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工程是推动和完善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大到国家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小到居民房屋施工都离不开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是工程建设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衡量工程建设优劣的重要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企业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及重点出发,研究探讨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确立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满足施工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是建筑产品的生命。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国民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单位为确保建筑质量,组织相关人员,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新技术,组织实施全面质量自控,提供符合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建设工程产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所构成的,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必须控制全部作业过程,即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包括: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使用的工具设备、投入的材料、操作工艺及环境等。工序质量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人员是建筑施工生产的主体,质量管理应以人为本。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使他们掌握各自岗位的技能要求,同时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建筑材料是建筑的主体,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质量水平,必须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施工设备是建筑施工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建筑施工进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必须尽量选择新型的先进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任何的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进行质量管理,将质量变化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
2.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是指在进行正式的施工以前实施的质量管理,包括方案设计、图纸审核、人员准备、材料工具设备的检验等,事实上,在建筑工程整个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始终贯穿其中。
2.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采用的手段包括:检查工序的交接,有计划的进行质量预控,严格按照方案进行项目的施工;对材料进行试验,对隐蔽的工程进行验收,采用有效技术措施降低质量安全隐患,记录图纸的会审,对成品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设计有变更则需要按照审批手续进行。
2.3施工过程后的质量管理
当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对已经形成的产品进行质量管理,主要是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对建筑工程进行初步的验收和进行自检;基于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对建筑质量进行评定,对建筑工程中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进行质量的检验,对竣工的建筑工程进行验收。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着力提升施工企业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指导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建设作业的重要思想,质量意识得不到有效的转变,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和政策就很难切实的执行下去。施工企业领导层和决策层应当首先深刻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员工培训、企业质量知识宣传以及质量与绩效挂钩等各项措施,努力提升全企业员工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质量意识的转变是施工企业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落实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的必要条件。
3.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保障体系
以制度做保障,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做到每项施工环节都能责任到人,且留有记录,使其具有可追溯性。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执行三检制验收,并严格履行验收签字程序,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施工环节,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对所有材料都要采用重量比,并准确计量;对有试配要求的砂浆、混凝土等材料,必须先进行试配,调整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加强对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现场验收、重点检查合格证、试化验单;规定需进行复试的材料须在投入使用前及时复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加强设计技术质量关、协调关
建筑工程的勘测及设计技术水平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施工工程的勘测设计,使工程的质量管理具体化,它对工程质量水平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反映了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技术水平,为此必须提高建筑设计技术质量关,各专业设计协调一致,确保建筑施工质量。
3.4加强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关
积极做好工程施工前期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制定规范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操作流程,提高管理层技术能力、知识水平、施工经验,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 PDCA 循环原理实现预期目标。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价和总结。
3.5加强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
首先,在施工人员中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加强施工队伍的责任意识。避免因员工的失误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其次,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潜能,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建立员工激励制度,要奖罚分明,从物质和精神上对员工进行奖励,培养员工的凝聚力。最后,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着力提高施工队伍素质。施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施工企业不仅要选择好的施工队伍,还要定期对这些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使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工程施工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有效利用高科技知识和工具的工作能力。
3.6严把施工质量验收关
建筑工程施工的验收工作要以设计变更、施工图纸等文件资料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签订的合同为标准。建筑工程施工的验收,要召集包含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质量安全检查行政部门等同时验收。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的项目,要由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建筑工程施工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为此应积极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建筑施工企业应参照国内外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加亮.刍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06).
[2]叶涛.着重探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3]植汉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03).
[4]于彩峰.浅谈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与管理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确立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满足施工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是建筑产品的生命。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国民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单位为确保建筑质量,组织相关人员,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新技术,组织实施全面质量自控,提供符合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建设工程产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业过程所构成的,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必须控制全部作业过程,即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包括: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使用的工具设备、投入的材料、操作工艺及环境等。工序质量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人员是建筑施工生产的主体,质量管理应以人为本。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使他们掌握各自岗位的技能要求,同时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建筑材料是建筑的主体,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项目质量水平,必须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施工设备是建筑施工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建筑施工进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必须尽量选择新型的先进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任何的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进行质量管理,将质量变化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
2.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是指在进行正式的施工以前实施的质量管理,包括方案设计、图纸审核、人员准备、材料工具设备的检验等,事实上,在建筑工程整个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始终贯穿其中。
2.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采用的手段包括:检查工序的交接,有计划的进行质量预控,严格按照方案进行项目的施工;对材料进行试验,对隐蔽的工程进行验收,采用有效技术措施降低质量安全隐患,记录图纸的会审,对成品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设计有变更则需要按照审批手续进行。
2.3施工过程后的质量管理
当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对已经形成的产品进行质量管理,主要是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对建筑工程进行初步的验收和进行自检;基于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对建筑质量进行评定,对建筑工程中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进行质量的检验,对竣工的建筑工程进行验收。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着力提升施工企业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指导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建设作业的重要思想,质量意识得不到有效的转变,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和政策就很难切实的执行下去。施工企业领导层和决策层应当首先深刻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员工培训、企业质量知识宣传以及质量与绩效挂钩等各项措施,努力提升全企业员工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质量意识的转变是施工企业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落实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的必要条件。
3.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保障体系
以制度做保障,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做到每项施工环节都能责任到人,且留有记录,使其具有可追溯性。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执行三检制验收,并严格履行验收签字程序,对于验收不合格的施工环节,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对所有材料都要采用重量比,并准确计量;对有试配要求的砂浆、混凝土等材料,必须先进行试配,调整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加强对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现场验收、重点检查合格证、试化验单;规定需进行复试的材料须在投入使用前及时复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加强设计技术质量关、协调关
建筑工程的勘测及设计技术水平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施工工程的勘测设计,使工程的质量管理具体化,它对工程质量水平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反映了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技术水平,为此必须提高建筑设计技术质量关,各专业设计协调一致,确保建筑施工质量。
3.4加强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关
积极做好工程施工前期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制定规范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操作流程,提高管理层技术能力、知识水平、施工经验,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 PDCA 循环原理实现预期目标。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价和总结。
3.5加强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
首先,在施工人员中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加强施工队伍的责任意识。避免因员工的失误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其次,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潜能,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建立员工激励制度,要奖罚分明,从物质和精神上对员工进行奖励,培养员工的凝聚力。最后,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着力提高施工队伍素质。施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施工企业不仅要选择好的施工队伍,还要定期对这些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使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工程施工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有效利用高科技知识和工具的工作能力。
3.6严把施工质量验收关
建筑工程施工的验收工作要以设计变更、施工图纸等文件资料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签订的合同为标准。建筑工程施工的验收,要召集包含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质量安全检查行政部门等同时验收。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的项目,要由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建筑工程施工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为此应积极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建筑施工企业应参照国内外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加亮.刍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06).
[2]叶涛.着重探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3]植汉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03).
[4]于彩峰.浅谈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与管理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