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悟学理念教学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来源 :教育观察·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wa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悟学式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有效地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它强调:高效课堂,教师要精心准备,学生要充分预习;高效课堂,教师要精讲巧讲,学生要多说多做;高效课堂,教师要注意启悟,学生要加强感悟。
  关键词悟学理念;语文学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8-0022-03
  悟学式教学法是我们贵港市原教育局局长姚伟文同志所创,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悟学理论”为指导而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自2011年开始,此教学法在我市大规模推广、普及。我校也开设了该项课题实验研究,带着“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的教学理念,我校师生一起探索、一起追寻,着力打造充满“悟学”生态的、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现结合本人的实践探索,略谈我的体会,以便与同行交流。
  一、高效课堂,教师要精心准备,学生要充分预习
  2012年秋季期,我校唐宇、刘萍两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贵港市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比赛,双双荣获特等奖,这是我校在市级以上课堂教学大赛中的一次重大突破。这次比赛全县产生了三个特等奖,我校获得了两个,特别是我们身为乡镇教师能取得这样的殊荣,真是令人瞩目,可喜可贺!两位老师这次的成功尝试,主要是以“悟学理念”为指导,大胆实践“悟学式教学法”,并凭借“合理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显著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好评。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若没有课前精心的准备,就不可能有课堂的有效、高效。真可谓“课堂四十分,课前功夫深”啊!所以,打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我们不能由于教师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阶段,我们必须多下功夫,充分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准备到位,准确讲解到位,能力训练到位,学法指导到位。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中,经师生碰撞,再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课后更要备“课后课”,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教师只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因素之一,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生课前预习好,听课才能有的放矢。预习不是只看看书本读读课文,我校根据“悟学理念”里的“预学、导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导学案”来落实预习。我们教师课前要精心编写好“导学案”,将教学内容以基础练习和基本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前一天发给学生预习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导学案引领学习,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注意基础知识梳理和基本能力培养。导学案对于学生来说,犹如蹒跚学步的孩子手中的学步车,学生能够借助导学案带着问题、困惑、方法等体验学习过程,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导学案成为教与学的基本线路图,成为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保障。
  二、高效课堂,教师要精讲巧讲,学生要多说多做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悟学理念倡导“灵活才能兴趣,巧妙才能高效,快乐才能极致”。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教得如何认真到位,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可见,教学效率的高低,着眼点应该在学生身上。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说与做,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要我学、我厌学、我懒学”转变为“我要学、我想学、我勤学”,从而上升到悟学理念里的“我活学、我巧学、我乐学”的境界。例如,在讲授新课时,我不认同“新课讲授越深越透就越好”这种说法。我觉得新课的讲授贵在精、在巧,而不在全。精讲内容要遵守“三讲三不讲”的原则:“三讲”指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要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要讲,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要讲;“三不讲”指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这样讲授新课就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我把这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的说与做。如教学每篇课文的生字词时,我不单让学生动嘴读,还注意让学生动手写一写自己认为最难记的字形、字音。又如讲授文言文时,我会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诵读,再用红笔在文中圈出注释里没有解释而自己又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换意见,将还解决不了的词语在全班同学中提出解决。这样的课堂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忙,没有时间讲闲话、当观众。再如讲授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时,我主要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先将要解释的句子抄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逐个词写出意思,最后按现代汉语顺序连成一句话。通过这样动手翻译句子,学生的收获要比老师串讲多得多,学习效果自然会提高。
  三、高效课堂,教师要注意启悟,学生要加强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情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文的“导语”无一不是在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启发学生去体验感悟,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体验感悟学习的要求。注重“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或强调表达“真情实感”,几乎成了近年来所有中考作文命题者一致的要求。因此,学习语文就要多感悟,即让学生经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经历这种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正如悟学理念所说,“教育就是启发,就是感动;学习就是培养,就是感悟。”我们在“悟学式”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用心地感悟,切不可满足于课堂上的七嘴八舌、轰轰烈烈。所以每教一篇课文,教师都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循路入境,与作品人物同行,与作者心灵同在。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本情理,领悟作品内涵,感受心灵震撼。
  体验感情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但教师的点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适时的引导点拨常常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的教学境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体验感悟。如教《陋室铭》时,当学生顺利地回答作者从环境的清幽、交往的不俗、情趣的高雅来突出陋室不陋时,我不失时机提出“仅仅是为了突出陋室不陋吗?”经过这一点拨,学生立即会回答:“唯吾德馨”,从而感受到陋室主人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正是这一引导点拨,促进了学生的顿悟,使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提升到了单凭自悟所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样的课堂教学,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度思考,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学生能借助外力把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所有,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的悟学理念融入每一节精心设计的课堂中。让我们用心经营一份属于自己的教学天空,一起打造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吧!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郭东岐.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2.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 )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盆腔脓肿患者12例的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12例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氟西汀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氟西汀组和联合组,每组30
【目的】评价应用低浓度对比剂在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可行性。【方法】连续收集临床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拟行冠状CTA,使用低浓度对比剂并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者243例(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2例慢性血液透析(HD)和28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同时
从中药灌肠、直肠滴注、外敷、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穴位封闭等方面总结了目前中医外治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和临床疗效.认为中医药外治慢性盆腔炎疗效切实,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阐述了中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从西医学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因素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关系,并总结了中医和西医各自对慢性前列腺治疗的研究进展.
摘要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精彩的提问,还有智慧的理答,可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成就灵动的课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现:学习思考,提高课堂理答的熟练程度;及时引导,拓宽学生思维广度;随机应变,挖掘学生思维深度;搭桥引路,提高学生思维效度。  关键词数学课堂;理答;现状;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8-0018-02  惊羡于江苏省特级教师魏洁在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 )的应用对提升静脉治疗质量,降低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血栓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以“降低PICC血栓发生率”为主题,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钼靶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25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