百姓们都在为温饱奔波。逢到旱年,更是逃荒要饭,几十里地看不到炊烟。要想做出一番事业来,真是难比登天。裴峻这才明白,只因他没给朝中要员行贿送礼
大伟今天要应聘。此次应聘,大伟成竹在胸:最近几个月,一场场励志达人的激情讲座,一次次人生导师的洗脑培训,一篇篇心灵鸡汤的浸泡熏染,我不成功谁成功!  “自信!细节!加油!耶——”面对高楼大厦,大伟“V”字手势一举,振臂一高呼!吓得旁边老头儿一哆嗦,虽然手抖腿晃、颤颤巍巍,但细瞧老头儿鹤发童颜、气宇轩昂。“是不是老董事长,是不是考验这就开始了,那么多大师的辅导岂是白学的!”大伟多机灵,挽起老人胳膊说
【摘要】经过十几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却仍然不令人满意,“聋哑式英语”现象非常普遍。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和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英语口语;学习现状;提升策略  【作者简介】秦雅兰(1983-),女, 陕西汉中人,西安航空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和教学;李沛东(2000-),男,陕西汉中人,西安航空学院,学生。  【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高度重视英语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开展教学调整和创新。本文以提高高职教育英语教学质效为目标,对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进行研究,不仅分析了对分课堂的概念和应用价值,还论述了对分课堂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职英语;英语教学;课堂效率  【作者简介】张洁,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
【Abstract】The novel Xiao Bao Zhuang, written by Wang Anyi, mainly narrates the story of the Bao Family living in the Bao Mountai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personality and destiny of the characters and
阿拉20岁去日本“求学”,到37岁回到上海后就守在家里炒炒股票、做做期货,没上过一天班。拿现在的话来说,阿拉基本上就是一个宅男。  要说阿拉的“宅”还蛮彻底的,他连日常洗漱用品都是在网上买的。如果不是养了一条狗,一天两次必须下楼去遛它,阿拉连房门也不大情愿踏出一步。阿拉住的商品房不错,位于上海的内环和中环之间一个叫芙蓉苑的小区。一个人、一条狗住一套三室二厅的大房子,阿拉的日子过得蛮舒服。    和
1.“命里相克”的冤家  大一开学的第一堂课上,仇青雨坐在靠窗边的座位上,望着玻璃窗上的一层雾气发呆,心中不禁念道:“爸,我还是选择留在了这里。”  沂新学院是本地的一所二本大学。以仇青雨的成绩,她完全有更好的选择。当初父母也是一心想让女儿考到北京的大学,让她在最好的年华里见识外面的世界,她也想走出沂新这座小城市。  但人生总有许多磕绊。  2018年的夏,仇青雨的父亲作为片区警察,在一次出警时因
黎美美忙完家务,觉得有些倦意,便半倚在沙发上,想打会瞌睡休息下。可搁在面前茶几上的手机里,不停地传出滴滴嘟嘟的消息提示音,在她听来,心烦着呢。噪音扰民啊。  那噪音来自那个中学同学群。  那个同学群是在去年底,为参加第一次中学同学会才申请加入的。  黎美美厌恶地一把抓起手机,将同学群设置成消息免打扰模式,那不间断的滴滴声,才勉强安静了下来,耳不听心不烦嘛。黎美美这才得以静心闭目养起神来。  休息了
鲁北有个黄龙村,村里有对夫妻,男的叫黄中信,女的叫侯常叶,他们有个独生宝贝女儿叫小朵。最近,小朵在厂里谈了个男朋友叫大同。  大同这小伙子帅气正派,小朵漂亮泼辣,两个人爱得死去活来。但黄中信两口子嫌大同家条件一般,担心以后女儿嫁过去吃苦受累,始终没松口这事,又苦于小朵从小任性惯了,曾发过“非大同不嫁”的毒誓,在这件事上,黄中信和侯常叶有些左右为难。  这天是中秋节,下午小朵打来电话,说晚上带大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