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历程、创新及经验研究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ian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于理论自觉、政治自觉、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等一系列原因,积极寻求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经由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初步探索阶段、格局明确阶段和体系建设阶段,我国在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下,成功实现了对生态治理的话语重塑、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正是由于坚持党的领导的科学定位、系统观念的科学方法、人民主体的价值立场,我国得以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不断开辟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以来走过的历史进程,总结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宝贵经验,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立足于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高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措施,对于更好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突出现实意义.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教授.
期刊
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形态,信息传播媒介的变革、网络生存实践的演进以及意识形态的转型共同促进了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与发展,生产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内容形式的感性化、作用领域的生活化成为当前网络意识形态的突出特征.在网络成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的形势下,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需要我们辩证地认识和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生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特征与趋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引领作用,反对个人主义哲学、"去唯物论"以及"去意识形态化"等错误理论和思想倾向,切实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民主体立场、
当代新生产力形成的根本标志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在长期积累、各自推进的基础上,日益融合、相辅相成的大数据技术体系的形成.大数据技术体系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和传递(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计算和分析(云计算技术)、管理和使用(区块链技术)及大数据的落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大数据普遍性的社会化交流和共享,使大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资料,从而推动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大数据新生产力正在根本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直接社会化的生产向纵深推进,使借助网络而实现的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重视学习是一条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学习历史是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学习党史活动都有新的特点.学习党史对于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开辟新道路、形成新理论、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把学习党史与学习理论相结合、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倡导党员个人读书学习的同时,有组织地开展系统培训和专题教育,积累了学习党史的宝贵经验.毛泽东曾有至理名言:“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
期刊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蕴含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生动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全面从严治党是个系统工程,执政伦理建设是其重要抓手.执政伦理关乎执政党执政的有效性,对于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人民至上的信念伦理、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伦理、守纪律讲规矩的底线伦理以及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都是为了维护党政治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五大规范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体系.加强执政伦理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应从理念思维、政治生态、德法共治、制度保障与个体品德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协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既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审慎应对各种挑战,竭力维护我国发展机遇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
期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烈革命向度.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一以贯之,是习近平革命观理论图谱的核心.一以贯之革命观,是习近平在学理上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产物,也是宏观审视发生学上的百年协同推进的两个伟大革命的结果.习近平重构和形塑两个伟大革命概念,其一以贯之的革命观具有确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党定位、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定位和改革开放的革命定位之功能.学习中共党史需"明"之"理",就是回答中国共产党何以"能".习近平一以贯之革命观,是"能"的高度概括和理论结晶,为理解"能"提供有效认识工具,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经历了由"政治经济学批判"到"形而上学批判"的深化过程,资本逻辑批判始终是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锁钥.随着资本垄断化、金融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跌宕起伏,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人的发展危机日趋严重,当代资本表现出增殖逻辑整体强化、扩张逻辑持续加强和物化逻辑愈加凸显的嬗变图景,亦不断滋生出自我否定和自我扬弃的因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单一的所有制基本经济制度发展完善为所有制、分配方式、经济体制"三位一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系,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奠定了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需要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可见多种隐喻修辞,其生动鲜明的象征意义不仅可充分有效地表情达意,还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价值.基于各种隐喻涉及的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式与话语特色研究,可帮助学者在研读经典文献过程中主动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强化理解原著话语的感性认识,提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效率,进而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精髓.对马克思主义经典隐喻的探析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路径,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