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四部曲”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打破古诗教学课堂的死气沉沉,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总结,提出古诗教学四部曲:第一,了解作者,解读诗题;第二,通读诗句,理解诗意;第三,寻找诗眼,感悟诗情;第四,引导运用,内化诗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效性
  古诗教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它们大多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但由于古诗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甚大,学生对此感到陌生。再加上学生的认知层次较低,理解能力有限,虽然老师在课堂上使尽浑身解数,但学生仍是如万马齐喑般死寂一片,无法应弦起舞。如何改善这一现象,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将古诗教学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了解作者,解释诗题
  只有了解诗人以及诗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准确地理解古诗的意思,把握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笔者在教学古诗时,都会让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并对资料有针对性地筛选,再在课堂上交流,使学生充分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拉近古诗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还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众所周知,读诗应该先读题,品读也应该先品题。然而有的老师却最容易忽略这一教学步骤,导致古诗教学缺乏完整性。在教学古诗《春望》时,笔者先让学生说说春望的意思,即春天看到的景色。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春天到了,你看到了什么?而诗人杜甫在春天的长安城又看到什么?这样一来既理解了诗题,又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将诗句读通是学好古诗的前提。首先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把古诗读上几遍,让学生读准生字,把生字读得字正腔圆,再要求学生把句子读得正确、流利。
  读通诗句后就是理解诗意了。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填补空白、调换语序、查工具书、借助注释、观察插图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试着了解诗意。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春晓》诗句意思时,使用的是调整语序这个方法。这首诗中“处处闻啼鸟”的语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笔者引导学生把“处处闻啼鸟”调整为“处处闻鸟啼”,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古诗的意思了。
  三、寻找诗眼,感悟诗情
  寻找诗眼是古诗教学的第三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或者全句的词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全诗寻找诗眼,紧扣诗眼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理与诗情。
  如我在教学《独坐敬亭山》时,让学生说说全诗围绕哪个字来写,由于古诗题目有“独”字,诗句里又句句藏独显独,学生很快找到答案。
  但是有些古诗的诗眼并不明显,学生找了许久,都没办法找准确。这就需要老师的引路,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教给学生寻诗眼的方法。比如,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等,这些一般情况下都是诗眼。
  尋到诗眼之后,接着就是让学生想象诗境,对于诗境的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所以,在教学中,笔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想象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把诗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一边想象,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那份感情。
  四、引导运用,内化诗句
  大家是否发现,我们教了那么多的古诗,但在学生身上,见不到一丝丝古文化的底蕴呢?大家是否发现,一般学生在习作时,虽然他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文,但在习作中却很少运用到古诗文中的佳句。这样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其中的原因可能与老师平时教学古诗文时只注重古诗文的意境、情感的体会,而忽视了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瑰宝有关。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学《春望》一课时,在课堂的尾声,笔者出示以下选择填空题:
  A.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B.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C.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家书自古是中国人表达亲情的载体,但如今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沟通变得便捷的同时,亲人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
  笔者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再进一步要求学生运用其他诗句来说一段话。这节课之后,学生在习作中在练习中运用古诗词的意识越来越强,已经能将所学的古诗由消极的语言转化为积极的语言。
  实践证明,以上四步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老师不用在课堂上表演独角戏,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气氛热烈,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陈振兴.语文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练笔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及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结合练笔开展教学,以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对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练笔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高年级教学;小练笔教学;教学对策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借助于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使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创设教学情景,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将小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充分结合在一起,以实用性、多样性和适应性作为基础,使教学产生更大的乐趣,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
在小学阶段,微电影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又能够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人格方面得到很好的完善。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小学微电影课堂教学角度入手探索如何提高学生鉴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核心。在分析传统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中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具体优化策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在逐渐缩小,但两者之间还有很多因素的阻碍,如教学设备、家庭环境以及教学资源。要想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就需要从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入手,分析现状,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在将来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村;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知识并不是通过传授获得的,而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有机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各学科教师以及同学的帮助从而获得的。新课改可以说是我国一次非常全面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