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与三维CT比较,评价X线引导经卵圆孔及周围支注射阿霉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
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91例,性别不限,年龄33~76岁,病程6月~24年,VAS评分6~9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X线组(n=43)和CT组(n=48)。2组均采用Hartel前入路行卵圆孔穿刺。眶上孔、眶下孔、卵圆孔注射0.5%阿霉素0.2、0.3和0.5 ml。治疗后1年内疼痛缓解欠佳(VAS≥4分)时,口服奥卡西平及辅助用药(曲马多、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等)。记录治疗后1 d~1周、1周~1个月、1~3个月、3~6个月及6个月~1年,奥卡西平及辅助用药情况。记录手术时间、穿刺次数、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
结果与CT组比较,X线组穿刺次数增多,治疗过程中面部血肿发生率升高(P<0.05或0.01),手术时间、奥卡西平和辅用药的使用率、治疗过中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咀嚼肌无力和面部麻木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三维CT比较,X线引导经卵圆孔及周围支注射阿霉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表明X线引导有显著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