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家校关系审视——以“请家长”为例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of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实践中,"请家长"是一种颇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家校协同育人方式。"请家长"中主体间关系的本质在于"请家长"是一个呈现矛盾的场域,涉及了师生、亲子、亲师三对自我-他者关系,在更高层次上显示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力量的分配。"请家长"中主体间关系异化类型有主客二元对立型、外在主体间性型。其破坏性的表现形式有身体强暴、权利剥夺和价值侮辱。在"请家长"中,构建承认的、理解的、关怀的和具身的主体间关系,是对"请家长"中教师、家长、学生三个主体间关系的理想追求。
其他文献
为了减少海上集装箱货物运输中风浪造成的损坏,提出刚柔混合驱动主动式波浪补偿并联机构.基于刚柔混合并联机构的动定平台的矩阵旋转原理和几何封闭法建立位置逆解数学模型;
摘 要:目的 针对临床妇产科护理实践中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模式的实施对孕妇分娩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方法 从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妇产科自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期间接诊的并进行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的100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给予常规分娩护理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针对助产士全程陪伴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针对两组产妇的平均分娩时间、焦虑自评量表(
摘 要: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方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骨科患者,根据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的护理方式)和实验组(全程健康教育方式)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实验组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方式。然后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骨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质量、患者对骨科康复的认识水平、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
摘 要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逻辑层面来看,公共精神的发生、发展都与公共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在公共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中公共生活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即公共精神源于并寓于公共生活;另一方面,公共精神在与公共生活的双向互动中追求公共善。基于此,可以建构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多维体验来进行公共精神的培育。首先,在观察、思考、结构化的情境体验中认知公共精神;其次,在比较、体悟、情感化的情感体验中认同公共精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PICC(Peripheraly Inserted Central Cathcte)置管期间发挥的临床效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6月淄博市张店区妇幼保健院实施PICC置
摘 要:目的 探讨专科核心能力模块方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于2019年7月期间采用专科核心能力模块培训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分析培训前(2019年1月~2019年6月)、培训后(2019年7月~2019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平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测评情况。结果 培训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测评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
摘 要  理想的家校生态应该具有方向一致、优势互补、平等互信、富有创造性的样貌特征。现实中,家长对教师众星捧月,校方对家长如履薄冰,教育行政部门成为双方的“裁判员”和“灭火者”,学生是压力的终端承受者。教育内卷化困局里升学焦虑的持续加剧、教育公共品定位下家长选择的匮乏、社会价值裂变期的信任危机投射、依法治教不足时的各方权责界限模糊是当下家校生态失序的形塑机制。家校生态失序是教育根性问题乃至社会问
摘 要  边界为组织与个人行动提供了可预期性,家校之间存在着物理、社会和心理等三重边界。家校边界有着互补性、牵连性和变动性等多种特征,这些特征让家校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守界和跨界行为可能随时发生。构建家校关系新生态要求不同责任主体要充分认识和遵循家校边界的存在特征,增强边界意识,实现良性家校合作。  关 键 词  家校关系;家校边界;物理边界;社会边界;心理边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共享控制策略作为基于临场感的遥操作机器人的主要控制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操作者的感知、判断和决策能力,也能发挥出机器人自身的优势.阐述遥操作机器人临场感技术;综述遥操作
目的探析舒适护理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德州市中医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间接诊的11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入院前后分2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