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设模式与乡土知识传承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国家建设模式对公民权利和义务有不同的界定,因此对国民教育中知识传承方式也有不同的制约。苏联式的国家建设模式缺乏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全面认识,导致国民教育中知识传承的条块效应,不利于建立统一的国家认同。中国的多元一体国家建设模式可较多地兼顾各族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国民教育中建设知识传承的双行道。上行道可让乡土知识精华升格为国家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下行道能使国家知识传承到全国各个区域。这种双行道有利于多元一体国家的建设,促进一体国家认同的形成。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责任心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我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提出“引领成长,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实施“小主人”特色教育,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不断丰富办学内涵,努力使学生获得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文化环境熏陶“小主人”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它好像
同情是一种涉及关心、责任、尊重与理解的心灵关怀,是教育的内在品性。同情的蒙蔽与教育内在价值的偏离不无关联。要彰显同情品性,教育的实践过程应体现以下几个关键点:教育者身
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幼儿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潜移默化的接受着教育,并逐步将所见所学内化为自己的个性、行为和品格。从男园长的自身角度出发,园长专业发展是指园长在业务水平、管理结构、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不断吸收、更新、丰富的过程。  一、男园长的职业角色特点  物以稀为贵,幼儿园男园长在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的同时,更承载了更多的期望。幼儿园从某种角度来看,是儿童成长的一个虚拟家庭环境,环境的适
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  一、巧设“课前大冲关”,激发学生课前学习的热情  1. 自学提疑问,激发学习欲望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可一旦在课堂让学生探究起来,常出现时间不够用,探究不充分等现象。如果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他们就有更充分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究具有思考价值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