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转型语境下的五四“文学”选择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H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以降,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受到科学、道德、审美三大领域分而治之的现代知识体系的冲击而开始了艰难的学科转型。在此种知识分类、学科分化的语境下,五四文学革命试图摆脱以政教伦理为依归的文学观念,实现文学"独立",但在试图摆脱道德束缚的同时却与科学产生了一种"剪不断"的纠葛,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文学史书写都是在以"理还乱"纠结进行着。本文拟通过疏解文学、道德、科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生成过程中的盘根错节,重新审视并反思五四的文学选择。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8日-9日,由武汉大学文学院、哈佛大学东亚系和《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湖北大学文学院、三峡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武大·哈佛“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反思与重构”国际高端学术论坛在武汉大学弘毅大酒店举行。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50余位学者提交了5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围绕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理论与实践、学术史清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近年来,随着新媒介的飞速发展及其对文学、文化的深入影响,文论研究越来越将注意力转向这一话题。2012年10月19-21日,在河南大学召开的“‘新媒介与当代文论转向’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分会成立大会”正发生于这一学术背景。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和河南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河南省高校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
2012年9月14至15日,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举行。会议由安徽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办,《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安徽大学出版社、安徽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协办。与会6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学术机构,以及《文献》、《明清小说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等学术出版单位。
2012年11月10日至12日,“中国文学谱系研究高层论坛”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共同举办,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4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陈达云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教育部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文学谱系研究”首席专家赵辉主持论坛。
"送"是乐府中的术语,早期称为"趋",至吴歌西曲称为"送"。六朝文学理论中的"写送"以及"写送之致"说便是在乐府"送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趋"、"送"还是"送声"或"写送",其本意都是追求源自音乐的声韵之美。"写送之致"所包容的审美内涵实则就是后世重要美学范畴"韵"的主要内容,这种吻合提示我们:"韵"的美学理论与"声韵"不仅有着本然的联系,而且由音声引发审美意蕴是"韵"的审美内涵构建中最基础、最本始的内容。
本文以对王德威的四本代表专著的分析为中心,并兼及其他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海外学者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立场之上,在新历史主义与福柯的权力系谱学方法论下,以保守主义的视野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建构历程的学术探索作了回顾和反思,指出应该区别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性"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化"立场,建立一种能够真正阐释文学现代性和历史现代性之间互动关联的历史阐释学研究方法。
2012年5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哲学学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办召开纪念何其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由副所长高建平主持,与会学者一起回顾了何其芳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研究历程,对何其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学术史上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也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非常关键的一年。为了切实弘扬《讲话》精神,总结《讲话》70年来指导我国文艺与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
为纪念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从戎840周年,深入研究陆游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弘扬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中国陆游研究会、汉中市人民政府、陕西理工学院主办,汉中市陆游研究学会、汉中市博物馆、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共同承办的"纪念陆游从戎南郑840周年暨唐宋诗,
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是解放区文学史上极富争议的文本。它发表于1942年,当时延安的性别/个人叙事几乎毫无例外地统摄于抗日救国的宏大目标。但丁玲的"有感"却偏离上述思路,在一片"抗战建国"的大话声中,她关注女性日常经验,并暗示革命和民族国家的价值目标未能在女性日常生活领域得到验证。丁玲的言论给她招来阵营内部的激烈批评,又被不少研究者推为以女性主义视角反威权体制的典型文本。可除此之外,在这篇短小的杂文中还包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结合丁玲的早期创作和中国现代历史中的若干重要主题,本文试图以此探究现代中国关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