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隐情 显深刻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ca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作品总是惜墨如金,耐人品味。《孔乙己》一文中共使用了20个“又”字。作为大家的鲁迅,在篇幅不大的文章中使用一个简单的“又”字达20次,细细品味,隐含着作者深深的用意。概括起来,文中的“又”字主要有以下四种用法。
  
  一、表示重复或继续
  
  这是小说中用法最多的一种,最集中表现为对短衣帮愚弱麻木心理的揭露,对世态炎凉的批判,对病态社会的鞭挞。如:
  ①“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②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③旁人便又问道,“你当真认识字么?”
  ④“你又偷了东西了!”
  ⑤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这几个“又”字都是针对孔乙己偷东西被打说的,短衣帮们只要见到孔乙己便会说其偷东西,便会取笑他被打。在他们看来。孔乙己被打是正常的情理之中的事情,孔乙己来喝酒时没有新伤疤没有被打反而不正常了。这几个“又”字隐含的意思非常明显:孔乙己的每一文酒钱只能靠偷得来,在当时的社会中想要获得他人的帮助是不可能的。原因很清楚:孔乙己不会营生,又好喝懒做,而不论是短衣帮还是掌柜的,他们不仅不会给孔乙己物质上的一点点帮助,就连精神上的一丝同情一毫尊重都没有!人心的麻木冷酷、社会的黑暗不说自明。反反复复使用“又”字,反反复复再现他们对孔乙己的嘲笑,实际上是对这种麻木冷酷进行反反复复的揭露与批判。看似用语重复,实为用心良苦。由此我们可想到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脏”可能由于其懒,而“破”恐怕与孔乙己经常被打不无关系,隐含了对黑暗社会的有力鞭挞。
  
  二、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如:
  ①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
  ②便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
  句①中的“又”字可用“并且”、“还要”、“而且”等词语替换,递进的意思就更明显了,含蓄地折射出当时人心的自私冷漠。生活中简单的舀酒温酒的细节,掌柜千方百计要羼水,短衣帮不仅要看壶底里有水没有,就连放酒壶这一瞬间的动作都要进行严密的监督。人心的自私冷酷连几滴水几滴酒都要处处设防,社会的冷酷可见一斑。
  句②中的“又”字值得细细玩味,说其表示重复,前后为并列关系,讲得通;若再想想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对封建科举制的批判。还是表示递进关系更为合适。孔乙己苦读半生终于没有进学。连半个秀才没捞到,不肯脱下那件长衫,时刻不忘自己是读书人,鄙视短衣帮,不愿劳动,这是因为对孔乙己来说,没有进学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以至于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丧失了。而他营生能力的丧失不是身材不很高大,不是不会营生,而是其思想被严重扭曲,他不愿营生。可见科举制对其思想毒害之深。将之视为递进关系,这是对封建科举制毒害读书人的有力控诉。一个“又”字,隐藏着作者多么沉重的感叹和强烈的愤怒!
  
  三、表示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
  
  最典型的句子为: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 平平淡淡的叙述中隐藏着作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强烈情感。孔乙己本已年老体弱,经常遭人毒打受人嘲笑,已被进学的思想鸦片毒害得不愿营生,在那个冷酷似铁的社会中可谓祸不单行、雪上加霜了。“可惜他又有……”言外之意极其明了:孔乙己不能再有也不该再有了。一个“又”字加上“可惜”,哀何其深,怒何其烈!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涌动着作者内心极其强烈的情感波澜。鲁迅在写这句话时对笔下的孔乙己的情感该是多么的复杂呀。
  
  四、表示转折,有“可是”、“却”等意思
  
  如:看时又全没有人。
  身材很高大的孔乙己此时为何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扭曲了孔乙己的精神,也摧残了他的身体。此时的孔乙己已变成了用两手爬行的另类了,他那很高大的身材在那冷酷的社会中被一点点地吞蚀,直至在旁人的说笑中走向死亡。“又”字含有对穷途末路的孔乙己深深的同情,对吃人社会的浓烈憎恶!
  一个简单的“又”字,包含了作者如此丰富深刻的情感,正如鲁迅所言:不含有隐情,便也不至于有深刻!
其他文献
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习主席指出,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新时代,人民军队要永远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践行“两个课题”,不断谱写新时代强国强军的新篇章。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动力源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探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动力
摘 要: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学习.要提高读书的成效,需经历“读书——实践——反思——创新”等过程.列举了一个在读书中成长的教学案例,在读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将“读书——实践——反思——创新”应用于教学中,以优化教学质量,提高读书成效.  关键词: 读书;实践;反思;创新;案例  教師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学习.笔者认为,要真正通过读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读
谷雨时节,南海之滨,博鳌小镇。  世纪疫情背景下的首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的演讲振聋发聩。  近20分钟,近3000字。凝神聆听,三个问题萦绕脑海——  为什么在“亚洲”论坛讲“人类”?  为什么在博鳌讲“一带一路”?  为什么在国际场合谈百年大党的使命担当?第一个问题,为何在以“亚洲”命名的论坛讲“人类”?  今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演讲中,习主席回顾论坛20年历程,循着
张鸣在历史研究上最显著的个人特色是去脸谱化,有时我嫌他去过度了,历史文字读起来有了茶博士说书的感觉。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庖丁解牛者张鸣依然沿袭自己一向的风格,解构了这场伟大革命。一个世纪来被符号化的辛亥革命,在张鸣的视野中不过是中国发生过一场左右不定的摇晃。  革命事件,有什么神圣的?革命领袖,有什么不同凡人的?没有,统统没有,光环消失,金粉落尽。这种治史态度和言说形式,我觉得在当下中
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可。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切入点应从不可替代性出发,而不是盲目使用,要使用传统媒体之“不能”,以求达到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能效比”。  ● 还原生活场景  为了让数学回归生活,实现数学“生活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从19岁进入“哈军工”开始,到荣获201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泽山以一个甲子的坚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为我国火炸药整体实力的提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35年,王泽山出生于吉林市桦皮厂镇。1954年,19岁的王泽山高中毕业。中学历史课本上,近代史上的中国饱受列强欺辱。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国防,一个国家就很难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带着强国强军的理想,王泽山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大多数考
在《背影》里,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父亲的肖像,也没有描述他的面部表情,而是别开生面地写了他的背影。但我们却感到这一形象十分丰满动人,这是什么缘故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主要在于作者能够依据自己的生活感受,敏锐地攫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作者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透过对背影的描写,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使这一形象丰满生动。请看,描写背影时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父亲“戴着黑布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拟好标题,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写作中一定要运用艺术手法,精心拟定标题,让文章通过标题靓丽起来。如果我们能为作文拟上一个生动靓丽、引人入胜的标题,就好比给人嵌上了一双迷人的眼睛,从而深深地吸引读者,进而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效果。    一、好标题有哪些特点    好的标题简洁明了,生动形象,能暗示文章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 标题要准确、贴切,即标题
高中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学生要能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因此这就成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同时,它又是一个难点,虽然教师花了许多功夫,但是一部分学生,特别是文言素养不好的学生对它往往望而生畏。这就造成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对此,我对许多文言虚词解题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发现它们当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虚论虚,即在解题过程中直接针对虚词进行解读,说明其用法。比如比较“吾尝终日而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评价建议:“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笔者在阅读教学研究实践中,发现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的阅读能力,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三维的立体框架结构:从以“词句理解”为具体抓手的单个知识点人手,横向辐射至“文意把握”等知识层面的学习,而后纵深向底挖掘词句下面蕴含的“情感主旨”。当然,选为“点”的词句应有内在的牵引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