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k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探讨地方定向师范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其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通过对广西某地方高校804名初中起点五年制的定向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五年制定向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及各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相关;(2)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建议通过适合完善的教育途径和方式,培养定向师范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对于定向师范生学会积极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自身教育责任的担当与使命,促进其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定向师范生;五年制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教育自觉对‘90后’免费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研究”(2017JD208)
  [作者简介] 陈朝新(1964—),女,广西玉林人,硕士,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1-0030-06    [收稿日期] 2021-04-10
   职业价值观是内心尺度,是一种信念,反映了个体的内在需求及偏好,引导着个体对待工作的态度倾向、行为准则和目标追求[1]。職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与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采取必要的行动的过程[2]。我国学者从不同方面和视角,对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探索。比如,有学者指出“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整体及声望地位因素与求职行为整体及各维度均显著正相关[3]。有的研究发现,大学生专业承诺、职业成熟度与职业生涯规划呈显著正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在专业承诺和职业成熟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有的学者研究认为,免费师范生存在职业规划主动性弱、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5]。免费师范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还比较模糊等[6]。但关注地方定向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性研究较少。
   地方定向师范生,也称“免费师范生”“公费师范生”或“小学全科生”。这里主要是指受地方政府定向培养政策影响,定向招生、定向就业(毕业后按协议到乡村小学做全科教师)的师范生。本文以五年制专科层次定向师范生为研究对象。这些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入校时,大多是十五六岁年龄,思想和心理还不成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就业无压力的情况下,他们对于乡村教师职业有什么看法?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如何?有无职业生涯规划?对此,探究定向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对于指导他们正确看待定向就业,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工具
   (一)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某地方高校2014级—2017级五年制专科层次的定向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共发放并回收问卷1000份,回收率达到100%,有效问卷804份,有效率为80.4%。其中男生130人(注:由于男生人数较少,本研究选取五年制定向生中所有男生为研究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30份),女生674人;2014级132人,2015级209人,2016级226人,2017级237人;城区生源42人,乡镇生源148人,农村生源614人。独生子女85人,非独生子女719人。
   (二)研究工具
   1.职业价值观量表。本研究工具采用于海波[7]等人编制的《高师生职业价值观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际关系(12、13、15、16、19、26);贡献(2、5、11、20、27、29);自我发展(1、9、23、25、30);物质生活(3、6、8、17、22、28);威望(10、14、18、24、31、32);家族(4、7、21、33)六个维度,采用五级计分(“非常不重要”计1分,“比较不重要”计2分,“难以确定”计3分,“比较重要”计4分,“非常重要”计5分)。考虑到定向师范生与高师生学习经历与职业规划不同,为谨慎起见,对300名定向师范生采取每年级按人数比例抽查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总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96,说明该量表信度较理想,在正式施测的职业价值观问卷总信度系数为0.893。
   2.职业生涯规划量表。本研究工具采用王开富[8]自编的《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意识(1、2、3、4、5);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掌握(6、7、8、9、10、11);自我认识(12、13、14、15、16、17);环境认识(18、19、20、21、33、36);职业生涯规划目标(22、23、24、25、26、27、34、35);职业生涯规划实施(28、29、30、31、32)六个维度,采用五级计分(“1”为“非常不符合”,“2”为“比较不符合”,“3”为“基本符合”,“4”为“比较符合”,“5”为“非常符合”),本次正式施测的职业生涯规划问卷总信度系数为0.897。
   3.数据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定向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分析
   为了了解定向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之间的关系,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可知:五年制定向师范生职业价值观总体与职业生规划涯总体相关系数为0.261(p<0.01),这表明职业价值观总体与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呈显著正相关;人际关系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自我认识、环境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0.386(p<0.01)、0.156(p<0.01)、0.281(p<0.01)、0.211(p<0.01)、0.197(p<0.01)、0.185(p<0.01)、0.323(p<0.01);贡献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自我认识、环境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0.452(p<0.01)、0.187(p<0.01)、0.354(p<0.01)、0.274(p<0.01)、0.326(p<0.01)、0.224(p<0.01)、0.415(p<0.01)、0.632(p<0.01);自我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自我认识、环境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总体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p<0.01)、0.127(p<0.01)、0.264(p<0.01)、0.256(p<0.01)、0.111(p<0.01)、0.206(p<0.01)、0.280(p<0.01)、0.718(p<0.01),这表明职业价值观的人际关系因素、贡献因素、自我发展因素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自我认识、环境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均呈显著正相关。    职业价值观的物质生活因素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因素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78(p<0.01),物质生活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自我认识、环境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均不存在相关。
   职业价值观的威望因素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自我认识、环境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34(p<0.01)、0.135(p<0.01)、0.108(p<0.01)、0.154(p<0.01)、0.132(p<0.01)、0.130(p<0.01),与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因素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06(p<0.01)。
   职业价值观总体及家族因素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自我认识、环境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75(p<0.05)、0.075(p<0.05)、0.078(p<0.05)、0.134(p<0.01)、0.108(p<0.01)、0.095(p<0.01);与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相关系数为-0.061(p>0.05),这表明家族与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相关性不显著。
   (二)定向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职业价值观各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定向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各个维度为预测变量,以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为因变量作逐步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显示,职业价值观的贡献、物质生活、人际关系、自我发展进入了回归方程,四个因子共解释19.8%的因子变异量,回归效果显著(p<0.001)。而以职业价值观各维度为自变量,职业生涯规划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维度上,贡献(β=0.338>0)、威望(β=0.216>0)对五年制定向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物质生活(β=-0.132)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具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三个维度一共可解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23.3%的变异量。其中贡献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预测作用相对较高,为20.3%;人际关系与物质生活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0.5%和0.6%。
   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维度上,贡献(β=0.158>0)、人际关系(β=0.156>0)对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物质生活(β=-0.107)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具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三个维度一共可解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4.5%的变异量。其中贡献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预测作用相对较高,为3.4%;人际关系与物质生活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1.6%和1.4%。
   在自我认识维度上,贡献(β=0.250>0)、自我发展(β=0.120>0)、人际关系(β=0.100>0)对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识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物质生活对自我认识具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β=-0.126),四个维度一共可解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14.5%的变异量。其中贡献、自我发展、物质生活与人际关系可解释的变异量分别为12.4%、0.8%、1.09%、0.4%。
   在环境意识维度上,贡献(β=0.338>0)、自我发展(β=0.216>0)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环境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两个维度一共可解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9%的变异量,其中贡献与自我发展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7.4%和0.16%。
   在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维度上,贡献(β=0.329>0)、人际关系(β=0.119>0)对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物质生活(β=-0.181)、威望(β=-0.148)对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具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四个维度一共可解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17.5%的变异量。其中贡献对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预测作用相对较高,为10.5%;物质生活、威望与人际关系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5.7%、0.6%和0.7%。
   在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维度上,贡献(β=0.159>0)、自我发展(β=0.122>0)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两个维度一共可解释职业生涯规划实施5.8%的变异量,其中贡献与自我发展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4.9%和0.9%。
   三、结论与讨论
   (一)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职业价值观总体与人际关系、贡献、自我发展这三个因素,与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及六个分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价值观的威望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掌握、自我认识、环境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五个分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这与于海波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职业价值观的物质生活因素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呈显著正相关;职业价值观的家族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掌握、自我认识、环境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五个分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与万秀萍、杨敏研究结果相似,发现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显著相关。
   人际关系、贡献、自我发展三个因素,与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及六个分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重视自身人际关系、自我发展和有贡献精神的定向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明确的规划。物质生活和威望这两个维度分别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意识、自我认识及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方面存在负性相关,这表明只有不重视威望和物质生活的定向生,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规划意识更有把握,自我意识更强,同时也反映了当今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等方面不够优厚等问题。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物质生活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前提和保障。要让定向师范生坚定职业信念,做有志乡村小学全科教师,需要切实提高他们待遇水平,只有保证教师的物质生活质量,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職业。    (二)職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可知: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回归分析发现职业价值观中的“贡献”“物质生活”“人际关系”“自我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它们共解释职业生涯规划19.4%的变异量。
   以职业生涯规划的六维度进行回归分析,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上,贡献、威望对它有显著预测作用;在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上,贡献、人际关系、物质生活对其有显著预测作用;在自我认识上,贡献、自我发展、人际关系与物质生活对其有显著预测作用;在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与环境意识上,贡献、自我发展对其有显著预测作用;在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上,贡献、人际关系、物质生活与威望对其有显著预测作用。本研究结果与万秀萍等研究结果相似。发现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显著相关并对其有显著预测作用,说明随着职业价值观主动意识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就越强,对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在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测中,贡献这一维度最为突出。表明定向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是有信仰有精神追求的,这也符合我国对教师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要求。因此,为了强化定向师范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校应注重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榜样示范和教育实习等途径对其进行职业指导,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注重对乡村教师相关政策的解读,加深理解乡村教师之于乡村教育、乡村振兴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教育使命感,真正成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作为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定向师范生树立自我规划意识,主动探索、制定职业目标,规划学习目标。此外,在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测中,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维度较为明显。说明定向师范生对于未来同事关系的重视,希望工作时有和谐、愉快的人际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对自己职业生涯有更为清晰的规划;五年制定向师范生经过前两年职高的学习与适应,步入专科学习时身心发展、思想表现已较之前成熟,对未来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独立意识责任意识逐渐增强,这也使得家庭因素对于他们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这也说明职业生涯规划随着人的教育经历、成长和职业体验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抱负。
   本研究有其地域局限性。后续可进一步比较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的定向师范生,在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有无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找出他们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同时希望后续研究者注重量表的研究和开发,制定出更适切的量表,更好地了解定向师范生的现状,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师资人才。
  参考文献
  [1]窦运来,黄希庭.中国企业R&D人员工作价值观结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434-440+336.
  [2]杜映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138.
  [3]王盼.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求职行为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7:45.
  [4]刘艳艳.小学全科师范生专业承诺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中介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4):4-8.
  [5]李支其.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6.
  [6]赵婷,阳泽,刘春燕.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建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2-15.
  [7]于海波.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1:9.
  [8]王开富.免费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25.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pational Values and the Career Planning of Directional Employed Normal Students
  CHEN Chao-xin1, CHEN Yi-ming1, JIN Cong2, YAN Jing1
  (1.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Guangxi 537000, China;
  2. Mingxiu Road Primary School of Nanning, Nanning, Guangxi 53001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pational values and the career planning of directional employed normal students in Guangxi,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804 directional employed normal students in a five-year college in Guangxi. The results show that:1. The occupational values and their various dimensions of five-year directional employed normal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career plannings and their various dimensions;2. The career values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career planning. It is suggested to cultivate the correct occupational values of directional employed normal students through better educational ways and method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irectional employed normal students to positively plan their career, clarify their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and promote their growth and success.
   Key words: occupational values; career planning; directional employed normal students; five-year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生均综合经费标准体系不仅是地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推动地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重要措施。在综合评述国内高校生均综合经费的影响因素、拨款模式和标准设计等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简述目前高校生均综合经费存在标准缺乏有效分类、标准有待动态调整、标准尚未建立多元化拨款模式和标准尚未建立绩效激励机制等主要问题,然后由此提出了基于预算制度视角下我国高
[摘 要] 以高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问题为分析对象,通过总结学科专业理论性强、知识点分散和教材体系差的特点,分析青年教师专业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矛盾,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从教学模式转变和教师科研学术发展角度出发,探索专业教学与科研学术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科研和专业教学的融合式发展模式,分析了该模式对学生学习和教师科研的促进作用,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的
[摘 要] 朋辈心理辅导以其自身独特优势,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三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数字化生活的基础,为大学生提供自由情感表达的空间的同时,颠覆了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方式。通过运用文献法,探讨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发展状况以及高校需要制订的工作细则,加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专业知识技能、心理咨询伦理和规范使用社交媒体平
基于结构化阅读的高中英语自主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借助信息结构图或思维导图等工具,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来提炼基于主题的知识结构,形成阅读图式,进而围绕主题和基于新形成的知识结构,开展一系列渐进式活动,逐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在实践中,基于结构化阅读的高中英语自主阅读教学可按“创设话题语境,激活相关认知”“示范指引下的自主探究,构建阅读图式”“无干扰状态下的自主阅读,完善阅读图式”“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迁移创新”四步实施.
[摘 要] 设计创新、开放型的有机—分析化学综合实验,通过有机萃取分离酸性浸出溶液体系中的钒,并利用亚铁容量滴定法分析待测溶液中的钒浓度。采用有趣多变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实验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现象并得到不一样的实验结果。这种“开放的试验方案—未知的实验结果”的教学设计,加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掌握、對基础理论知识和规律的认知,培养了学生创新意
[摘 要] 目前国内高校常见的模拟电路实验采用电路综合实验箱,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内容需要通过杂乱的接线连接电路,才能机械的完成实验,学生初学时难以掌握。同时大部分模拟电路实验课程未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性相结合,也未与后续专业课程相结合而融入整个实验体系中。通过对上述模电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设计新型模拟电路实验架构,通过模块化、可视化以及融入其他专业课程内容等方式,在学习模电知识的同时锻炼了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职能,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在于人才选拔。我国历来重视人才的选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基于史密斯模型对近十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政策执行过程分析发现,为确保招生政策的顺利实施,各级相关部门在政策执行方面做出大量探索,并根据政策环境及时做出调整。从“自主招生”的试行到“强基计划”的推出,试图寻找最优化的选拔制度,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摘 要] 高校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高校基层团建工作的开展,逐步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融合。二者实现有机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办事效率及学习风气。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已经到了一个必然的阶段,高校的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基层团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此背景下,分析了高校基层团建工作的现状,研究大学生如今的思想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
分析浙江省2021年高中英语教学活动评审中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失,可以得出:在培养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创设一定的话题情境,进行必要的引领示范,提出信息关联性强且具备深度思维的问题,使学生在无干扰化的阅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 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一类人群,他们的思想、心理、情绪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当下网络迅速发展,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和多元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创造了便利条件。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不仅会对大学生群体及事件主体造成不良影响,还对高校管理和社会秩序存在一定的隐患。以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引导作为重点,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产生原因、发展过程等予以探究,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