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时JTc间期延长可能预测心源性猝死

来源 :临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orce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我们从1996年3月至2002年6月诊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均按1979年WHO诊断标准,其中男86例,女24例,年龄38~78岁,其中50~70岁之间的有88例(80.0%).
其他文献
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小板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状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其发生机制.
自2001年2月至2001年8月我院采取药物结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46例,与单纯药物治疗组45例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朱子语类〉中两条重要语录辩误》一文认为,《语类》卷七十八两条语录中"人欲"均是"人心"之误,指出此误造成较严重后果,并就国内多名知名朱子学者的观点提出商榷。《辩误》发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英文译稿,是中英联合翻译项目取得的第一个成果,然而译文仍存在某些瑕疵。指正"讲话"翻译错误与审校疏漏,并从涉足外宣翻译的管理者
我们自1996年5月起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各种疼痛病人149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149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57例,女性92例;年龄19~80岁,平均49岁。头面部痛24例,颈肩部痛40例,胸腰背部痛
目的探讨血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在心源性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