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Builder在土地勘测定界红线处理中的应用

来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c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土地勘测定界红线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使用Arc GIS的模型构建器(ModelBuilder)制作模型工具,实现了自动化红线圆弧转换折线和核对土地利用规划,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对不同类型红线处理结果的统计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介绍了城市区域机载LiDAR航摄和倾斜摄影的工程实践,展示了机载航摄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详细阐述基于机载LiDAR航摄和倾斜摄影的技术融合的优势及应用,提高了城市实景三维模型的生产效率和精度,为建设智慧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我院校企合作项目——运城市"山洪灾害分析评价"项目为基础,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安排教师开展企业实践锻炼,重新梳理整合知识体系,以工程实践成果质量达标为学习目标,以项目带动教学,对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基础课"Arc GIS应用"进行课程设计,并开展日常教学应用。
遗址形态测量对分析遗址与环境关系、保护古遗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RTK GPS对叶赫古城进行形态测量,将碎部测量的离散点进行空间插值,提取古城遗址形态示量参数,并分析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叶赫古城略呈椭圆形,面积64 782.82 m~2,城垣周长1 022.38 m,地势东部略高于西部,最大坡度为55.21°,遗址向阳坡面积约为54 825.71 m~2,占古城遗址总面积的84.63%。
针对传统三维建模方法存在的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精度低、与真实世界反差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城市三维实景建模方法。结合应用实例,对该技术的原理以及整个应用流程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成果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的三维模型真实逼真、纹理丰富,且具有较高的位置和属性精度,大大降低了三维建模的成本并有效提升了模型生产的效率,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
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是优化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探索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与村庄规划之间的联系,提出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助力乡村规划的意见。
不动产目前包括土地、房产,而自然资源又涵盖了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矿产等资源。近几年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而面向公众的不动产系统日渐成熟,自然资源部的成立使信息化的整合在更高的层面、更广的业务范围成为可能,打破由来已久的部门壁垒,信息资源共享、联合审批成为大趋势。本文旨在介绍自然资源与不动产系统实时双向关联对接的实现思路,通过编码对接、数据对接、权限对接、接口对接、功能对接最终
无人机倾斜摄影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生成的三维影像数据具有直观、逼真、可量测的特点。针对目前屋顶建筑违章数据难采集、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使用三维影像数据结合数字测图软件生产违章建筑数据,生产周期短、现势性强。使用PostgreSQL数据库和ESRI的Arc SDE空间数据库引擎管理违章数据,调用测绘部门的房屋分层分户数据服务、各时期影像数据等,构建丽水市违章建筑管理GIS系统,实现违章建筑数据的有效管理
以徐州市茱萸山街道农村房地一体化权籍调查项目为例,针对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建库流程进行研究和梳理,以正元系统为权籍调查建库的信息化平台,按照地方政策要求,研究制定了一套专门用于农村房地核查、测量、数据处理和建库的完整技术方案。
GNSS接收机和全站仪组合使用,在道路建设勘察设计阶段应用广泛,能够弥补相互缺点,快速完成工作。本文主要利用测量仪器对济青高速北线扩建进行工点测量,为设计提供精确的资料。首先,利用GNSS接收机在高速公路沿线布设了三等控制网和四等控制网;然后,采用GNSS-RTK技术和徕卡数字水准仪在沿线构筑物两侧布设图根点;最后,利用全站仪进行工点的详细测量,按照统一的顺序进行编号。通过与钢尺测量和设计数据进行
针对遥感影像分类识别中,属性特征过多不仅会造成维数灾难,而且会影响分类精度的问题,本文采用基于栈式自动编码器的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解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问题。文中对自动编码器的重构特征质量、栈式自动编码器的深度以及隐层单元数对分类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将该分类方法与传统的影像分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其分类精度的优劣性。定量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栈式自动编码器能够获得较好的重构特征,与其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