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连接是体现篇章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汉语和韩国语篇章连接成分的使用与各自的语言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汉语作为孤立语,是语义型语言,在篇章表达上呈现“意合”特征;韩国语作为黏着语,注重语法形态的连接,在语言表达上呈现“形合”特征。汉韩篇章连接方式存在异同点。本文将分别选取汉韩经典小说《阿Q正传》和《???》及其互译本为语料来分析研究汉韩篇章连接成分在使用上的异同点,旨在更好地掌握汉韩两种语言的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连接是体现篇章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汉语和韩国语篇章连接成分的使用与各自的语言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汉语作为孤立语,是语义型语言,在篇章表达上呈现“意合”特征;韩国语作为黏着语,注重语法形态的连接,在语言表达上呈现“形合”特征。汉韩篇章连接方式存在异同点。本文将分别选取汉韩经典小说《阿Q正传》和《???》及其互译本为语料来分析研究汉韩篇章连接成分在使用上的异同点,旨在更好地掌握汉韩两种语言的特点,以期对双语学习与教学以及中韩互译有所帮助。
关键词:汉韩篇章;小说语料;异同点
作者简介:孙静(1990-),女,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汉韩篇章对比研究、韩国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2
引言:
近年来,汉韩对比研究已由词汇和句子层面进入到了语篇层面。语篇(Text)衔接的完整理论体系,最初是由韩礼德、哈桑(Halliday
其他文献
摘 要: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而真实的对话和故事,但在字里行间之中,读者能够感受到的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那一念之间的爱与力量。 关键词:《生死爱恨一念间》;刘墉;珍惜;一念间 作者简介:姚歆烨,女,1987年2月生,汉族,上海人,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闻出版、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01
摘 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推拿》不仅在创作题材上有所拓展,具有创新意义。电影对小说改编所获得的成功,也给予了小说影视化一定的创作经验。本文主要从小说到电影,主题侧重的调整入手,梳理出二者的异同,揭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利弊。 关键词:推拿;小说;电影;对比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1 现如今,电影对文学的改编越
摘 要:林白以其诗意的语言对女性私人领域进行了大胆又精确的描摹,阐述了女性成长中自我意识的不断探求。但囿于个人经验和思维局限,早期作品缺少同历史和社会深入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作为而立之年的代表作《北去来辞》,较之早期专注于个体生命体验的隐秘叙事,林白把更多的视野转向到男性、社会公共领域和人性中有普遍价值的问题。 关键词:风格转变;对男性的关怀;广阔视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香笺泪》是好莱坞黄金时代黑色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依然在探讨婚姻与爱情这一永远沉重的话题,与其他此类题材的影片所不同的是,它运用精湛的镜头语言和神秘氛围的营造以及对女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深度挖掘,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情节演绎的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极富戏剧张力。该片虽然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虽看似通俗,却深沉厚重。独特的叙事手法,精致的光影把握以及贝蒂·戴维斯教科书式的伟大表演,使影片处处流露
摘 要:《鲁迅〈故乡〉阅读史》一书,是日本学者藤井省三从事鲁迅研究的总结性学术著作。著者通过对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阅读史料的整合,透视了现代中国知识群体的阅读概况,指出了《故乡》阅读史与国文(语文)教科书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呈现了20年代直至90年代这70多年间国文(语文)教科书选录、解读《故乡》的历史概貌,突出了《故乡》作为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必然性与诠释限度。著者细致入微地史料整合及拓宽视野的立意
摘 要:《故乡天下黄花》是刘震云“新写实”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用四个时期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部乡村农民生存的悲剧苦难史。“权力”腐蚀和侵害着农民,体现着中国农民文化的荒谬特征。 关键词:《故乡天下黄花》;“权力”;悲剧;国民性 作者简介:胡洋(1986-),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研究生,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外语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研究》(项目编号:2015C433)和 2016年度钦州学院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外语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项目编号:2016QYJGZ21)成果。 摘 要:《精灵旅社》是一部美国动画喜剧片。影片生动活泼,情节跌宕起伏。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吸血鬼父亲抚养女儿成长的故事。剧中的主要
摘 要:白先勇先生的短篇集《台北人》主要书写那个时代的流变沧桑和置身动荡年代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其悲剧意识体现在了今非昔比,世事沧桑的“陆台之别”上,难逃时间与命运双重宿命下的“美人迟暮”的人物悲剧上,以及“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的戏剧化因素上这三个方面,其道尽了那些从大陆退居迁移台湾的各色人物在历史风浪中感知到的世态炎凉与沧桑。 关键词:白先勇;台北人;悲剧意识;小说技巧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8YJCXS152)。 摘 要:海德格尔的著作《什么叫思想》包含一种根本的关于“什么叫思想”的存在历史性的沉思,这本著作包含海德格尔对许多论题的深入探讨,其中,最可思虑者反映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的质疑,尼采的超人理论体现海德格尔对人的终极关怀,存在者之存在再现海德格尔的人本主义哲学本质,思与诗呈现海德格尔的诗性语言观。 关键词:最可思虑者;超
摘 要: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充满了现代意义的荒诞体验,给人孤独、虚无、彷徨而又绝望的感受。而《野草》展现的荒诞中,又蕴含着强大的反思和斗争力量 关键词:《野草》;荒诞;反思;反抗 作者简介:杨鸿涛(1996.3-),女,汉族,奉节县人,现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