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由于外来人口众多,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学生的层次差别很大。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施教过程给学生带来了“学习机会不均等”。对程度参差不齐、能力强弱不一、性格内外有别、习惯良莠明显的学生群体,实施有区别的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比较困难。本文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以生为本,以“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为原则,论述了分层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实施分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分层教学理论;分层教学策略;数学
所谓分层教学,是一种在学校或课堂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实施与各层次学生能动性相适应的、着眼于学生分层提高的教学策略。实施分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充分挖掘教师教学积极性,使之达到教有信心、学有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我校为职业院校,外来人口众多,因此学生的层次差别很大。众所周知,数学学科较之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即对原有的基础依赖性较大,若不顾基础,而一味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施教,势必形成基础差的学生“受不了”、与优秀生“吃不饱”的不良现象。因此,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校应从课堂教学着手,在分层教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始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尝试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 对学生分层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层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在心里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 对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对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学目标最好也能分层,一层是面向优秀学生的,一层是面向层次差一点的学生提出的。我的做法是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所有同学掌握,对于加深扩展内容,仅要求优秀生掌握,且绝不强求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分出几个目标。 例如:在学等差等比数列时,对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但对它们复杂的综合运用就只需优等生去掌握。
三、 对教学过程分层
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的做法是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例如:求解三角形函数值时,常规的解题思路是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求解,这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的,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直角三角形求解。
四、 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分层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面向不同的学生体现层次性,不再是“一刀切”,而要给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对后进生一般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对作业题中出现的一些选做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可让中等生做。对优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此外,我们允许学生作业“开天窗”,不会题目可以不做,以增强作业的实效性,从而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也使每个学生都能立足各自基础通过作业发现问题,巩固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尽量多地面批作业。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优生堂堂都能吃得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培养。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分层教学理论;分层教学策略;数学
所谓分层教学,是一种在学校或课堂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实施与各层次学生能动性相适应的、着眼于学生分层提高的教学策略。实施分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充分挖掘教师教学积极性,使之达到教有信心、学有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我校为职业院校,外来人口众多,因此学生的层次差别很大。众所周知,数学学科较之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即对原有的基础依赖性较大,若不顾基础,而一味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施教,势必形成基础差的学生“受不了”、与优秀生“吃不饱”的不良现象。因此,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校应从课堂教学着手,在分层教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始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尝试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 对学生分层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层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在心里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 对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对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学目标最好也能分层,一层是面向优秀学生的,一层是面向层次差一点的学生提出的。我的做法是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所有同学掌握,对于加深扩展内容,仅要求优秀生掌握,且绝不强求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分出几个目标。 例如:在学等差等比数列时,对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但对它们复杂的综合运用就只需优等生去掌握。
三、 对教学过程分层
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的做法是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差生也有用武之地。例如:求解三角形函数值时,常规的解题思路是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求解,这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的,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直角三角形求解。
四、 对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分层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面向不同的学生体现层次性,不再是“一刀切”,而要给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对后进生一般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对作业题中出现的一些选做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可让中等生做。对优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此外,我们允许学生作业“开天窗”,不会题目可以不做,以增强作业的实效性,从而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也使每个学生都能立足各自基础通过作业发现问题,巩固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尽量多地面批作业。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优生堂堂都能吃得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培养。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