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德育因素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566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教育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要一部分,为了响应社会的潮流,深化课程改革,对课本教材进行修订,使其更加凸显德育及人文性教育的重要性。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性的学习语言,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作为小学生们学习教育知识的第一手材料,其对选文要求也应慎重。关于德育方面知识的选文关系到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德育,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在教材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文章的故事情节间接的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被小学生吸收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改革;德育;选文;表现形式
  G623.2
  一、引言
  德育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个体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德。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规范中明确提到,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以同学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以形成健全的思想品质为基础;以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德育选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改变;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以科学为目的的教学风格,真正的形成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们必会将课本知识全部吸收,并在潜移默化之间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因此语文教材在德育方面的选文也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更好地传授德育,人文,科学知识。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主题
  选文作为语文教材编排最为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的选文也是被各位研究人员深思熟虑的结果,不论是从教育层面还是德育层面都体现出了选文的重要性。相信同学们通过对一至六年级12课本353篇必读课文的学习能够明白:(1)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在集体中发展自己,如何与他人交流;(2)个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3)人与家乡民族国家的关系,增强责任意识和对于家乡民族国家的责任感;(4)个人行为德育的全面发展,严于利己,做个真正对社会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小学生们形成良好价值观的基础,是正确道德观念开始树立的基点,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其中选文的多样性,正是让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全方面的发展完善自己。选文的主题不仅关系到学生们价值观的建立,情感的培育,对于老师的教学也是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德育因素及侧重点
  1.人教版小学语文选文考虑的德育因素和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德育方面的选文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个人层面的德育发展;集体层面的德育发展;社会国家层面的德育发展。三个层面环环相扣,递进发展,既有其独立性,又相互依托。个人层面的德育发展主要侧重在个人品质的养成,集体层面的德育发展,则进一步发展到我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的关系,以及与他们的相处方式。社会国家层面的德育发展,则升华到对于国家的层面。
  2.人教版小学语文选文德育因素各层次内容的侧重点
  (1)在个人层面的德育发展。个人的德育发展是其他班两个层面发展的前提,一个人只有自己能够做到严于律己,才有可能利于集体和国家的发展。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关于这方面的选材也是精心准备的,既有体现学生们日常生活的比较欢快的文章,也涉及到对于美丽大自然的描述,其中浩瀚的海洋,灵动的小动物,花花草草都是可以吸引到学生的眼球。《童年的发现》、《槐乡的孩子》、《儿童诗两首》等等这些选文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一个充满童趣的儿童世界,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与自己生活相比较加深记忆。
  (2)在集体层面的德育发展。我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的关系,以及与他们的相处方式。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关于这方面的选材也是煞费苦心,亲情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材在这方面的选文从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爱两个角度来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慈母情怀》作为其中的一篇选文就很好的体现出母爱如山。小学生生活在学校这个大集体,出了与父母的相处外,还要学会与周围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她是我的朋友》作为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就得小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想了生动的一课。
  (3)社会国家层面的德育发展。从小就培育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是对学生最深层次的教育。《我们成功了》文章主要讲述了国家实力增强后,北京申奥成功,所带给我们的国家民族的那种荣誉感,表达出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教材在选文上深思熟虑,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去消化理解。
  四、选文中德育因素呈现方式的特点
  (1)直接与间接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材上主要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德育相关知识的教学,即通过文章故事情节,来说明一个道理。在一至六年级的所有选文中,间接表达德育性教学的文章占到296篇而直接式的选文则只有57篇。间接性的表达德育内容,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更好的达到目的。
  (2)正反人物对比,肯定积极形象。通过正反人物的对比,然后在烘托肯定积极地正面形象,能够起到教育作用。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述正面的或负面的任务形象而没有对比,学生们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也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选文中可能阻碍德育的因素
  1.选文要与时代相结合
  21世纪的小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在选文的过程中尽量的选一些与当今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章,以此来表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但是如果选文中出现过多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文章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到无聊,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2.选文应该与学生年龄相符
  小学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接受能力有限,我们不能为了过分强调德育教育而不顾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一些过于偏向成人思维的文章会使小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劲,其中选文故事情节的设计也会想的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让学生很难真正的融入到文章中去。
  六、引言
  通过以上的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對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们进行系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选文深思熟虑,并考虑全面。既要兼顾到各个层面又要内容多样新颖,符合孩子学习的实际年龄;通过间接与直接相结合,正反人物形象对比的手法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真正让书本中的德育知识化为学生的真实技能,使其在学习生活中真正做一位德育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冯文全.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5(10):11-17.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以及信息和智力活動对农业的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加大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它的主要受众人群是农民。可是由于我国农民本身的局限性,许多新的信息技术他们并不了解,农业信息的传达并不到位。农民现在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媒介。现在我国的电
摘要:简要叙述了青岛农业大学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取得的部分成绩。  关键词:青岛农业大学;农业推广;成果  G649.29  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2001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创建青岛校区,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青岛农业大学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址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  “十一五”以来,青岛农业大学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5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6项,省部级课题203项。目前,学
G852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因此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看到事物好的一面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到坏的一面。只有这样,我们才不容易走极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的看待事物。辩证观点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下面简单谈谈我是如何用辩证观点看问题的。  一、如何用辩证观点看待“知
摘要:同西方设计领域相比,我国的人物形象设计历史相对较短,在最初进行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多以借鉴和模仿西方为主,因此我国的人物形象设计当中,没有很好的应用传统文化元素,造成我国这一设计领域的特点不够鲜明、艺术价值相对较低的现象。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教学中,应积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元素,努力对民族文化精神进行传扬,并吸收西方人物形象设计中的有点,逐渐构建出拥有我国独特艺术特点的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由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居民死亡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现已明确,As不仅是脂质沉积性
摘要:信息资源共享是当代大学图书馆发展中一种必然的过程,尤其是随着电子图书的盛行导致图书馆竞争力不断下降,大学图书馆只有依靠信息资源共享来提升自身的吸引力,但是在实际的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大学图书馆却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其共享不彻底,这不仅制约着大学图书馆生命力持久性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大学图书馆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正是通过对我国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