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禾德:让人发呆的好地方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40047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勾禾德古城,坐落于沃克吕兹山脊南部,面向吕贝隆山区。这里的大部分房屋和道路修建于中世纪,全都就地取材,用山上黄灰色的石头建造而成。勾禾德原意为“高悬的村庄”,这缘于或高或矮的石房子盘旋垒叠、错落有致,从山脚下仰望,宛若空中楼阁。
  勾禾德古城地理位置特殊,建筑方式奇特,这种至真至纯的美感曾征服了无数游客,因此素有“法国最美小镇”之誉。我们乘坐旅游巴士,沿着山路蜿蜒而上,在小镇小广场下车。抬头,在广场最显眼的地方,树立着一尊高大的战士石塑像,下方还镌刻着数十个人名。朋友说,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勇牺牲的本地战士,为了长久地缅怀和纪念他们,人们便把他们的名字篆刻在石碑上。
  塑像后面不远处,石房石楼鳞次栉比,长满了青苔的石阶小路古朴宁雅,居民家门口的小花坛里不知名的花儿正浓情绽放,湛蓝的天空里几朵白云悠然飘荡,清爽的风迎面吹来,让我恍然来到了远离世俗的修行天堂。同行的几位驴友在一阵感叹之后,纷纷举起照相机,定格这片绕梦牵魂的美丽。我也是爱热闹之人,而此时,我却想融入古堡清雅格调里,随性地独自游走。
  古朴安静的街巷里,石阶、石徑、石墙、石花盆,还有木窗、木栅栏……它们用陈旧的土里土气的色泽,默默诉说着一段亘古的传说,也原汁原味地展示着当地人恬淡的生活。石巷纵横交错,忽而静谧幽深,忽而豁然开朗,忽而陡峭上行,忽而逼仄下行。虽然石路有些难行,但随心漫行,倒也自由惬意。在一个巷子尽头,恰巧遇上小镇的集市,售货的摊位在窄窄的路旁零散地摆开,摊位上有蜂蜜、橄榄、奶酪、火腿香肠,还有馥郁的薰衣草制品、漂亮的棉纺生活品和最新鲜的瓜果蔬菜。集市上顾客寥寥,只碰到两三位鬓发染霜的阿婆挎着小竹篮,悠然地在一个个摊位前走走停停,不紧不慢地选选看看,又轻声聊着什么。或許我们早已习惯了集市的喧闹,因此在这里倒不习惯了,觉得这哪里是集市,分明是当地人打发时光的一种生活方式罢了。
  走累了,法国朋友凯撒赶上来,陪我们去了一家颇具情调的小咖啡店稍作歇息。伴着卡布其诺咖啡的袅袅清香,凯撒先生无意中提及曾畅销全球的名著《山居岁月》。他话音未落,我猛然想起,这部书多年前我曾读过,是英国知名作家彼得·梅尔在普罗旺斯地区第一年的生活实录,难道他也曾来过勾禾德古城吗?凯撒先生笑了,说不仅来过,而且写作背景就是勾禾德呢!细细回忆,我渐渐想起书中曾提到地名:勾禾德、梅内博、亚维农、艾克斯……恍然间,勾禾德在我心中更加神秘和神圣了。我想,回国后闲暇时,一定再次品读这部名著,对勾禾德的理解和领悟或许会更加透彻。
  喝过咖啡歇过脚,在凯撒先生引领下,七拐八绕,半小时后,总算来到勾禾德古城最高处。放眼远眺吕贝隆山区,美景一览无遗,连绵的葡萄园、成畦的薰衣草花田、浩荡的橄榄林,还有高高尖尖的松柏,黄与绿、红与紫层叠交错,幻化出一片浩然锦绣。细细饱览过后,沉淀在心底的是无尽的留恋和莫名的愉悦。
  勾禾德,质朴、纯情而又恬适,让我心魂沉静舒和,因此下山时,我什么都不去想,什么也都不想做,心里只是反复念叨着,一个人,找个清静的小巷口,坐在大石头上,静静地发会儿呆,该是一段美妙的享受了。遗憾的是,此行匆匆,无福消受了。
其他文献
[摘要]心流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心流”体验能使人产生自尊、自信、愉悦、幸福等积极心理情绪。它为快乐学习提供了最直接有力的理论依据,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心理诉求。我们以学校特色课程——“素人工房”手作皮具课程为载体,梳理、探寻引发“心流”体验的课堂教学心理机制,研究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得自信、自尊、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体
DOI: 10.16758/j.cnki.1004-9371.2016.01.014  2015年6月20—21日,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帝制时代社会结构与历史趋势暨农商社会/富民社会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举行。这次会议在2014年8月于昆明云南大学成功举办的首次“农商社会/富民社会高端研讨会”基础
作为一位青年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体会最深刻的是:学生写作文时,写自己身上发生经历过的、自己听闻到的题材,则下笔流畅,文字空灵。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的作文流于形式,寻章摘句无病呻吟。有的学生为了在考试中拿高分,急功近利,有意识地背诵一些所谓的示范作文、满分作文来应付考试。一旦缺失了“真我”,作文也就失去了灵魂,学生也陷入了迷惘之中。  随意地翻开学生的作文,这样的现象会少吗?如写亲情的
在西方古典美学史上,悲剧一直被崇奉为最高范畴。悲剧理论经过康德、莱辛、黑格尔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各种各样的补充和修正,但仍以亚里士多德关于冲突和刚强性格的论述为基础。但看起来,这些显赫的理论都难以用来解释和规定阿城。这也许因为,阿城作品的悲剧因素是纯粹中国意味的。    一    稍稍扫视一下当今的文坛,我们就会发现,追求、奋进的坚韧意志和深邃、冷峻的精神内涵是一大批青年作家刻意表现的强者气质。他
我们经常谈论气质,但对于国家气质、大国气质少有论及。实际上,把握国家气质,非常有助于理解一个国家的政策与行为。当然,把握中国的大国气质,也是开启认识中国外交内政政策与行为的重要钥匙。  大家知道,气质就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气质是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一个人的真正魅力主要在于其特有的气质。  人各有不同的气质,国家也是如此,大国也是一样。  那么,什么是大国气质呢?我认为,大
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很有特色的作家,一向受人瞩目。他那自叙传式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作品,至今仍不断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他坎坷不平的一生以及最后的不幸结局,更经常引起人们的嗟叹与悼惜。然而尽管如此,他身后的遭遇,却也象他的生前一样,并不是很幸运的。人们虽不能够轻易忘记他,但在对他的评价上,不论是对他的作品,还是对他所走过的生活道路,总不免有一些微辞;在肯定他的同时,总要作种种保留。几十年来,
摘要:针对传统DNA测定方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提出了新型测定DNA的技术-电化学DNA传感器测定法。本文就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用效果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化学DNA传感器;电化学换能器;电位吸附法;杂交信息;基因诊断;靶基因;寡核苷酸    对DNA的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人体组织、血液、微生物、病毒等样本中特定DNA序列的定量检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疾病
洛克菲勒1839年生于美国纽约州,实业家、慈善家。他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曾垄断美国石油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托拉斯。退休后致力于慈善事业,建立洛克菲勒医学研究院、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机构。  提起洛克菲勒家族,人们大概会想到美国纽约地标建筑——洛克菲勒广场,一年一度的圣诞树点灯仪式都在那里举行。  洛克菲勒家族的开创者是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他是19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依靠标准石油公司起家,开创了美国石
“社会良心”    第九期许纪霖的《商品经济与知识分子的生存危机》是篇力作。本文主要观点我十分赞同。想补充的是,我们应同样强调操作型知识分子对完成“社会良心”使命的重要地位。理由有三。其一,操作型知识分子逐步摆脱贫困,迎来经济的富裕后,会伴生心态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诸多变化;他们的世俗化往往有可能使他们成为商品拜物教的奴隶。其二,操作型知识分子在经济上自立后,可进而获得政治、文化上比理论型知识
宗教,神,信仰,三位一体的组合,经由宗教仪式的日常体验,构成了理解宗教的基本范式。如涂尔干所言,由于人们只研究那些他们最熟悉的宗教,所以长期以来始终认为,神的观念是所有宗教事务的特征所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6页)。对于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而言,宗教就是如此,与神有关,是上帝的事业,不能深究,否则即是亵渎。然而,当发展与解放业已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下,总会有智者,如德沃金,对这一范式进行解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