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没有提问、没有回答,仅仅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教学效率很难得到提高。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堂应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也应该在课堂提问方面优化策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让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一、抓住课题变通处提问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引人深思的题目,教师围绕提问来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急切地知道阅读的兴趣,也能大致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强调了课文的整体性。例如,在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公仪休是谁;公仪休拒收了什么礼物;他为什么拒收礼物几个问题提问,学生也就能够从课文整体入手,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了,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抓住课文重点处提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提问中,教师抓住重点内容提问,可以有效地把握课文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例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一课中,文章重点说老天鹅带领整群天鹅立新破冰的故事,但文章的重点在于体会团结的重要力量,旨在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的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整群天鹅破冰的场面部分,针对这一方面提问,学生就能够关注课文重点,体会课文主旨了。
三、抓住课文着力点提问
课文的着力点就是课文的关键点,就是作者写作的高潮,也是教学的高潮。抓住课文的着力点进行提问,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学的重点内容,领略课文的意蕴所在。例如,在学习《蚁国英雄》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最外层的蚂蚁这一着力点,通过提问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蚁国英雄指的是谁、看到此情况的感想等问题,学生可以领略文章的意图,体会最外层蚂蚁的自我牺牲精神,也更加体会了团结合作的真谛所在。
四、抓住课文疑点处提问
课文的疑点处就是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仍然产生疑问和歧义的地方,针对疑点处提问,学生可以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江南春》诗文的时候,针对其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句,学生难免对南朝、四百八十寺产生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南朝指的什么、寺庙现状、写的是否是作者看见的实景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借古讽今这一表现手法,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要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性,抓住课文题目、课文重点、课文着力点、课文疑点等处提问,真正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参考文献: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编辑 马燕萍
一、抓住课题变通处提问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引人深思的题目,教师围绕提问来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急切地知道阅读的兴趣,也能大致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强调了课文的整体性。例如,在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公仪休是谁;公仪休拒收了什么礼物;他为什么拒收礼物几个问题提问,学生也就能够从课文整体入手,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了,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抓住课文重点处提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提问中,教师抓住重点内容提问,可以有效地把握课文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例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一课中,文章重点说老天鹅带领整群天鹅立新破冰的故事,但文章的重点在于体会团结的重要力量,旨在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的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整群天鹅破冰的场面部分,针对这一方面提问,学生就能够关注课文重点,体会课文主旨了。
三、抓住课文着力点提问
课文的着力点就是课文的关键点,就是作者写作的高潮,也是教学的高潮。抓住课文的着力点进行提问,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学的重点内容,领略课文的意蕴所在。例如,在学习《蚁国英雄》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最外层的蚂蚁这一着力点,通过提问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蚁国英雄指的是谁、看到此情况的感想等问题,学生可以领略文章的意图,体会最外层蚂蚁的自我牺牲精神,也更加体会了团结合作的真谛所在。
四、抓住课文疑点处提问
课文的疑点处就是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仍然产生疑问和歧义的地方,针对疑点处提问,学生可以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江南春》诗文的时候,针对其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句,学生难免对南朝、四百八十寺产生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南朝指的什么、寺庙现状、写的是否是作者看见的实景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写作手法,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借古讽今这一表现手法,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要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性,抓住课文题目、课文重点、课文着力点、课文疑点等处提问,真正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参考文献: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