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救治新生儿急性肾损伤的时机选择与效果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y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理想时机与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用CRRT技术治疗的19例AKI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的RIFLE[风险(Risk)、损伤(Injury)、衰竭(Failure)、丧失(Loss)和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标准,根据CRRT开始时的肾功能水平,将患儿分为AKI 1~2期组和AKI 3期组。CRRT模式包括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和血浆置换。分析19例AKI新生儿CRRT治疗前,治疗12、24和48 h,及治疗结束时的血压、肾功能、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AKI新生儿CRRT治疗前、治疗12、24和48 h及治疗结束时的肾功能指标变化,评价CRRT的效果,并观察19例新生儿的临床转归。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或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19例AKI新生儿中,AKI 1~2期12例,3期7例。17例选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模式,2例选用血浆置换模式。CRRT治疗转流时间49~190 h,平均(89.2±33.9)h。(2)19例新生儿经CRRT治疗12 h后,血压即可达正常水平(40~60 mmHg,1 mmHg=0.133 kPa),且在治疗期间可维持正常水平。CRRT治疗12 h后,血pH值上升至正常范围(7.35~7.45)。CRRT治疗12 h后,患儿的氧合指数可达200 mmHg;治疗24 h后,可升至300 mmHg以上。血钾、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在治疗12 h后明显下降,治疗24 h可达到正常范围。治疗24 h时,患儿尿量增多。(3)AKI 1~2期组新生儿CRRT治疗24 h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明显下降。在CRRT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治疗前、治疗24 h和治疗结束),AKI 3期新生儿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高于AKI 1~2期新生儿[尿素氮分别为(15.8±4.1)与(10.2±5.1)、(11.5±2.4)与(6.3±2.3)和(9.8±2.1)与(5.1±2.2)mmol/L,t值分别为2.468、2.226和2.171;肌酐分别为(184±32)与(152±26)、(110±35)与(87±25)和(63±12)与(44±9)μmol/L,t值分别为2.404、2.423和3.972;P值均<0.05]。(4)19例AKI新生儿静脉置管均顺利完成。并发血小板减少3例,管路堵塞2例,低血压2例。均未发生低体温、出血、血栓形成及感染发生等并发症。(5)19例AKI新生儿中,12例(AKI 1~2期10例,AKI 3期2例)治愈出院(包括5例重度窒息、5例新生儿脓毒症和2例遗传代谢病代谢危象患儿)。其余7例(AKI 1~2期2例,AKI 3期5例)经CRRT治疗度过AKI少尿期,但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

结论

CRRT救治新生儿AKI较为安全,效果较理想,应当可以作为AKI新生儿救治的有效措施。CRRT救治AKI新生儿的理想时机应当是AKI 1~2期。

其他文献
儿童及青少年期生长发育及心理行为相关疾病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病因复杂。双生子共享母体宫内环境、同时出生并享有相同的早期家庭环境,能控制年龄、遗传和早期家庭环境等的干扰,是开展复杂慢性疾病研究的良好资源。利用双生子家庭开展出生队列研究,能更好地结合遗传和环境因素寻找复杂慢性疾病的病因起源。本研究从研究目标、内容、进展和优势与潜在问题等方面对武汉双生子出生队列进行简要介绍,着重呈现本研究的总体设计
空间流行病学是一门新兴的流行病学分支学科,旨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发掘疾病位置信息和分布特征,评估特定区域人群发病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策略支持。近年来,随着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卫生健康、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活等大数据的可获取性进一步提高,空间流行病学在学科理论和实践应用层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的对中国7个城市0~3岁婴幼儿常见的胃肠道不适症状进行现况调查,探讨婴幼儿常见胃肠道不适症状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7城市0~3岁常住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按国际通用的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Rome Ⅳ诊断标准判断常见胃肠道不适症状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地域、城乡、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0 932份。0~1岁婴儿共10 193人,出现反流
目的分析我国跨省流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1-2015年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工作数据,采用描述性和趋势检验分析跨省流动HIV/AIDS抗病毒治疗历年变化趋势和主要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该人群抗病毒治疗覆盖面的主要因素。结果跨省流动HIV/AIDS占比从2011年的7.1%(17 784/250 645)提
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春期抑郁症状的前瞻性关联。方法于2013年5月方便选取安徽省蚌埠市3所小学,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对参加研究的3~4年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同时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学生问卷包括童年期受虐待经历(情感、躯体和性虐待)和抑郁症状等;父母问卷包括父母学历和家庭经济条件等信息。2017年3月进行随访。基线抑郁症状采用儿童抑郁量表评价,随访期抑郁症状采用《心境与情绪问卷》评价。建立多
目的了解渭河流域2005-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情况,评估影响HFRS空间分布差异的环境因素。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5年渭河流域HFRS个案资料,统计描述HFRS流行特征;应用增强回归树模型在5 km×5 km栅格尺度上分析引起疾病地理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2005-2015年,渭河流域共报告HFRS病例18 629例,年均发病率为7.24/1
目的分析中心性肥胖评价指标腰围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IHD)、急性冠心病事件(MCE)以及死于IHD风险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调查开展于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剔除基线时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的个体,共纳入428 595人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研究人群平均随访9.1年,累积随访3 803 637人年,期间新
目的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的管理质量,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HDP指南建立临床内审核查表,对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66例进入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救治的HDP患者从院前、院内和患者因素等3个方面进行评价。采集的数据还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HDP的并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膜性纳米囊泡,携带蛋白、mRNA、微小RNA和脂质等内容物,通过靶细胞传递内含物,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调控。子痫前期患者体内外泌体的蛋白和微小RNA的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使母体滋养细胞侵袭能力不足、内皮细胞的功能和血管生成能力降低。对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来源的外泌体微小RNA进行研究,有助于阐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
近年来,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经明显降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研究发现,孕产妇危重症的发生率高低与孕产妇死亡率相关。因此,开展相关研究,防治孕产妇危重症,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