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与一般公路的养护不同的是,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工作主要有两种,即修复性养护工作和预防性的养护工作。预防性的养护是为减缓路面质量的下降速度,修复性的养护是对损坏的路面区域进行修复。本文通过分析沥青路面的病害原因,对两种养护方式进行探讨,并从这两种养护方式着手,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修复;养护
0.引言
目前,在我国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同时,其交通负荷也在迅猛增大,在过往车辆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另外,因为部分车辆在高速上超载行驶,以及环境气候的影响,更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损坏,从而影响行车安全以及行车舒适感。所以,我们应加强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养护工作大致分为预防性和修复性的养护,预防性养护可以减缓路面的损坏,修复性养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我们应将修复性养护和预防性养护综合起来使用,从而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能够达到最大。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及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的病害是由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比如行车荷载、不合理施工、环境气候等等。其病害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集中典型病害。
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
常见的裂缝类病害有横、纵向裂缝、龟裂等。接近垂直路面中线的裂缝即为横向裂缝。横向裂缝一般最早出现在硬路肩,慢慢向中间延伸最后在全路贯通。横向裂缝一般是因为低温收缩而引起,冬季是横向裂缝产生的高发期。平行路面中线的裂缝即为纵向裂缝,一般在路面加宽处和半填挖地段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或者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是引起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纵横交错的多边形网状疲劳裂缝即为龟裂。
1.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中比较常见的有脱皮、麻面、松散、坑槽等。因为车辆荷载的作用,松散类病害一般出现在轮迹带处,该处沥青和集料会缓慢的脱开到散失。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较少,或者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好是沥青产生松散的原因。如果松散、龟裂等病害得不到控制而进一步加重,会使得路面出现坑洞即为坑槽。
1.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中比较常见的有车辙、泛油、沉陷、磨光等。沥青路面的不均匀凹陷即为沉陷病害。沉陷病害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使得路面在横、纵向发生不均匀沉降。另外,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还会导致路基的强度降低以及路面承载力不强,从而使路面发生早期破坏。沥青路面的集料抗磨性比较差,其棱角在车辆反复作用下变得平滑即为磨光病害。沥青路面出现磨光后,会使得路面的纹理消失,从而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在车辆荷载以及气候的长期作用下,轮迹带会逐渐出现下洼变形从而形成车辙。与其他公路相比,车辙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所特有的一种病害,它不仅对行车的舒适性产生影响外,还会对交通安全造成隐患。
1.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其他类病害
翻浆以及冻胀是此类病害中最为常见的两种,产生的主要原因均是气候影响。路基因为湿软而使得路面发生破裂以及冒浆即为翻浆病害。路基下部水分逐步向上聚集,在冻结后会导致路面膨胀,从而形成发生拱起以及开裂现象即为冻胀。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对策
2.1 玻璃纤维沥青表处技术
当沥青路面表面没有明显的变形,或者只有轻微的裂缝时,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养护。该技术是在中碱玻璃丝布上喷洒阴离子乳化沥青,使石油沥青完全覆盖玻璃丝布纤维后形成结合体。该结合体能封闭毛细水,延长使用寿命,在预防沥青路面病害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2 雾封层技术
该技术是将再生剂喷到老的沥青路面上,并撒落一些石屑,其成本较低,并能很快的开放交通。在老旧的沥青路面使用该技术,能很好的预防脱层、松散、小坑槽等病害进一步加重,从而防止沥青路面过于老化。
2.3微表处技术
在表面相对光滑的沥青路面可以使用微表处技术。该技术是将一些高分子的聚合物加入稀浆混合料配方,制成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利用该混合料处理光滑的沥青路面,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从而改善路表功能。
2.4 薄层沥青表处技术
薄层沥青表处技术技术是利用阴离子乳化沥青层铺法对路面进行养护。该技术铺了三层集料以及两层乳化沥青,并碾压了三次,这极大的提升了路面质量,有效的预防病害的出现,因此该技术在沥青路面的养护中很受欢迎。
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修复性养护技术对策
3.1裂缝类病害路面的修复
裂缝类病害中的横、纵向裂缝的修复,应根据裂缝情况的厉害程度进行处理。高温季节可以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以不处理。对于缝宽小于5mm的轻微裂缝,要先把缝隙内的异物以及裂缝周边的尘土清理,然后沿着裂缝布设5mm直径、深度大于500mm的灌注孔,最后将填料通过灌注孔灌入裂缝内。接着将石屑或者粗砂均匀的洒在裂缝表面,溢出的沥青、石屑等要及时清理掉。交通要在灌封填料凝固后才能开放。对于缝宽大于5mm的严重裂缝,先用切割机对裂缝进行切割,然后用压缩空气对切缝处以及切缝周边进行两遍以上的清理。第一次清理时,喷气嘴距裂缝应不低于5cm,第二次清理可以增大距离。接下来的对裂缝灌注填料以及接下来的清理工作与轻微裂缝的处理相同。
3.2 松散类病害路面的修复
当此类病害仅在面层时,要先确定其修补范围,横、纵向的边线要与路面的中心线垂直或者平行。若病害在小面积内比较密集时,要将修补范围合并。接着对路面进行铣刨,深度要大于病害的深度,然后用切割机对边线进行整修。对路面修补后,均匀喷洒乳化沥青,然后用与原来路面结构相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面层摊铺。若摊铺的厚度比上面层的结构大时,要将混合料分层摊铺,并压实。最后用压实机械碾压,使沥青路面表面平整且密实。
3.3 变形类病害路面的修复
在沥青路面的变形类病害中,最常见的是沉陷。对于路面沉陷深度小于20mm且无破损的的轻微下沉,可以不用处理。对于路面沉陷深度大于20mm的严重下沉,若其土基比较密实稳定,可以只对面层进行修补。在路面下沉后,若只有少许的轻微裂缝,可喷洒粘层沥青,然后用热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填补,并压实整平。如果路面破损较为严重,要通过挖补对面层做修复。
3.4其他类病害路面的修复
对于冻胀类病害,可以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修复。对于翻浆类病害,可以用一些工业废渣或者砂石对路基进行加固,从而使得路基变得密实、平整。 [科]
【参考文献】
[1]范上宁,季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选择[J].中国市政工程,2006,(6):11-12+89-90.
[2]常魁和,高群.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新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4]曾峰,张肖宁.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中外公路,2009,29(4):74-80.
[5]何启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及养护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姚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修复;养护
0.引言
目前,在我国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同时,其交通负荷也在迅猛增大,在过往车辆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另外,因为部分车辆在高速上超载行驶,以及环境气候的影响,更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损坏,从而影响行车安全以及行车舒适感。所以,我们应加强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养护工作大致分为预防性和修复性的养护,预防性养护可以减缓路面的损坏,修复性养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我们应将修复性养护和预防性养护综合起来使用,从而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能够达到最大。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及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的病害是由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比如行车荷载、不合理施工、环境气候等等。其病害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集中典型病害。
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
常见的裂缝类病害有横、纵向裂缝、龟裂等。接近垂直路面中线的裂缝即为横向裂缝。横向裂缝一般最早出现在硬路肩,慢慢向中间延伸最后在全路贯通。横向裂缝一般是因为低温收缩而引起,冬季是横向裂缝产生的高发期。平行路面中线的裂缝即为纵向裂缝,一般在路面加宽处和半填挖地段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或者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是引起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纵横交错的多边形网状疲劳裂缝即为龟裂。
1.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中比较常见的有脱皮、麻面、松散、坑槽等。因为车辆荷载的作用,松散类病害一般出现在轮迹带处,该处沥青和集料会缓慢的脱开到散失。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较少,或者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好是沥青产生松散的原因。如果松散、龟裂等病害得不到控制而进一步加重,会使得路面出现坑洞即为坑槽。
1.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中比较常见的有车辙、泛油、沉陷、磨光等。沥青路面的不均匀凹陷即为沉陷病害。沉陷病害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使得路面在横、纵向发生不均匀沉降。另外,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还会导致路基的强度降低以及路面承载力不强,从而使路面发生早期破坏。沥青路面的集料抗磨性比较差,其棱角在车辆反复作用下变得平滑即为磨光病害。沥青路面出现磨光后,会使得路面的纹理消失,从而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在车辆荷载以及气候的长期作用下,轮迹带会逐渐出现下洼变形从而形成车辙。与其他公路相比,车辙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所特有的一种病害,它不仅对行车的舒适性产生影响外,还会对交通安全造成隐患。
1.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其他类病害
翻浆以及冻胀是此类病害中最为常见的两种,产生的主要原因均是气候影响。路基因为湿软而使得路面发生破裂以及冒浆即为翻浆病害。路基下部水分逐步向上聚集,在冻结后会导致路面膨胀,从而形成发生拱起以及开裂现象即为冻胀。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对策
2.1 玻璃纤维沥青表处技术
当沥青路面表面没有明显的变形,或者只有轻微的裂缝时,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养护。该技术是在中碱玻璃丝布上喷洒阴离子乳化沥青,使石油沥青完全覆盖玻璃丝布纤维后形成结合体。该结合体能封闭毛细水,延长使用寿命,在预防沥青路面病害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2 雾封层技术
该技术是将再生剂喷到老的沥青路面上,并撒落一些石屑,其成本较低,并能很快的开放交通。在老旧的沥青路面使用该技术,能很好的预防脱层、松散、小坑槽等病害进一步加重,从而防止沥青路面过于老化。
2.3微表处技术
在表面相对光滑的沥青路面可以使用微表处技术。该技术是将一些高分子的聚合物加入稀浆混合料配方,制成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利用该混合料处理光滑的沥青路面,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从而改善路表功能。
2.4 薄层沥青表处技术
薄层沥青表处技术技术是利用阴离子乳化沥青层铺法对路面进行养护。该技术铺了三层集料以及两层乳化沥青,并碾压了三次,这极大的提升了路面质量,有效的预防病害的出现,因此该技术在沥青路面的养护中很受欢迎。
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修复性养护技术对策
3.1裂缝类病害路面的修复
裂缝类病害中的横、纵向裂缝的修复,应根据裂缝情况的厉害程度进行处理。高温季节可以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以不处理。对于缝宽小于5mm的轻微裂缝,要先把缝隙内的异物以及裂缝周边的尘土清理,然后沿着裂缝布设5mm直径、深度大于500mm的灌注孔,最后将填料通过灌注孔灌入裂缝内。接着将石屑或者粗砂均匀的洒在裂缝表面,溢出的沥青、石屑等要及时清理掉。交通要在灌封填料凝固后才能开放。对于缝宽大于5mm的严重裂缝,先用切割机对裂缝进行切割,然后用压缩空气对切缝处以及切缝周边进行两遍以上的清理。第一次清理时,喷气嘴距裂缝应不低于5cm,第二次清理可以增大距离。接下来的对裂缝灌注填料以及接下来的清理工作与轻微裂缝的处理相同。
3.2 松散类病害路面的修复
当此类病害仅在面层时,要先确定其修补范围,横、纵向的边线要与路面的中心线垂直或者平行。若病害在小面积内比较密集时,要将修补范围合并。接着对路面进行铣刨,深度要大于病害的深度,然后用切割机对边线进行整修。对路面修补后,均匀喷洒乳化沥青,然后用与原来路面结构相同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面层摊铺。若摊铺的厚度比上面层的结构大时,要将混合料分层摊铺,并压实。最后用压实机械碾压,使沥青路面表面平整且密实。
3.3 变形类病害路面的修复
在沥青路面的变形类病害中,最常见的是沉陷。对于路面沉陷深度小于20mm且无破损的的轻微下沉,可以不用处理。对于路面沉陷深度大于20mm的严重下沉,若其土基比较密实稳定,可以只对面层进行修补。在路面下沉后,若只有少许的轻微裂缝,可喷洒粘层沥青,然后用热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填补,并压实整平。如果路面破损较为严重,要通过挖补对面层做修复。
3.4其他类病害路面的修复
对于冻胀类病害,可以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修复。对于翻浆类病害,可以用一些工业废渣或者砂石对路基进行加固,从而使得路基变得密实、平整。 [科]
【参考文献】
[1]范上宁,季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选择[J].中国市政工程,2006,(6):11-12+89-90.
[2]常魁和,高群.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新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4]曾峰,张肖宁.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中外公路,2009,29(4):74-80.
[5]何启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及养护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姚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