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麻醉:从理想走进现实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脓毒症小鼠脾CD27和CD11b标记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68只,体重20~30 g,8~10周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84):假手术组(Sham组)和脓毒症组(Se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每组取小鼠30只,观察术后4 d内存活情况,计算生存率。于术后2、4、6、24、48和72 h时(T1~6)随机取6只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因素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顺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8~79岁,BMI 20~27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按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分为2组(n=30):未化疗组(A组)和新辅助化疗组(B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0.15 mg/kg(3×ED95)顺式阿曲库铵,当T1恢复至10%,开始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起始剂量为1.5 μg·kg
目的通过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关系,探讨舒芬太尼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3月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后处理组(SP组)和舒芬太尼后处理+PI3K抑制剂wortmanni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麻醉对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室间同步化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24例,年龄52~75岁,体重指数17~31 kg/m2,体表面积1.7~2.2 m2,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45%,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12):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C组)和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组(S组)。2组全麻诱导气管
目的评价钢丝加强型聚脲胺酯硬膜外导管对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置管术成功几率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剖宫产术患者182例,年龄25~43岁,身高145~178 cm,体重51~10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聚氯乙烯硬膜外导管组(Ⅰ组,n=94)和钢丝加强型聚脲胺酯硬膜外导管组(Ⅱ组,n=88)。于L2,3或L3,4间隙行脊椎-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各组置入
目的评价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在乌司他丁减轻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H9c2心肌细胞以密度104个/孔接种于9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C组,n=12)、H2O2组(n=12)、H2O2+乌司他丁组(HU组,n=12)、H2O2+乌司他丁+LY294002组(HUL组,n=9)和H2O2+LY294002组(HL组,n=9)。H
目的评价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4~5月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脂肪乳组(F组)和乳化异氟醚后处理组(EIP组)。采用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前3 min时EIP组持续静脉输注8%乳化异氟醚
目的通过与三维CT比较,评价X线引导经卵圆孔及周围支注射阿霉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91例,性别不限,年龄33~76岁,病程6月~24年,VAS评分6~9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X线组(n=43)和CT组(n=48)。2组均采用Hartel前入路行卵圆孔穿刺。眶上孔、眶下孔、卵圆孔注射0.5%阿霉素0.2、0.3和0.5 ml。治疗后1年内疼痛缓解欠佳(VA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心室肌电稳定性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不拘,体重270~330 g,成功制备Langendof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12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平衡灌注K-H液15 min后,C组继续灌注K-H液30 min,D组灌注含50 ng/ml右美托咪定的K-H液30 min。记录左心室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合并高血压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寻找其降低应激反应的适宜剂量。方法择期合并高血压的开胸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45~64岁,体重65~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1~3组)。D1组、D2组、D3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 min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0.3、0.4 μ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