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以《巴黎手稿》“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为中心的后形而上学诠释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性的异化概念以马克思主义和生存主义的两种范式为主导,不同于卢卡奇对两种范式的社会批判理论式融合,以海德格尔思想整体为资源,本文尝试在当代哲学语境中展示一种后形而上学式异化概念诠释的可能性和意义.基于对海德格尔源自早期、并贯穿思想道路始终的诠释学方法的充分把握和运用,重新理解和解释《巴黎手稿》"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中的马克思经典异化概念,其中蕴含的异化劳动、生命异化、异化存在和作为异化之扬弃的共产主义的存在历史意义将得以展现.这一阐释在丰富异化概念传统理解的基础上,最终指向对当代世界自主性技术现象、及其与异化和异化之扬弃关系的进一步思考.由此出发,在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本身深刻意蕴的同时,有助于在当代语境中,从理论哲学的层面——而不仅仅是实践哲学的层面——推动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对话.
其他文献
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中的"保护少数投资者"指标以各经济体规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纸面规则作为评估基础,其案例假设中隐含着公司形态独立性、关联交易损害性、严格规制良法性和私人执法主导性等前提假定.该指标设定构成了带有自身价值倾向的"世行关联交易规制范式",其内在逻辑缺陷可归纳为:简单的案例假设与市场客观情境相去甚远,对于关联交易的结构与功能认知有失偏颇,规制方法忽略了不同法律手段之间的整体协同以及评估结果不能反映法律运行实践及其规制效果.以世行范式为参照,能够发现中国现行相关立法存在相似的视角局限和制度缺陷.回应
目前学界对印证证明模式的研究多停留于经验现象层面,忽视了证明模式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即如何通过证据发现真实,司法证明的核心要素和作用机理究竟是什么.我国以印证证明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证明理论和实践,对司法推理活动的关注和分析不足,普遍忽视司法证明中"叙事"和"法则"的作用,倚重核心证据而轻视补助证据,侧重单向的线性推论而忽视事实推理的论证结构,导致印证证明模式在发现真实方面存在局限.依据司法推理的一般原理,确立一种以"自然生活历程事实"为证明对象,融合核心证据与补助证据,容许或然性推论的综合型证明模式,是实现刑
抽象与物化是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两个重要范畴,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澄清.首先,劳动被抽象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的物象化"过程.在交换过程中,生产者的人格及其关系都被抽象掉了,只留下劳动产品相互中介而形成的闭合体系的外观.抽象劳动揭示的是商品拜物教内在的、超感觉的"幽灵",而"人格的物象化"阐述的则是这个"幽灵"借以表现自身的、物的外观.其次,抽象统治与"物象的人格化"其实质都是社会统治,即非人格的、客观的社会形式对个人的支配与强制.抽象统治是物象的人格化的内在实质,"物象的人格化"是抽象统治的外在表现.
"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对于探索全球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体现了以人民为本、关怀现实的精神.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不同文明的价值理解和价值实现路径,在包容开放的态度中寻求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且丰富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深厚底蕴,使我们能够从文明的高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完善的方案.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机器(生产工具)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已成为"劳动条件"并发挥着"使用工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阐明了作为"自动机"(生产工具)的"死劳动"与工人的"活劳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机器与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大机器生产工具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同时它在生产过程中强大的复制功能,能够促使生产出的产品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如此一来相对剩余价值得以大量产生.马克思的"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论断的提出,显示了将机器的功能属性与应用场景相区分的重要性."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批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与组织体合规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即行为的合规性.合规计划兼具高效、节约公共资源、国际化等优势,可以成为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工具.公共机构、企业是最主要的商业环境参与者、营造者;公共机构依法行政、提供公共服务,企业合法经营,则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到渠成.借助公权合规计划,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共机构合法运行的目的.公共机构不仅要通过合规计划实现自身合规,还要通过外部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合规.作为公共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行业自治组织可以通过行业监督、共建失信信息系统、促进联合调查等方式促进企业守法.未来可
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智能化过程中,智能系统的"类人智能"和劳动能力日益增强,正在取代人类承担越来越多的劳动任务和劳动职责.这不仅导致"数字穷人"日益丧失劳动的机会和权利,造成波澜壮阔的"技术性失业"潮,而且令"数字穷人"沦落为尴尬的"无用阶层",被经济和社会体系排斥在外,存在变得荒谬化.因此,必须完善社会顶层设计,彻底消除旧式分工和压抑性的强迫劳动,通过人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分工体系,保障所有人享有平等的劳动机会和劳动权利;同时大幅缩减每个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普遍增加自由时间,为包括"数字穷人"在内的全
本文讨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劳动.未来,尚未具备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依然不会脱离马克思定义的机器范畴.但是人工智能时代意味着机器大工业的最高阶段,它预示了资本主义的终结与共产主义的到来.为了考察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问题,文章总结了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实践与劳动理论,并从行为结构的角度定义劳动是以行为对象的善为目的的活动.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会消失,摆脱了异化劳动的人们将从事合目的且合规律的自由劳动,本文称之为"美学劳作".
章太炎在《齐物论释》等著作中建构了具有东方特色的语言哲学.他立足唯识学视域,在识生万法的规律中界定语言性质,用"还灭性"统摄了语言哲学的否定性与肯定性.自否定性而言,太炎在真谛层面排遣语言的实在性,解构依语言而立的形而上学传统,以此涤荡障蔽平等的名相分别;自肯定性而言,太炎基于齐物哲学由唯识学向华严学的思想转进,在俗谛层面将"约定俗成"的语言系统性作为语言秩序的基础.太炎的"小学"与语言哲学密不可分,既为语言排遣提供了学理支持,更为语言秩序提供了现实基础.否定性与肯定性的统合,构成了"卮言"作为"圆遍之言
在理学史上,张载首先提出了"圣人无知"的观念,其典据在于《论语》和《易传》.然而学界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观念在张载思想中的重要性及其与"德性所知"观念的内在关联.张载对"圣人无不知则无知"的诠释包含了对"知"本身及教化、政治、人性等问题的深刻反思,虽然程朱对这一观念有所质疑,但它对心学有积极的影响.比较张载、庄子、僧肇、王阳明之"无知"论,可见对"无知"的重视是中国思想的独特图景.与其以西方哲学为参照去"削足适履"地寻找和讨论中国哲学的"知识"论,不如回到中国哲学本身,以"无知"论来阐明中国哲学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