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弹发展评估

来源 :飞航导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id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美军2022财年预算申请新列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弹原型样机项目,以及近期“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概念(HAWC)”飞行器成功试飞,美国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弹发展有加速之势.为准确研判其发展走向,简要分析了美国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弹发展现状,针对其发展军事需求、技术成熟度以及国防预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对其是否发展、技术路线、技术指标和发展进度给出了认识判断,认为美军极有可能在2025-2028年列装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弹.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气象网络终端设备缺乏系统安全防护的问题,文中对气象网络终端设备数据与通信安全技术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基于网络通信安全技术构建了气象网络终端设备的安全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分别设置了两级管理服务器,并且明确了网络攻击类型.采用安全的加法聚合协议以及加密通信技术,以确保数据与通信的安全.基于Matlab仿真平台,对文中所提技术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论证.测试结果表明,该气象网络终端设备的数据与通信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和检测效率,安全事件减少了约67.5%.
回顾总结了2021年美国、俄罗斯、欧洲和亚太周边国家在飞航导弹领域的发展态势.2021年,美国注重飞航导弹与新兴技术、新型平台的集成应用,多方位提升飞航导弹的威慑力和效费比;俄罗斯重点加速新型高超声速飞航导弹的研制部署,并频繁开展军事演习检验现役飞航导弹的战备水平;欧洲国家稳步推进新型飞航导弹的研制部署;亚太周边国家则纷纷通过合作研制和自主研制等手段加速飞航导弹的更新换代.
俄罗斯首都地面防空反导体系作为俄罗斯国家空天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卫首都及其周边地区空天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历史和现实概述了俄首都地面防空反导体系的发展情况,从有序推进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工作、重点研发先进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和突出对导弹袭击预警雷达的部署三个方面剖析了俄首都地面防空反导体系的建设特点,结合俄军建设实际,从战略谋划、装备技术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对俄首都地面防空反导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合理预测.
随着未来战争向着无人化方向不断发展,无人平台在未来作战中势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结合美军提出的“多域战”概念,对无人平台的多域作战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美军大量装备的MQ-9中型无人机平台,介绍了MQ-9系列无人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区别,研究了MQ-9系列无人机平台可挂载的雷达、光电和电子战等任务吊舱的型号产品和开发进展,分析了无人机平台及其任务吊舱的关系和发展思路,得出了关于无人机平台任务吊舱的发展启示,对我国的无人机载吊舱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先锋、匕首、锆石等高超声速武器,代表俄罗斯新一代导弹武器装备的能力水平.为更好地了解俄罗斯高超声速装备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先锋、匕首、锆石三型装备的技术特点和作战用途,总结出俄罗斯注重高超装备总体方案的设计优化,发挥系统优势提升作战性能,注重热防护和推进技术等基础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等主要做法,是推动俄高超作战能力快速形成的重要经验.
本文针对美国著名鹰派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近日提出的“降级优势”概念进行了全面研究,对其概念内涵、关键赋能战法以及各作战域的能力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分析,可以看出,在“大国竞争”的战略背景下,美国已意识到未来战场环境将发生“质”的改变,其信息优势将遭受史无前例的挑战,保障己方系统在能力降级条件下有效运转的能力,同时对竞争对手施加类似的降级困境,获取“降级环境下的相对优势”很可能将是其未来获取战场主动权的重要选项.
高超声速飞行器主动冷却和机载发电为近年来重点关注问题,受限于飞行器极端工作状态,常见的冷却、发电技术不再适用.本文对当前高超声速飞行器冷电联供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基于动力循环的冷电联供系统能大功率制冷和供电,但仍然存在重量大、结构复杂等潜在问题.当前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实现的直接冷电转换,具有轻量、简单的特点,目前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成熟度较难实现大功率冷电联供,其随着相关技术进步具备很强的应用前景.
临近空间是航天与航空业务领域的结合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高超声速飞行器是遂行临近空间任务的重要平台.导航技术提供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姿态等关键信息,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本文对比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高超声速飞行器采用的导航技术方案;对各种导航技术运行的特性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高超声速飞行器面向复杂环境进行自主导航应用的难点问题,给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自主导航技术的发展方向.相关结果可为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导航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随着无人技术日益成熟,无人飞行器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森林防火、航拍摄影、环境探测等各个领域,同时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针对“低慢小”飞行目标引发的安全威胁,分析了雷达探测、光电探测、无线电探测和声波探测等四种传统探测技术的技术原理和适用场景.研究梳理了近年来“低慢小”飞行目标融合探测所采用的探测技术、融合方法以及优势和不足.得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无人机技术不断成熟,其更加频繁和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战场上,执行各类危险性高、强度大的任务.但随着侦测打击技术的不断改进提升,无人机的战场生存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提高无人机的战场生存能力,各军事大国均将无人机隐身技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研制出一系列具有隐身设计的无人机.本文介绍了雷达和红外两种常用隐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对外军当前主流的隐身无人机项目进行介绍并阐述了各自的隐身特性;根据当前作战形式的变化,分析了具有隐身设计的无人机的应用前景,探讨其涉及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