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低段教学中的倾听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p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生本理念”渗透教师队伍,走入课堂,“师本位”的教学理念向“以生为本”过渡。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开始更多关注孩子,倾听孩子的发言。但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践行这些新理念时,容易走进一些误区。
  误区一:是谁在倾听?
  走入课堂,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捧着书,非常认真地倾听某个孩子的发言,而教室里大部分的孩子或是趴在桌上听课,或是开小差,无视教师与发言同学的交流,完全没有在倾听。为了倾听个别学生的发言,却忽视了其他同学的听课状况,忽略了其他学生也是课堂教学中倾听的主体,这样的倾听是低效的倾听。要注意教师、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倾听的主体,不可偏重一方。
  教师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倾听是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也是学生活动的核心。学会倾听是培养学生思考、交流能力的基础,是合作学习关系的前提。建立在倾听教师、同学发言基础之上的思考,更有效率、更有意义。低段的孩子由于刚入校门,年龄较小,身体、心理发展水平有限,他们喜欢举手发言,但缺乏“要认真听别人发言”的意识,所以,低段教师应更重视培养孩子倾听的意识。
  低段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调控,培养孩子的倾听意识呢?第一,制订一些简单上口的口令,让学生在对口令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听课状态,如“一二三,看前方”“双脚平放,腰背挺直,小手放桌上”等。第二,每下完口令,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课间巡查,看看每个学生是否按教师的要求坐好。如果没有这样做,课堂的口令逐渐会形同虚设。第三,掌握好课堂调控的时机。下口令调整学生的状态并不适用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过多的调控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好在大的教学环节过渡时,利用口令进行学生状态的调整,如在自读课文结束,将要开始字词的读音学习时,或是小组讨论结束,将要进行班级汇报时。这时候进行调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意识到,接下来需要认真倾听。只有以良好的课堂纪律做基础,学生才能真正养成倾听的意识。
  误区二:徒具形式、没有目的的倾听。
  有些新教师虽然关注师与生的倾听,但却没有落实每次倾听的目的,造成倾听的无目的性。如开小火车读字卡时,两位教师同样设计倾听的任务,A说:“小朋友们要认真听别人读字卡喔。”B说:“接下来,我们要开小火车了,你要仔细听,看谁把字卡读错了,可以马上举手。”虽然两位教师同样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倾听意识,但A教师的倾听只是流于表面,而B教师将孩子这次倾听的任务具体化,明确地告诉孩子他要听些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将倾听落到实处。
  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更有目的性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为学生具体设计不同的倾听任务,告诉他们,每次倾听的目的是什么。第二,这样的提醒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在幻灯片上出示具体要求。一年级的孩子容易忘记他们倾听的任务,可以在幻灯片上展示,帮助他们明确倾听的目的。如听其他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时,可以出示倾听任务:一边听,一边用手指读课文,看他们有没有响亮、准确、流利地朗读,可以在他们读错的地方做上记号。到了二年级,孩子能够了解不同环节倾听的任务后,可以通过语言的提醒来加深他们的印象。
  误区三:倾听后没有反馈。
  如果课上教师没有对倾听进行一定的反馈,那么,这样的倾听也容易流于形式。学生评价其他人的发言正是反馈倾听最好的方式。这样的评价,既能检验学生是否按具体要求倾听,又能让教师从中指导学生如何从别人的发言中积累经验。
  低段教学,倾听的评价反馈需要及时性。如,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时,教师提出倾听的具体任务“听他们有没有响亮、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在学生读完课文后,就需要其他学生按这个要求评价这些同学的朗读,以此来反馈学生的倾听情况。如果将这一评价环节取消,倾听没有反馈,久而久之,学生易轻视教师之前布置的倾听任务,以后的倾听也不会认真按要求去听。如果评价环节过于置后,学生容易忘记倾听时所发现的问题。
  除了及时性,评价反馈也需要多样性,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当下,低段课堂中充斥着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缺乏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原因不外乎是担心学生的评价空泛、不能直指重点。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根据具体情况,为学生的评价提供有梯度的辅助。较为简单的发言,如评价学生开火车读字卡或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倾听的要求来评价发言。较为复杂的发言,如指名感情朗读课文部分内容时,教师先进行评价起示范作用,而后让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来评一评。在全班交流发言时,教师有意识地问一句:“刚才这个同学的发言你同意吗?有没有要补充的或有什么不同看法?”简单的提醒会让学生渐渐养成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补充的意识。这样的评价应该在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展开。让中等生、差等生都有平等发言的机会,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帮助。对于优秀学生而言,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别人的发言。
  综上所述,低段教学中要认识到:有效的倾听,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而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有内容、有目的性,并及时评价反馈的倾听才是有效的倾听。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公园小学 本专题 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正>"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其第一课时主要研究下面这一问题——"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编者按】课改之前,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研究曾经十分火热,但也走入一些误区;课改以来,这一研究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反复强调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一课题重新引起了小语界的关注。在新课标背景下,这一课题可值得研究的内容是不少的,比如,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怎么避免“形式主义”?怎样的“学习方法指导”才是有效的?各个学段,各种类型、各种文体的课文该如何进行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里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光彩照人的如花女子,史湘云是其中的一位。曹雪芹在塑造这一形象时,表现了她诗思敏锐,才情超逸。香菱向湘云请教学诗,她“越发高兴了,没日没夜,高谈阔论起来”。大观园的人送给她一个雅称叫“话口袋子”。联系到我们的作文教学,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话口袋子”,只是有的“话口袋子”容易打开,有的则不轻易打开。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话袋子”,让贮藏在心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又称海绵状心肌或心肌窦状隙持续状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心内膜及心肌发育停止导致的心肌疾病。该疾病系罕见的Xq28联结区域基因突变的遗传性疾病。到目前为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预防脑外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