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清平乐·村居》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对这首《清平乐·村居》一见钟情,并不恰当。初读这首词,我并没有多少感觉,更谈不上喜欢,只是读到后来,读到“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觉得甚是可爱,妙趣顿生,便喜欢上了这首词,看到了另一个稼轩先生。由此,有了三读《清平乐·村居》。
  一、一支浪漫的儿戏曲
  我常自诩是个痴人,痴痴地听音乐,痴痴地看图画,痴痴地游荡在文字中。
  我一读《清平乐·村居》,头脑便是这等简单。由“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我看到了一支浪漫的儿戏曲,如同跟幼安先生玩了一回“音画时尚”的游戏。有人言,全词借“清平乐”之牌,书“村居”之事,充满田园气息,乡野乐趣洋溢其间,为何我的眼里独“小儿”浪漫?人也说“情文相生”,我读词亦不喜苦读,便养成了读书喜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恶习。若非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之文字,断入不得我眼。因此,不怕得罪了稼轩先生,目光匆匆掠过“茅檐、溪草”,耳旁轻轻飘过“酒香、吴音”,又见两小儿“锄豆、织鸟笼”之后,我仍未觉“村居”有何妙处可言,寻常耳。忽地却闻一阵嬉笑,犹如天籁之音,仔细一听,好生淘气顽皮,忙低头看,原是一小儿溪头卧剥莲蓬,席地而“卧”,乐不可支,手舞之,足蹈之。我不禁叹曰:好一个稼轩先生,好一支浪漫的儿戏曲啊。掩卷闭目,“亡赖”小儿跃入眼中,嬉笑逗乐不绝于耳,难怪乎“最喜小儿亡赖”啊,想必稼轩是“情动”哉,“辞发”乎。
  我因而爱屋及乌,爱上了整首词,决定“披文以入情”。谁知再翻开书来,越读越觉浪漫。“最喜小儿亡赖”当然不错,无忧无虑、顽皮天真之模样人见人爱,“卧”相更令人忍俊不禁。农家庭院生活场景却是由“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缀出。清溪环绕的农庄里,溪东大儿在豆地里锄草,似有“种豆南山下”的悠闲气;溪畔,半大的孩子在院里树下编织鸡笼,眼前一幅鸡啄鸭嬉鹅悠之趣图,耳畔仿佛传来潺潺流水声,伴着“曲项向天歌”。最小的孩子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无忧无虑、天真活泼,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最喜”即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可掬憨态,然这“最喜”更来自这样安详的农家儿郎的生活状态给作者带来的愉悦之感。可以说,这是诗人偶然捕捉到的一个生活镜头,却在不经意间,流露了诗人那极富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作者原非画中人,却因画儿动了心。我几乎有点妒忌画中人。稼轩先生却毫不“自私”,笔下,翁媪比他更陶醉。绿草茵茵的溪畔田庄,陋小的茅屋前,低矮的屋檐下,老汉把盏贪杯,老妇也略带醉意。言语中,笑意盈盈,吴音哝哝,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和温暖。这个普通的农家,他们也许是清贫的,却又是那么幸福和快乐啊!老夫妻和和气气,孩子们尽自己所能地进行劳动,心态是那么的平和,最小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的时光,这一切,是多么让人心生感慨啊!显然,醉人的不仅仅是杯中酒、盏中物了,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二、一幅着色的村居图
  我还有一痴症,不管是信笔涂鸦,抑或拜读美文,总爱浅吟低唱,或高声诵读,似乎不读不足以尽兴,不读不足以悟文。于是,学着小儿般的“亡赖”状,一遍遍潜心地低声吟读文本,一次次陶醉地大声诵读文本,只读得“忘了形”,便以为自己是辛幼安了,以为来到了溪边茅檐下了。读着读着,忽觉得,呀,原来这不仅仅是一支“儿戏曲”,我的眼前分明是一幅写意的村居田园画,色彩清丽,清新怡人。词的上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勾勒出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白描田园生活画:金色的暖阳,低矮的茅屋,茵茵的草地,清清的溪流……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那么柔和,如诗如梦,令人陶醉。“醉意朦胧中”,似乎听到一阵呢哝吴语,似乎听到有人嬉笑逗乐,宛如为这梦境般的画面平添了一丝清音,增加了几分情趣,让人宛坠仙境,使人倍感亲切动人。是何人如此幸福,如此闲适?循声望去,呀,原是一对白发翁媪!白首偕老笑语盈盈,真是羡煞人也。读到此时此处,我才明白,“醉”的原来不是“白发翁媪”,而是稼轩啊。醉人者也非杯中物,乃这“仙境桃源”般的村居生活啊!究竟是谁家白发翁媪?究竟是何事如此开心?跟着词人走进农家生活,我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瞧这一家子,大儿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辛勤耕作,宛然陶潜“种豆南山下”般悠闲;老二闲坐树下正忙着编织鸡笼,只见院里鸡犬闲走,溪中鸭鹅畅游;只有那小儿最顽皮逗人,闲来无事,俯卧溪边采莲剥蓬,直乐得手舞足蹈,何等陶醉,何等活泼。
  在词人笔下,这是一幅白描的村居图,虽然洗练,却有声有色,虽然朴素,却有情有趣。词人虽没有将内心的这种感受直接诉诸笔端,可从那看似客观的描述中,我分明感受到宁静的乡村生活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
  三、一阕伤怀的感时词
  辛词豪放可比东坡,吟诵《清平乐·村居》却如入世外桃源,真真切切让人读出了农家之“清平”。“村居”二字,也常为文人所用,读稼轩之词,“村”之清新,“居”之闲适,跃然纸上。
  品读至此,我不禁忖度:胸怀大志的稼轩为何填词?所托何意?我于是浏览了稼轩生平。
  词人为山东历城(济南)人,出生于靖康之乱后,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他在金统治区目睹同胞之惨状,深知亡国之苦痛,21岁由中原南归,至67岁病故。四十余载一心记挂国家统一,励精图治欲抗金复国。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直把杭州作汴州”,稼轩光复山河的理想始终得不到实现,所提抗金建议均未被朝廷采纳,并遭到主和派(投降派)的打击,沦为下僚,不得尽其才。在报国无门、恢复国土无望的情况下,稼轩只能寄情于填词,将抗金、恢复国土的宏图大志,对朝廷的不满,对沦陷区人民的牵挂,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梦想、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委婉的诗词表达出来。
  稼轩传世有《稼轩长短句》,传词600多首,题材十分广泛,有抗金词、爱国词、闲适词、农村词、情爱词等。其中闲适词数量最多,但构成其主调的却是表现稼轩的理想抱负、歌唱抗金、恢复中原的词。辛弃疾虽然归隐近40年,但由于心系抗金,胸怀家国,所以他其实是“闲”而不“适”的。因此,其大量的闲适词、农村词,虽是反映归隐情趣的,也染上了时代的色彩,多为感时伤怀之作。
  可想而知,这位与陆放翁同时
  代的词人,也是常常“出篱门
  迎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人没有一刻不想着国家统一,没有一刻不惦记着故土的百姓啊。所以,当词人看到吴地江南世外桃源般的农村生活,他陶醉之时,谁又能说不是心碎之时呢?触景伤情,又想起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谁又能说《清平乐·村居》的幸福闲适不是词人为中原故土的同胞、人民而做的一个梦呢?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笕桥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农村娃”——这是从秦岭大山里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兼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宏福先生对自己的代称。  农村娃坦荡,当被问及如何走上地球科学研究之路时,张宏福没有什么动听的豪言壮语。他坦言,是因为当初在县城重点中学旁边有个地质队,在当地农民眼里,地质队员是“探宝”的文化人,是“高收入人群”,所以班主任在填报志愿时就作主为他填了西北大学地质系地质学专业;农村娃朴实,在过去
课堂上教师提问过多,指导过少;教师分析文本过多,讲解过细;学生接受过多,思考过少……这些似乎是所有踏上三尺讲台的新教师都会出现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处理文本,解决好这些问题呢?我从学校的教学范式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教学范式的“导”环节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必须在20分钟内处理好文本内容,这就意味着执教者必须对文本进行重组,大胆地增删,把复杂、琐碎的部分去掉,力求教学思路简明,教学内容精练,教学要
孩子们,我们学点哲学吧  我在朋友的博客里看到他推荐的一套书——《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回家后就请女儿上网购买。女儿在几家网站上凑着买了一套书,书一到我就一口气读完了。读完了,还不过瘾,又读了两遍。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那是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那是一种醍醐灌顶的幸福。  这个学期,在一周一节的自主阅读课以外,我又增加了一节哲学课。说哲学课是有些夸张了,准确说是哲学阅读课。选择阅读思考的话题,
板块一:揭题导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指课题),读——  生:(齐)鹬蚌相争。  师:“鹬”字左上边是个“矛”字,左下边是个“冏”字,右边是个“鸟”字。一起读一读这个字。  生:(齐)鹬。  师:鹬是一种水鸟,(出示“鹬”的图片)它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呢?  生:它的嘴比其他的鸟长。  师:是啊,鹬的嘴巴尖而长,腿细而长。鹬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和贝类。这又长又尖的嘴就是它
日前,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的學生来到顺义区乔波滑雪场开展了“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冬奥教育——‘阳阳说冬奥’动漫宣传片发布仪式暨冰雪课程实践体验”活动。在全员参与滑雪活动中,空中技巧世界冠军郭丹丹在场内对学生进行指导,西中街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聘请其为“冰雪项目辅导员”。  摄影报道/丁柏明
故事是伟大的。在儿童的世界里,与任何说教、任何活动相比,故事更能温暖孩子的心、滋养孩子的德、启迪孩子的智、指引孩子的行、感染孩子的美、点亮孩子的慧……故事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故事如神灯缔造传奇。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故事,有故事相伴的童年是快乐的,幸福的。  我们焦作市实验小学有一个合欢的故事。合欢树是校树,合欢花是校花,合欢报是校报;有合欢树少儿艺术团,有合欢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校徽里映着合欢:合欢树下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是拥有20年办学历史的12年一贯制学校,在校长王教凯的带领下,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走出了一条以“于自然中植一棵幸福的树”为办学文化,以追求“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办“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学校”为目标定位,以面向未来,争创三强两优一领先为探索途径的特色发展道路。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逐步探索面向未来的领先教育。  《教
日前,广东省佛山市同济小学举办了隆重而简约的35周年校庆典礼。35年的探索和守望,35年的灿烂与辉煌,凝练了学校底蕴温厚、内涵博大的校园气质,塑造了学子们阳光自信、百折向上的独特性格。  社团展示活动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明德小学开展了社团展示暨校艺术节成果汇报活动,此次参展的社团达60个,活动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开展,共分展示、展览和展演三项内容。  春节与年画  年画是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
2014年的春天,来得极为特别,刚刚进入4月就已经是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人们争相出门,踏青拍照,然而这些却都抵不上我心中的喜悦。因为在这个春天,我能有幸“影从”著名教育专家吴琳老师,成为她的学生,这令我无比兴奋。“影从名师”是北京西城区教委对青年骨干教师的一个培训项目,“影从”,就是像影子一样跟随名师,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备课、上课、听课,感受名师的思想境界,学习名师的工作精神。虽然“影从”
2011年3月我成为了吴兴区“盛新凤‘和美’语文工作室”的学员。这两年来,我在导师的引领下,在同伴的帮助下,不断反思,不断积累,用自己的实践奏响着“和美”语文之曲,收获着快乐,享受着自己成长的欣喜。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在工作室里,我们学员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每个人富有个性的课堂让我获益颇多。虞好老师的清新,姜祖衍老师的大气,孟丹老师的活泼,叶淦林老师的风趣,孟丽老师的知性,董翱老师的深刻,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