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微型化、碎片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文章分析微课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探讨微课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教师要基于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课程导入与互动,拓展知识,活化课堂,做好课后复习。
关键词:思想品德;微课;教学目标;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9-0130-02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微型化、碎片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在思想品德课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微课的运用,并正确处理资源和应用的关系,注重微课的通畅性、高效性,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中,在实现课堂高效构建的同时,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微课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通常具有内容丰富、时间短、生动形象等特点,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例如,对“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相对有限,对各种危险源和危险的事情无法有效判断,教师可制作形象生动的视频,并辅以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把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造成的后果制成卡通动画,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
2.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思想品德的传统化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通常会按照课程的教学要求、个人经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对教学内容实施调整,这种教学模式通常会对学生自主学习造成阻碍。而通过微课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就会相应减少,其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而且能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思想品德的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无法顾及到全部学生。而微课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比如,讲解“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时,学生就可通过微课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相关学习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微课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基于微课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对自己无法理解与掌握的知识具有清晰的认识,还能使学生带着疑问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与高效性。思想品德教师可将微课运用到课前预习中,以此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预习,并使学生的预习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无法理解或掌握的知识制作成微课,其中不仅包括重难点知识,还需配上有趣且生动的视频或动画,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实现高效学习。例如,对“诚信是金”进行教学时,其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诚信的含义,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诚信的人,知行合一的人。因此,为了使学生实现高效预习,教师需将有关诚信的故事制成微课,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使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明白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掌握课堂教学的重点,为后期的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于微课进行课程导入与互动
要想彻底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就要以课前导入作为切入点,充分借助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结合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微课情境,包括媒体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典例情境、角色扮演情境等,借助一定的微课情境,激活课堂的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堂学习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最大限度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思想品德教师应灵活运用微课,给学生营造出“微互动”的对话课堂,引领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促使学生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迸发思维的活力,最终实现思想品德的深度学习。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强化课堂互动的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搜集与其相关的配乐朗诵、视频、音乐、角色扮演等素材,并借助一定的录制手段,精心录制微课,引领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中。
3.基于微课拓展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只局限在思想品德教材中,还必须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知识拓展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养。思想品德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紧紧围绕思想品德内容,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内容,精心制作微课视频,最终达到拓展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拓展课堂内容的时候,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全面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微课,并将其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引领学生在课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微课进行学习。如此一来,就能真正实现层次化教学,践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因材施教”教学理念。
4.基于微课活化课堂
思想品德教学包含讲解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两部分内容。在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时,部分教师照本宣科,不仅教学全过程较为枯燥,而且还会影响课堂氛围,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效果。对于理论性相對较强的知识,教师通常无法进行清楚的解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微课的运用,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将思想品德的相关知识动态地呈现出来,通过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促使学生有效理解相关知识点。在进行具体操作时,教师则可将操作的全过程制作成微课,对其进行模拟演示,这相较于简单的语言描述通常更立体、生动,从而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相关实践操作。例如,教学“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时,教师可通过微视频呈现相关内容,让学生对各个民族有直观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将各个民族的资料制作成独立的微课,这样,学生想学习或了解哪个民族的时候,直接点看就可以学习,可以有效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基于微课做好课后复习
学生通常会出现学习新知识就忘记旧知识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注重课后复习。在传统的课后复习中,学生通常会由于记忆不深,而不知道該怎样复习,这就会对复习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思想品德教师可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制成微课,引导学生在课后运用相关设备进行微课学习。当学生在复习时遇到不懂的知识,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即使是教师无法从旁指导,学生仍旧能够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复习,从而巩固教学内容。例如,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时,教师可将有关动物的内容制作成视频,并搭配相应的描述,让学生明白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将其通过网路平台分享给学生,以促使学生通过微视频进行课后复习,从而使学生的复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微课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课堂氛围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改善,还能实现教师的高效教学。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需注重微课的运用,以使学生充分掌握思想品德的有关知识,充分了解学习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谢丽.主题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实践[J].教师博览,2019(09).
[2]王景国.论基于微视频的初中思想品德微课教学应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19(14).
[3]姜小翠.大数据背景下思想品德微课设计——以“走近法律”一课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7(05).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Zhang Zeqing
(yangxiaba Central Primary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Microlecture is a new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mainly to miniaturize and fragment the teaching content,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knowled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microlecture 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microlecture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preview before class, introduce and interact with the course, expand knowledge, activate the classroom and review after class.
Key words: ideology and morality; microlecture; application; teaching objective; teaching plan
关键词:思想品德;微课;教学目标;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9-0130-02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微型化、碎片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在思想品德课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微课的运用,并正确处理资源和应用的关系,注重微课的通畅性、高效性,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品德的学习中,在实现课堂高效构建的同时,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微课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通常具有内容丰富、时间短、生动形象等特点,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例如,对“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相对有限,对各种危险源和危险的事情无法有效判断,教师可制作形象生动的视频,并辅以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把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造成的后果制成卡通动画,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
2.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思想品德的传统化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通常会按照课程的教学要求、个人经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对教学内容实施调整,这种教学模式通常会对学生自主学习造成阻碍。而通过微课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就会相应减少,其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而且能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思想品德的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无法顾及到全部学生。而微课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比如,讲解“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时,学生就可通过微课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相关学习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微课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基于微课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相关教学内容,对自己无法理解与掌握的知识具有清晰的认识,还能使学生带着疑问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与高效性。思想品德教师可将微课运用到课前预习中,以此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预习,并使学生的预习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无法理解或掌握的知识制作成微课,其中不仅包括重难点知识,还需配上有趣且生动的视频或动画,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实现高效学习。例如,对“诚信是金”进行教学时,其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诚信的含义,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诚信的人,知行合一的人。因此,为了使学生实现高效预习,教师需将有关诚信的故事制成微课,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使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明白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掌握课堂教学的重点,为后期的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于微课进行课程导入与互动
要想彻底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就要以课前导入作为切入点,充分借助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结合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微课情境,包括媒体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典例情境、角色扮演情境等,借助一定的微课情境,激活课堂的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思想品德课堂学习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最大限度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思想品德教师应灵活运用微课,给学生营造出“微互动”的对话课堂,引领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促使学生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迸发思维的活力,最终实现思想品德的深度学习。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在强化课堂互动的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搜集与其相关的配乐朗诵、视频、音乐、角色扮演等素材,并借助一定的录制手段,精心录制微课,引领学生在微课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中。
3.基于微课拓展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只局限在思想品德教材中,还必须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知识拓展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养。思想品德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紧紧围绕思想品德内容,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内容,精心制作微课视频,最终达到拓展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拓展课堂内容的时候,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最终全面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微课,并将其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引领学生在课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微课进行学习。如此一来,就能真正实现层次化教学,践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因材施教”教学理念。
4.基于微课活化课堂
思想品德教学包含讲解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两部分内容。在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时,部分教师照本宣科,不仅教学全过程较为枯燥,而且还会影响课堂氛围,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效果。对于理论性相對较强的知识,教师通常无法进行清楚的解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微课的运用,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将思想品德的相关知识动态地呈现出来,通过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促使学生有效理解相关知识点。在进行具体操作时,教师则可将操作的全过程制作成微课,对其进行模拟演示,这相较于简单的语言描述通常更立体、生动,从而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相关实践操作。例如,教学“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时,教师可通过微视频呈现相关内容,让学生对各个民族有直观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将各个民族的资料制作成独立的微课,这样,学生想学习或了解哪个民族的时候,直接点看就可以学习,可以有效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基于微课做好课后复习
学生通常会出现学习新知识就忘记旧知识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注重课后复习。在传统的课后复习中,学生通常会由于记忆不深,而不知道該怎样复习,这就会对复习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思想品德教师可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制成微课,引导学生在课后运用相关设备进行微课学习。当学生在复习时遇到不懂的知识,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即使是教师无法从旁指导,学生仍旧能够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复习,从而巩固教学内容。例如,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时,教师可将有关动物的内容制作成视频,并搭配相应的描述,让学生明白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将其通过网路平台分享给学生,以促使学生通过微视频进行课后复习,从而使学生的复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微课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课堂氛围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改善,还能实现教师的高效教学。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需注重微课的运用,以使学生充分掌握思想品德的有关知识,充分了解学习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谢丽.主题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实践[J].教师博览,2019(09).
[2]王景国.论基于微视频的初中思想品德微课教学应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19(14).
[3]姜小翠.大数据背景下思想品德微课设计——以“走近法律”一课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7(05).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Zhang Zeqing
(yangxiaba Central Primary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Microlecture is a new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mainly to miniaturize and fragment the teaching content,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knowledg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microlecture 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microlecture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preview before class, introduce and interact with the course, expand knowledge, activate the classroom and review after class.
Key words: ideology and morality; microlecture; application; teaching objective; teaching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