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素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0056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素材就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一些常见的现象。文章简述生活素材的定义及特点。指出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生活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杜威理论。教师要利用生活素材丰富物理知识,利用生活素材深化物理教学内容,利用生活素材改进物理实验,教师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更多生活素材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关键词:生活素材;物理教学;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9-0092-02
  物理这门学科与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要将更多生活化的素材应用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科技发展的联系。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学习内容中,许多知识点都呈现出理论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如果教师没能在课堂上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物理课堂就很可能会变得单一枯燥,从而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对生活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物理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简介
  1.生活素材的定义
   所谓生活素材,就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一些常见的现象。例如,生活中常见的镜子成像、彩虹的形成等,这些现象都可以在物理课堂上成为有效的生活素材,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效辅助资源,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
  2.生活素材的特点
   首先,生活素材具有直观性。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物理现象,都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举出相关例子,就能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其次,生活素材更有趣味性,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奇妙现象,都可以用相应的物理原理进行解释。例如,早晚的天空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这些问题都能够让学生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最后,生活素材具备多样性,也就是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1.生活化理论
   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更多职业化的优秀人才,希望通过有效的物理教学,引导更多的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离,那么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所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到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化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只有在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指引下,才能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建构主义理论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对生活经验不断更新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不断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新知识覆盖旧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建构知识。在不断的学习中,学生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多,他们可以对自己进行不断的反思,从而实现对错误的改正,最终扩展自身的知识面。
   3.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
   杜威作为一名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整个教育事业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育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从而为生活提供更加充分的服务。就算学生已经离开了学校,步入了社会,但是学生的生活依然要继续,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一定程度上指导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三、生活素材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对于中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颖的学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处于一个好奇的阶段,因此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住学生的猎奇心理,使用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比如鸡蛋、水杯、吸铁石等物品,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資源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实验的原理和最终结果,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
   1.利用生活素材丰富物理知识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生活素材可以让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瞬间活跃起来,让单一的物理知识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在理解上需要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对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一些专业的物理原理和专业术语在理解上还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声现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规划好课堂上的课程导入实验,根据教学的理论知识设计好与生活接轨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两个纸杯,在两个纸杯的底部分别打上一个小孔,并用一条线将两个纸杯的底部连在一起,最后由两个同学分别拿着两个杯子,并将线拉直,以此来演示声音的传播。在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又如,在演示“真空状态下声音无法传播”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个玻璃罩作为实验的工具,在试验中将玻璃罩的空气全部抽尽,随后将一个会发出声音的东西放进玻璃罩中,随着空气被抽尽,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听到的声音会慢慢消失,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能够直观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从而理解实验背后的物理知识。
  2.利用生活素材深化物理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物理课外小实验,往往能够有效拉近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距离。物理课堂上的每一次小实验都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思维拓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学“摩擦力”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含义,教师可以根据摩擦力这一知识点设计一个相关的实验。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一个容积为2.6升的瓶子,并在瓶子里面注满水,最后盖紧盖子。随后直接让班上的一名学生将瓶子拿起来。学生会发现,这个时候的瓶子很容易被拿起来。随后,教师在瓶子的外表涂上一些食用油,并再让一位学生将瓶子拿起来,这时候,无论这个学生怎么用力都没办法将瓶子拿起来了。这个实验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学生带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带着对实验结果的疑惑,学生都能在听讲的过程中更加专注,并意识到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生活素材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够从更加新颖的角度切入课堂教学内容,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3.利用生活素材改进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的开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因为在具体的实验中,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实验过程中的乐趣,面对实验中各种陌生的物品,学生会更加好奇,因此,在物理课上如何有效利用学生的实验兴趣展开物理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物理实验中,学生能够更快掌握物理实验方法,并在实验过程中树立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在以往的实验课上,受基础实验设备数量和要求的限制,许多学生不能在实验中真正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甚至只能在理论性课堂上进行物理学习,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寻找生活素材,将课堂丰富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探究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物理教师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更多生活素材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提升學生综合能力。教师还需要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让物理教学活动更加合理有效。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课程的优化,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建功.农村中学开展物理自制学具活动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0(19).
  [2]张柏健.“教学做合一”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中的实践[J].文理导航,2020(07).
  [3]贺登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逻辑思维建设[J].天津教育,2020(19).
  [4]石淑娟.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吉林教育,2020(19).
  [5]卢观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理论融合实践的策略[J].陕西教育,2020(06).
  [6]李军.如何让初中生在物理课堂上“动”起来[J].甘肃教育,2020(11).
  [7]李国忠.初中物理课程目标演进与特点分析[J].青海教育,2020(05).
  Discuss on the Application of Life
  Materials in Physics Teaching
  Xue Jun
  (Yongdeng No.8 Middle School,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300, China)
   Abstract: Life material is derived from some common phenomena in real life.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fe materials, point out physics life teaching is based on life theory,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Dewey theory. Teachers should use life materials to enrich physics knowledge, deepen physics teaching content and improve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grate more life materials into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students and knowledge.
  Key words: life materials; physics teaching; application; discuss
其他文献
摘 要: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文章对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为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游戏化;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孤儿学生生活经历特殊,心理健康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密切关注孤儿学生的心理状况,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文章探讨孤儿学生普遍存在的特殊心理,并提出相关的教育方法,以便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孤儿学生;特殊心理;教育方法;心理健康;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1;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体育中考排球对墙垫球教学重在以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排球垫球技术,提升学生中考体育成绩。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排球对墙垫球技术教学质量。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体育中考排球对墙垫球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考排球;对墙垫球;教学策略;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微型化、碎片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文章分析微课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探讨微课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教师要基于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课程导入与互动,拓展知识,活化课堂,做好课后复习。   关键词:思想品德;微课;教学目标;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9-01
摘 要:技工院校开展合唱教学,有利于发挥以美育德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合唱教育事业,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文章简述技工院校开展合唱教学的意义,分析技工院校开展合唱教学的现状,探讨技工院校开展合唱教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以美育德;技工院校;合唱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摘 要:游戏化教学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文章简述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指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不足,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要注重收集丰富的游戏材料、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开展数学游戏教学、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参加体育游戏、增强幼儿的体魄,利用游戏创设教学场景、提高幼儿学习兴趣,注重激励评价。   关键词:幼
摘 要:基于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文章探究新课标背景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开展情境化教学,实现语文知识生活化,重视正确导向。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积极探索作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加强对学生的生活化指导,实现读写结合;课内外阅读结合,提高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创设生活化写作情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獻标志码:A
摘 要: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及潜能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水平相近的小组群体,并根据不同的层次等级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文章分析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分层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指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
摘 要:隨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主要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课堂;英语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