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用牙线会使牙缝变宽吗?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问,长期使用牙线会使牙缝变宽吗?
  广东汕头 李丽红
  研究证实,即使认真刷牙也只能清除约70%的牙菌斑,对牙齿邻面间隙的牙菌斑、牙垢等很难清除,而牙线能深入牙齒相邻面,完美胜任牙齿“清道夫”的工作。但有些人认为长期使用牙线容易使牙缝变宽,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牙线放入牙缝时,会在牙周膜(牙根与牙槽骨间的致密结缔组织)的弹性范围内产生一个生理缝隙,牙线取出后,缝隙消失。标准的牙线线形为扁形,厚度小于0.15毫米,远小于最窄牙缝厚度,正常牙齿间的缝隙足以使十分扁平的牙线通过,并不会增宽牙缝。正确使用牙线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牙线还可以通过按摩牙龈,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起到预防或减少牙病的作用。
  刘骏亮
其他文献
小区的张大爷,今年73岁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背着手走路。以前腰杆子挺直,可近几年背越来越弯了,医生说这与他经常背着手走路有关。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喜欢背着手走路,据说是为了纠正驼背。医生指出,这是一种误解。老年人背着手走路,于纠正驼背无益,反而有害,同时还会增加不安全因素。  医学专家认为,老年人背转双手时,手臂向后旋转,肩关节相应向前突出,上身重心前移,使本已佝偻的上身更加向前倾斜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晚上睡觉时室內开着灯或开着电视可能造成女性体重增加。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对43722名35~74岁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她们在调查中需选择自己晚上睡觉时是否无光、有小夜灯、有室外灯光以及有室内灯光或开着电视,并提供她们的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和体质指数。对比这些人大约5年之后的身体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有室内灯光或开着电视时,受调查者体重增加5千克以上的机会增加17%
近期,国家药监局于官网发布的《关于复方三七补血胶囊等4种药品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提出,复方三七补血胶囊、月泰贴脐片、麦当乳通颗粒和龙胆泻肝软胶囊4种药品由处方药转化为非处方药,品种名单及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一并发布。《公告》要求,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2020年12月10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将说明书修订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一名47岁女子在美容院做头发时,前后洗了6次头,致使她发生脑卒中。她的主诊医生认为,美容院的水槽及后仰的洗头方式使其颈部受损,导致血栓形成,引发“美容院脑卒中综合征”。其实,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可能诱发脑卒中。  洗头时过度后仰 大部分中老年人有颈椎退行性变,脑供血不足,后仰洗头会过度弯曲颈椎,引发椎动脉痉挛,可能诱发脑卒中。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后仰洗头,一旦感觉头晕目眩,
山坡上有几只羊,有幸的是,我是牧羊人。我是一个多么奢侈的人,竟然将清晨的时光,交给了一只在院子里鸣叫的鸟。而我呢,将一下午的时光交给了几只羊,几只温顺的小羊。  夕阳的余晖懒洋洋地照在小北沟的红黏土地上,杏树的叶子黄着脸,明显有点不愿意风的抚摸,几片叶子如泪水簌簌而下,大羊埋着头在树丛中逡巡,舌头像收割机一样,收割着每一片秋叶的味道。而小羊羔们呢,蹿上跳下,活泼得紧,像一个个黑白相间的音符。白羊羔
世界长寿村”海南澄迈的百岁人口比例,远远高于中国长寿之乡的标准。而我们拜访的两位长寿老人,一个102岁,一个103岁,两人竟然同名同姓,都叫王兰香。这不禁让人感叹,澄迈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在百岁老人的家里,我们发现了老人餐桌上有澄迈人都爱吃的五种宝物。  澄迈一宝——粽子  澄迈的粽子和普通的粽子不一样,它用的粽叶是冬叶,所以煮熟后的粽子呈绿色,而且粽子馅是肉和蛋黄,总体来说营养比较全面。  澄
胰岛素是迄今为止适应证最广的降糖药物,几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使用。然而,在对胰岛素的认识观念及具体使用上,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1.起用胰岛素 “终极化”  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终极手段,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使用胰岛素。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都是临床常用的降糖“武器”,在降糖力度上,胰岛素比口服降糖药
西瓜霜是一种喉科良药,主要由西瓜霜、黄芩、黄檗、黄连等组成。有清热泻火、消炎解毒、清咽利喉、消肿止痛、燥湿收敛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其剂型有片剂、散剂、膜剂、胶囊剂、喷雾剂等,以应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  急性中耳炎 先将患耳外耳道用生理盐水或过氧化氢溶液擦洗干净后,用西瓜霜喷雾剂对准外耳道喷入,每日2次,一周左右炎症、脓液消失,然后继续治疗5~7天,巩固疗效。  口腔
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记载了他终生难忘的一件事。  那是他20岁左右的时候,由于日夜苦读,患了感冒,时而咳嗽。李时珍觉得自己年轻体壮而未在意。时间久了,皮肤灼热得如同火烧火燎,并且咳嗽不止、痰涎增多。病情一直拖到夏天,更是烦热口渴,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他给自己開了不少药方,终是“医不自治”,一连几个月过去了,仍不见一点好转。李时珍想到学医多年,连自己的病也治不好,不由得阵阵心酸。  李时珍的父亲
受访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原副院长 钟孟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一科  耳鸣、眼花、易呛咳、脖子硬、手脚无力、肢体不协调,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如果患者还属于“三高”人群,就千万不要大意,因为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很可能是一种特殊脑卒中的先兆。到底这种特殊的脑卒中是什么?“三高”人群又为什么容易高发脑卒中?  病例: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原院长钟孟良的一位患者,78岁,之前出现过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