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问妈妈:“为什么雨水在地上是斜着跑的呢?”妈妈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就对儿子说:“那是雨宝宝和你一样淘气呀,想晚点回家,所以专走斜路呗。”后来一个朋友告诉她,幸亏你没有告诉儿子深奥的物理知识,你不知道他再次看到那些雨点又会增添多少美好的想象。
由此,我想到了现在的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书包越来越沉,嬉戏越来越少,他们无牵无挂、快乐的童年似乎已成为上一代人才拥有的回忆。
回想起我的童年,那可真是无忧无虑啊!那时各家的孩子多,生活的艰辛使父母每日为生计而奔波,我成了没人管束的“野孩子”。什么没玩过呀,打“公鸡”架,顶“飞机”,泥巴“补锅”,跳“田”等。上山爬树掏鸟窝,下河洗澡捉鱼虾……也不知是谁发明的如此众多的花样。总之,放学回家,书包一丢,就往外跑,直到父母一遍遍的吆喝声从远处传来,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周末、假期就更痛快了。多彩的游戏,无压力的学业,构筑了我欢乐而美好的童年。
再看看现在的小学生,我不禁为他们的童年感到悲哀:背唐诗宋词,学琴棋书画,疲惫了原本轻松自由的心情;超负荷的书包,大量的作业,挤掉了原本游戏的时间。这一切都源于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迫使父母们用鞭子赶着“鸭子”上架。难道让孩子拼命地学习就是成功?真的到了要以牺牲童年的快乐为代价的地步吗?我认为孩子就像一颗稚嫩的小草,有其独特的个性,只有让孩子有一颗健康快乐的童心,这颗小草才会茁壮成长。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有道理,如果把时间花在玩耍上,而不努力拼搏,那么你将来的高考成绩就比别人少几分;如果现在不多学一种技能,那么你的将来就少一份机遇,现实就这么残酷。玩,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权利,可父母却用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去剥夺孩子的童年,用社会上流行的成功概念去扼杀了孩子的快乐,为了将来的成功,而让孩子交出童年的快乐,那么,这便是更残酷、更违背人性的愚蠢做法!
儿时的我同样疯狂的玩过,拖欠过作业,也淘气过,与邻居家的孩子打过架,也有过考试的不及格,但是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多年以后我懂事了,我有自己的思想了,我知道长大就必须承担责任,所以我成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现在我工作了,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回忆美好的童年,我感谢父母没有给我太多的压力。
年轻一代的父母们,孩子固然是希望,但做父母的首先应该明白孩子是独立的、有自己爱好的个体。我们要塑造孩子,但不能牺牲孩子的天真和童年的乐趣,不能以大人的认识和标准去衡量孩子,应该让孩子去玩泥巴、趟小溪、踢足球,趴在地上兴致勃勃地看蚂蚁搬家,和小伙伴一起磕磕碰碰,甚至擦破块皮,去发现“新大陆”。孩子的行为可以引导,但童趣、童真不能被剥夺,童心不能被践踏。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吧!至少老师们可以少布置点作业,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当社会大氛围扭转不了的时候,至少父母们可以扭转家庭小氛围,卸下所谓缥渺的成功吧,把最美的童年时光还给孩子!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
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让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健康的童心,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每个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天空。请把孩子放回大自然,让他们在草地上、小河边快快乐乐地玩耍,尽情享受,找回失去的童趣。
◇责任编辑:陈 顺◇
由此,我想到了现在的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书包越来越沉,嬉戏越来越少,他们无牵无挂、快乐的童年似乎已成为上一代人才拥有的回忆。
回想起我的童年,那可真是无忧无虑啊!那时各家的孩子多,生活的艰辛使父母每日为生计而奔波,我成了没人管束的“野孩子”。什么没玩过呀,打“公鸡”架,顶“飞机”,泥巴“补锅”,跳“田”等。上山爬树掏鸟窝,下河洗澡捉鱼虾……也不知是谁发明的如此众多的花样。总之,放学回家,书包一丢,就往外跑,直到父母一遍遍的吆喝声从远处传来,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周末、假期就更痛快了。多彩的游戏,无压力的学业,构筑了我欢乐而美好的童年。
再看看现在的小学生,我不禁为他们的童年感到悲哀:背唐诗宋词,学琴棋书画,疲惫了原本轻松自由的心情;超负荷的书包,大量的作业,挤掉了原本游戏的时间。这一切都源于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期望,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迫使父母们用鞭子赶着“鸭子”上架。难道让孩子拼命地学习就是成功?真的到了要以牺牲童年的快乐为代价的地步吗?我认为孩子就像一颗稚嫩的小草,有其独特的个性,只有让孩子有一颗健康快乐的童心,这颗小草才会茁壮成长。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有道理,如果把时间花在玩耍上,而不努力拼搏,那么你将来的高考成绩就比别人少几分;如果现在不多学一种技能,那么你的将来就少一份机遇,现实就这么残酷。玩,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权利,可父母却用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去剥夺孩子的童年,用社会上流行的成功概念去扼杀了孩子的快乐,为了将来的成功,而让孩子交出童年的快乐,那么,这便是更残酷、更违背人性的愚蠢做法!
儿时的我同样疯狂的玩过,拖欠过作业,也淘气过,与邻居家的孩子打过架,也有过考试的不及格,但是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多年以后我懂事了,我有自己的思想了,我知道长大就必须承担责任,所以我成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现在我工作了,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回忆美好的童年,我感谢父母没有给我太多的压力。
年轻一代的父母们,孩子固然是希望,但做父母的首先应该明白孩子是独立的、有自己爱好的个体。我们要塑造孩子,但不能牺牲孩子的天真和童年的乐趣,不能以大人的认识和标准去衡量孩子,应该让孩子去玩泥巴、趟小溪、踢足球,趴在地上兴致勃勃地看蚂蚁搬家,和小伙伴一起磕磕碰碰,甚至擦破块皮,去发现“新大陆”。孩子的行为可以引导,但童趣、童真不能被剥夺,童心不能被践踏。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吧!至少老师们可以少布置点作业,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当社会大氛围扭转不了的时候,至少父母们可以扭转家庭小氛围,卸下所谓缥渺的成功吧,把最美的童年时光还给孩子!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
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让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健康的童心,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每个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天空。请把孩子放回大自然,让他们在草地上、小河边快快乐乐地玩耍,尽情享受,找回失去的童趣。
◇责任编辑:陈 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