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蛙跳练习对提高中学生短跑成绩的影响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f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威海实验中学初一二班、初二四班、初三二班,以随机抽样方式抽取男生24人、女生14人共38人,年龄平均为16岁,将其分成两组。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和中国期刊等电子资源,查阅相关领域的资料,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20余篇,获取相关的文献信息的基础上,对所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为研究设计提供全面系统参考。
  1.2.2教学实验对照法。以随机抽样方式把抽取的学生分成两组,确保实验遵循均衡原则,实验组采用每周三次进行蛙跳训练:实验组分成两队,20组,每组5跳,5跳之后转身放松慢走回来到边上起点,然后开始第二组,以此类推。对照组没有进行蛙跳训练,只是有时候在训练课后进行加速跑训练,实验时间二个月共8周。在实验期后进行200米短跑测试和立定跳远测试,而后得到的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管理。
  1.2.3数据统计法。将所收集的相关数据信息运用spss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和统计。
  2.结果与讨论
  2.1实验结果:进行2个月的蛙跳训练后,实验组在200米短跑成绩中实验后比实验前平均提高了0.7s。对照组没有进行蛙跳训练,只进行简单的加速跑训练,对照组的成绩中实验后比实验前平均只提高了0.2s。因此,实验结果具有可信度。进行2个月的蛙跳训练后,实验组在立定跳远的成绩中实验后比实验前平均提高了0.11m;对照组没有进行蛙跳训练,只进行简单的加速跑训练,对照组的成绩中实验后比实验前平均值提高了0.08m。
  2.2实验分析
  2.2.1中学生进行短跑训练常见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在此阶段对中学生进行短跑练习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应根据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个性的差异,因人、因时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
  2.2.2参训学生的运动情况
  参加训练的学生的基础和技术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进行过短跑的训练,身体的素质和基础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在制定训练计划时要因实验组而异,区别对待,实验组是随机抽取的。
  2.2.3可利用的训练时间不足
  训练只能安排在早上上课前,下午放学后。训练次数少,每次训练时间短,这就要求课余训练必须用“复合训练法”,如此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2.2.4一些学生文化课学习态度
  由于学生在训练期间,文化课水平没有显著的提高,导致的原因有多种因素。所以要使参加训练的学生的文化课不受影响,我们就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协调文化课教师搞好文化学习,保障文化课不拖后腿,解决后顾之忧。
  2.3实验讨论
  2.3.1发展身体素质常用的练习方法
  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快速跑的教材内容包括:一、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有中速跑、加速跑、变速跑等,二、跑的专门性练习,有各种形式的高抬腿跑、后蹬跑、单脚跳、立定跳、蛙跳、跨步跳、原地摆臂等,三、短跑的基本技术,有站立式和蹲踞式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
  2.3.2提高中学生下肢力量的重要性
  竞技运动比速度的性质决定了任何技术都必须以动作速度为核心,但任何技术动作的速度却必须以肌肉力量为基础,没有相应力量作基础,绝不会有高速度的技术动作。系统和科学的力量训练不仅增强了运动员的力量水平,还满足和保证了高难度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2.3.3针对学生发展下肢力量的蛙跳练习
  蛙跳,顾名思义就是像青蛙那样跳。原地屈膝下蹲,两手在起跳时一齐向后摆或相握在背后,利用双腿的蹬力迅速向前跃出。要求尽量跳得高、跳得远,以前脚掌着地,起跳时蹬地有力。练习安排重复次数与组数时,要以不降低速度为原则,同时要求中枢神经系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并不是练习重复的次数与组数越多越好,应以极限或接近极限的速度来完成每一次的重复练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实验组同学经过两个月蛙跳的训练后,腿部力量有很大的提高。实验组同学比对照组同学平均多提高了18%。可见,实验组同学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经过提高腿部力量训练,实验组同学短跑速度比对照组同学有明显的提高,说明通过提高短跑同学腿部力量对提高短跑速度有显著效果。
  3.2建议:通过蛙跳训练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短跑速度,而对于中学生而言,不易长时间的进行蛙跳锻炼。其一:由于肌肉、关节、韧带的发育还不成熟,比较娇嫩,做蛙跳这种深蹲跳,会超过他们膝部所能承担的能力,容易造成膝部的损伤,影响健康发育。其二:蛙跳时除膝外各关节的活动相对狭窄,主要增强大腿前群肌肉力量。长期练习,易造成腿部前后肌群力量比例失调,易导致肌肉拉伤训练效果也不好。
  (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节能减耗,国家提倡在建设工程中采用节能环保绿色材料,并在节能施工过程中采用节能工艺,使建筑物达到节能设计要求,建筑节能设计可以
房屋防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技术,为实现建筑工程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而目前房屋屋顶渗漏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一,给业主使用带来不便和损失,对施工企业造成信
内容摘要:英语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方式,是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本文分析了元认知理论,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元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了目前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得出元认知理论导入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元认知 五年制高职 英语阅读  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展开的,其中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过程,而“说”和“写”
【摘 要】电气工程作为民用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跟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其施工质量严重影响到工程交付使用质量。本文从引起电气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为提高电气施工质量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0.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建筑工程(以下简称民建工程)也越来越广泛,民建工程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含了较多的
内容摘要:根据目前对高职院校中关于现当代文学应用性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教学中的三大显著问题。而社会形势对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中强调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应用性。本文通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设想以及改进实践,并对教学实践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现当代文学 应用性教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高职院校中汉语专业中的基础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出
内容摘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教师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必要关注,以弥补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对此,本文以隔代教育中的问题为基提出了应对之策,一是影响祖父母辈主动更新观念,二是引导学生父母多与孩子进行有效联系,三是引导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关键词:留守儿童 隔代教育 问题 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主要是隔代寄养,兼有少部分的隔代抚养。这两种情况的共同
【摘 要】钢筋混凝土梁、柱、墙、板等构件共处在同一个大气环境中,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时,这些构件的混凝土相应都会产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本文对民用住宅裂缝的形成原因及预防的探讨性研究。  【关键词】民用住宅;裂缝;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必要性  1.民用建筑楼面裂缝的种类及其特征  1.1民用建筑楼面裂缝的种类  1.1.1结构裂缝  虽然现浇楼板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但由于预制多孔板改为现浇板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今后的思维发展、智力开发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我认为采取
说教材:本课是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以“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为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砸破大水缸救小朋友的故事;全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感人。文中的
高等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校园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平台。因此,整合高校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态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