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盛行于英语教学界,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因为它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方法。如何科学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发挥其优势、克服其不足,将直接关系英语教学在实践教学的应用效果。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之任务指的是一种通过创造性运用语言、以解决某个现实交际问题为目的交际活动,它既是语言任务也是交际任务。它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并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它不仅培养了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而且注重培養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并不反对语言知识教学,但是它倡导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因此,任务既有真实生活任务,也有学习性任务。
二、如何设计任务型教学法
1 任务呈现:
任务呈现的方式有两种:其一,在课堂之初就呈现出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之处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的(task-driven)过程,它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第二种,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并不呈现任务,而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任务,并要求学生完成任务。这种形式学生的学习动力虽不如任务驱动过程那么强,但是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因而在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时学生的驾驭能力要强于驱动型的。
2 任务准备:
任务准备过程就是课堂教学过程,是指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知识与能力准备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初将任务呈现给学生,学生能够感受到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任务的要求与他们目前的知识与能力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差距、能力差距、技能差距、信息差距和文化差距。因此,学生就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学习教学内容来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然后完成这个任务。对于教学内容学学习通常可以分为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
A.知识学习
知识学习通常指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句、语法等)和文化知识,但任务教学强调知识教学与任务相关,也就是:知识本身应该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而且是学生在此前所缺乏的知识,因而教师需要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关照任务。
B.技能训练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技能训练主要是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教学,也包括学习技能(学习策略)的教学。任务型教学强调技能教学与任务相关,技能本身应该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而学生在此前所缺乏的(即属于技能差距);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关照任务本身。事实上这与常规的课堂教学的程序并无本质区别,但就教学过程来说必须是围绕任务的完成而进行的,也就是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为完成任务所准备的,同时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将正在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反照到要完成的任务之上,也就是在新学的知识、技能与运用任务之间建立直接的关联,使学生既掌握知识与技能,更形成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3 任务完成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将在前一环节中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环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在老师指导下在课堂上完成,如可以安排在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或是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也可以安排在课后完成。一般短期任务直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完成,而长期任务则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最好不超过一学期)完成。对于那些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集体完成,一些能力要求一般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
三、任务型教学法模式的探索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与其生活相关的任务型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设计相应的任务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我们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Whatare you doing for vocation一课为例,我们对整堂课做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安排,围绕“If you have a vocation,what are you doning?---”这个议题,分组编成一个对话。让-学生按照以下四步完成各项任务:
(1)布置学生认真思考,如果现在给你一个短假那你打算干什么?为什么?
(2)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讨论,相互受到启发。
(3)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学生谈谈自己要做的事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4)学生用5-8句英语介绍自己想法。
本文这样的设计主要三个方面的优点:第一,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完成,可以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又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不成熟的时期,通过与同伴群体间的讨论可以矫正部分学生对的认识观;而且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第二,由于任务中已经明确给出了核心句型,因而有利于巩固该节课的重点知识。第三,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英语中“说、听”的能力。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作为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使得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局限
其一,任务型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的控班能力强。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控班级很可能出现班级混乱的现象。如何控班及分配任务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其二,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比较难以把握。如任务的难易度分级、任务与任务之间的衔接问题等等。
第三,任务型教学中惯用讨论、协商的方法,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要求过高,因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削弱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依赖他人的意识,这不利于学生整体的发展。
因而在实施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及时进行相应地调整。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之任务指的是一种通过创造性运用语言、以解决某个现实交际问题为目的交际活动,它既是语言任务也是交际任务。它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并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它不仅培养了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而且注重培養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并不反对语言知识教学,但是它倡导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因此,任务既有真实生活任务,也有学习性任务。
二、如何设计任务型教学法
1 任务呈现:
任务呈现的方式有两种:其一,在课堂之初就呈现出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之处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的(task-driven)过程,它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第二种,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并不呈现任务,而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任务,并要求学生完成任务。这种形式学生的学习动力虽不如任务驱动过程那么强,但是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因而在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时学生的驾驭能力要强于驱动型的。
2 任务准备:
任务准备过程就是课堂教学过程,是指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知识与能力准备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初将任务呈现给学生,学生能够感受到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任务的要求与他们目前的知识与能力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差距、能力差距、技能差距、信息差距和文化差距。因此,学生就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学习教学内容来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然后完成这个任务。对于教学内容学学习通常可以分为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
A.知识学习
知识学习通常指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句、语法等)和文化知识,但任务教学强调知识教学与任务相关,也就是:知识本身应该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而且是学生在此前所缺乏的知识,因而教师需要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关照任务。
B.技能训练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技能训练主要是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教学,也包括学习技能(学习策略)的教学。任务型教学强调技能教学与任务相关,技能本身应该是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而学生在此前所缺乏的(即属于技能差距);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关照任务本身。事实上这与常规的课堂教学的程序并无本质区别,但就教学过程来说必须是围绕任务的完成而进行的,也就是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为完成任务所准备的,同时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将正在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反照到要完成的任务之上,也就是在新学的知识、技能与运用任务之间建立直接的关联,使学生既掌握知识与技能,更形成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3 任务完成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将在前一环节中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环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在老师指导下在课堂上完成,如可以安排在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或是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也可以安排在课后完成。一般短期任务直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完成,而长期任务则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最好不超过一学期)完成。对于那些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集体完成,一些能力要求一般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
三、任务型教学法模式的探索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与其生活相关的任务型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设计相应的任务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我们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Whatare you doing for vocation一课为例,我们对整堂课做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安排,围绕“If you have a vocation,what are you doning?---”这个议题,分组编成一个对话。让-学生按照以下四步完成各项任务:
(1)布置学生认真思考,如果现在给你一个短假那你打算干什么?为什么?
(2)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讨论,相互受到启发。
(3)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学生谈谈自己要做的事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4)学生用5-8句英语介绍自己想法。
本文这样的设计主要三个方面的优点:第一,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完成,可以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又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不成熟的时期,通过与同伴群体间的讨论可以矫正部分学生对的认识观;而且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第二,由于任务中已经明确给出了核心句型,因而有利于巩固该节课的重点知识。第三,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英语中“说、听”的能力。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作为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使得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局限
其一,任务型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的控班能力强。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控班级很可能出现班级混乱的现象。如何控班及分配任务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其二,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比较难以把握。如任务的难易度分级、任务与任务之间的衔接问题等等。
第三,任务型教学中惯用讨论、协商的方法,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要求过高,因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削弱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依赖他人的意识,这不利于学生整体的发展。
因而在实施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及时进行相应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