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che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又一次走入我梦里。
  我梦里的母亲,很年轻,很漂亮。她乌黑的长发,随意挽成一个髻,插上一根银簪;她弯弯的眉,像墨笔轻轻地划过,剩浓淡相宜的墨迹;她润红的脸,小巧挺直的鼻,微微上翘的唇,都在我梦里清晰浮现……她年轻漂亮得——让我不敢喊她一声“妈”。
  是的,“她”自然不是我母亲,我母亲也决然不是这样的。
  母亲给我的最初记忆,是啥时候的呢?是我出生之日呢,还是我开口叫声“妈”,或是写下“妈”字的时刻呢?无法猜想。但我知道,母亲不年轻,也不漂亮了。她生我的时候,已经36岁了。36岁的劳动妇女,跟年轻漂亮是决计沾不上边的。
  她终日黑衣裹着臃肿的身躯,粗壮的双手舞动着锄把,那块坚硬的土地被她翻过一遍又一遍。她挥汗如雨,乱发在风里飘飞……而我,应该是躺在地边上的摇篮里,吮着手指头,斜眼看她……我的母亲,是如此的健壮,如此的能干。父亲不在家的日子,是母亲用她坚强的肩头挑起了一家十口人的生计。她怎么可能年轻漂亮呢?
  我一直以为,母亲不年轻,不漂亮,全因生活所致。然而,当父亲回来了,孩子们渐渐长大了,日子渐渐好过了,母亲却没半点歇停的意思。
  她依旧凌晨四点起,做饭,扫地,喂鸡喂鸭。她蓬乱的头发,只消一手水一抹,便完成了女人一天中最重要的梳洗内容。天蒙蒙亮的时候,她已经戴上了自编的斗笠,系紧了腰箩,光脚趿一双拖鞋,一边扯着嗓门喊我们“起来了!起来了!”一边推开院门出去了。那时,不得懒睡的我多半是气鼓鼓地窝在床上,对她满腹怨言。我就不明白,那几畦菜苗一天不浇水会死?那片玉米地一天不锄草会长不大?更不明白的是,夏至过后,阳光火热得令人窒息,她中午劳动回来,呼噜呼噜扒下两碗冷饭,又戴上斗笠出去了……
  夜里,我们围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她坐在躺椅里,陪我们“看”,可她根本就看不懂。我们笑的时候她也笑,我们哭的时候她也陪着掉淚,还要不停地追问我们“怎么了”。我们渐渐不耐烦的时候,她就不再吱声了,九点不到,她早歪着头,很响亮地打着呼噜,父亲总在那一刻把她喊醒,牵着她手带她去休息。
  这样的女人,怎么可能年轻漂亮呢?
  可是,很遗憾母亲没一张年轻时的照片,甚至连中年的也没有。为此,母亲在世的时候,我曾多次在暗中端详她,总没发现她有半点漂亮的痕迹,甚至于母亲过世之后,我还常常在她遗照前驻足:我看她瘦削的脸上,一双无神的眼里,满是忧伤;紧抿的双唇,欲说还休,似有道不尽的挂牵;倒是她的头发,直至六十了,还是那么黑,那么亮——如果要说她曾经美丽过,那么,这头发也该是一个例证了。
  品貌出众的母亲,终被沉重的生活压弯了肩膀,压皱了眉头,压丑了容颜。当我们一个个长大,成家,生子,不再需要母亲为我们操劳了,可母亲竟在那时倒下了。是否,母亲一生辛劳,终于到了她的终点?
  每每想起母亲的时候,总是想起那些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细节:她扛着锄,吭哧吭哧地挖着地;她汗流浃背地回来,舀一瓢冷水,仰头一饮而尽;她戴着老花镜,低头专注地钩、挑、捻;她敲着我们的门,扯着嗓门喊:“起来了!起来了!”可是,在与母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这些寻常的生活细节,常常被我们忽视甚至漠视……
  母亲曾经美丽过,这是无可置疑的了。然而,此生,我是无法“见”到母亲年轻美丽的真容了,我只能在梦里,见到她曾经的美丽了。当我再一次梦见她的时候,我不再讶然于她的年轻美丽。我坦然地拥着她,用我的心轻轻地喊她一声:“妈!”于是,梦中的我笑出了眼泪。
  闲时,翻念纳兰的《浣溪沙》,当念到“当时只道是寻常”时,我倏地掩面而泣。
  如果爱了,得赶紧,别让寻常变成将来咀嚼不断的心酸往事。
  (常朔摘自《海南日报》2020年9月13日/图 槿喑)
其他文献
癌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临床资料显示,4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最易患癌的人群。这与以下原因有关:    接触致癌因素较多: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吃着五谷杂粮,每时每刻都可能接触到致癌物质,但年龄越大这种接触机会越多。例如:吸烟者烟龄越长,患肺癌的几率越高。    癌症有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人体后,不会立即发病,往往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10~30年)。例如:二三十岁时接触了致癌物,往往到40~50
有一种病,虽然不多见,但它偏偏侵犯5~13岁的女童;有一种病,如果父母疏于观察,也许孩子因此发生了泌尿系统的感染,父母还不知情。此病就是常常发生于5~13岁女童的尿道黏膜脱垂症,亦称尿道黏膜外翻。9岁的小唐玲(化名)就是这样一位小患者。  一周前,唐玲发现自己的会阴部有一块状的东西脱出体外。伴随着这个块状物的脱出,小唐玲还出现了排尿疼痛、尿不净的感觉。随着行走、活动而和衣服磨擦,脱出的组织局部发生
一位19岁的男孩因溃疡性结肠炎3年来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效,最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顺利完成手术。主刀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胆胰外科钱祝银副主任医师称,这是他们目前收治的全省年龄最小、最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他提醒大家,溃疡性结肠炎人群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危险性较大,且近年来有低龄化的趋势,如果出现持续便血、腹痛、高烧不退等症状,最好不要大意,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小强反复发病,多次住院    
为切实做好高考前的教学诊断,统一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评价基准,各级教育局及各类联考学校纷纷举行诸如高考模拟考、省市质检考及多校联考等统一考试,以期通过“统一命题、分散考试、集中评卷与整体分析”的方式达到为后续教学提供查缺补漏依据的目的。组织各类统考、统阅与统分(统一分析)工作,对教育局而言也许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其拥有行政及经费资源的优势。但对于一般的联考学校,由于受地域及经费条件的限制,实现统考、
心脏是身体的发动机,心脏有毛病的时候,会发出一系列求救信号,及时捕捉到这些信号,及早进行预防和治疗,对健康非常重要。  求救信号可分两类:一类是病人可以自己感觉到的异常,这就是症状,如胸痛、咳嗽、肢体麻木等;另一类是可以通过客观检查发现的异常,这叫体征,如肝大、水肿、心率不齐等。    信号一:常见症状    早期症状:  1、疲乏无力:病人常诉说“浑身没劲”。疲乏无力不是典型症状,但往往表示心脏
测绘专家为何不肯换人工晶体?    不到50岁的测绘专家梁教授得了白内障,先左后右,两只眼睛的发病时间相差没有几年,从此,他走进了朦胧世界。一双明亮的眼睛对他是多么重要!他带着无限的苦恼多次去看眼科,可每次都是在手术问题上不能跟医生达成共识。为什么?现在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一次医疗队的“光明行动”就做上千例。换个人工晶体的手术不是挺简单吗?梁教授还在犹豫什么?  问题就出在换个什么样
读者提问:  我女儿今年12岁,患过敏性鼻炎5年了,服过药也喷过药,但都没什么效果,想问问目前治疗该病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本刊回应:  过敏性鼻炎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症状包括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严重者可伴眼痒耳痒。根据症状特点和病程长短,一般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您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请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文利平医师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一、首先要明确
2007年7月22日上午7点到8点,在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连续两名游客在香山突发疾病,向999求救。  一位是一名70余岁的老人。当天早上,老人来到香山晨练,7点左右刚爬到了鬼见愁,就不停地喘粗气,嘴唇发紫,满脸的汗直往下滴。不一会儿老人就撑不住了。旁边的游客马上拨打999求救。急救人员到场后,立刻解开了老人的领口和腰带,并给老人戴上吸氧设备,喂下速效救心的药物,建立起静脉通道,将其用担架抬下山
编者按:下面是一位乙肝患者与北京地坛医院蔡晧东医师的通信。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位乙肝患者由于轻信广告、乱用药物、最终由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展成为乙肝患者。通信已进行过加工。刊出此信是为了让其他读者引以为戒。    蔡医生:你好!  我是一位乙肝病毒感染者。最近我到医院检查,发现我的转氨酶升高了,ALT:257U/L,AST:163U/L。乙肝e抗原为阳性,乙肝e抗体为阴性,HBV DNA定量:2.56×
貌似感冒的过敏性鼻炎    星期天,方文正和儿子毛毛在草地上翻滚打闹的兴头上,毛毛却连连地打喷嚏,还说鼻子不透气。他心想,来时好好的,咋这一会儿就感冒了呢?便带儿子连忙赶往医院看急诊。值班的朱医生详细地询问了病史后,便为毛毛进行了检查和做了必要的化验,说孩子得的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    点评:治疗敏性鼻炎关键是抗过敏,常用的有抗组织胺药,如苯海拉明、异丙臻、扑尔敏、赛庚啶、特非拉丁等,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