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幼教事业存在着办园条件简陋,“小学化”现象严重、教育方法不符合时宜、教师专业素质较差、幼儿发展水平落后的问题。为了使农村幼儿健康、活泼的成长、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整体水平、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学质量,就必须深化幼儿教育改革,使农村幼儿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观念 幼儿园环境 教师专业水平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205-01
我在农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十几年来,切身体验到了有不少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就是读书认字的观念,把幼儿的学习等同于知识的接受,这种看法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农村幼儿园教育面临困惑,现就我所看到的幼兒园教育谈点自己的看法。
1 家长的传统观念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
当前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落后造成的,当幼儿园和家长谈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谈游戏的重要性时,家长却认为这是幼儿园在自圆其说。在农村幼儿家长的心目中,“学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幼儿园不教孩子识字、写字、做算术,整天让孩子“玩”,就不是好幼儿园。有许多家长抱怨幼儿园不教写字,他们甚至把孩子会写多少字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标准,有的家长还质问教师:“孩子上幼儿园的日子都不短了,为什么还不教写字?”也有的家长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某某幼儿园天天都教字、写字,还教拼音呢!更有甚者把教写字作为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重要指标。
2 家长的安全问责和“脸色”导致户外游戏的时间相对过少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园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游戏促进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身体、智力、社会等。但是,在农村幼儿园中,游戏时间相对过少,因为教算术、写字占用了一部分时间,而且我觉得还有一点是安全因素。现在教育是“安全第一”,考虑到户外游戏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教师惧于家长的安全问责和“脸色”,而且家长根本不重视孩子的游戏,所以,游戏的时间相对过少了。
教育是教会孩子懂得如何学,教给他认知事物并引导他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天性是玩,在教学中可以寓教于游戏中,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学会一些基本技能。这有助于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也有助于加快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政策,使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得到改善,摆脱困境。
2.1 明确办学主体
在幼儿教育的整顿与规范中,必须逐渐体现政府办园为主,社会力量办园为辅的教育格局,增大投入,加强管理,若是只靠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和个体办园,很难实现广大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化和规范化的。
2.2 更新教育观念
幼儿教育者与家长都要认真学习政府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相关方针政策,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推陈出新,对幼儿教育要正确理解。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个性。幼儿的潜力有很大的发掘空间,但只有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与氛围中才能得到最大发挥;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落实“一切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原则。学龄前儿童是教育工作者重点把握的对象,要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多开展游戏、室外活动等;既要对幼儿提出统一的教育要求,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个性及特长。使每一个幼儿都得到进步。
2.3 优化幼儿园环境
(1)改善农村幼儿园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的改造应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因此,教师应以幼儿为主体,设置适合他们的环境,在这过程中,多观察幼儿对环境的反应,找出最佳设计方案,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健康成长。农村有自身的特色条件和素材,在设计环境是,可以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如:采摘野花、拔芦苇穗,用此用制作各种制品。用废纸盒和幼儿的绘画作品做成一个彩色电视机。陈列在教室的一角;并且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制作相应的手机作品,装饰教室。
(2)创设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要建立师幼之间宽松、愉快的相处环境,教师要从幼儿的思维方式、心理需求入手。在和幼儿交流时注意语言、动作与感情想结合,让幼儿感到教师的善意、可亲,进而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与活动。培养幼儿开朗活泼的性格和坚强的毅力。
(3)建立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教师是幼儿心里的形象是伟大、神圣的,在他们心里、老师无所不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幼儿除了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的态度处,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同伴身上学到交往的拜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要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给他们创造机会,扩大交往范围及交往能力,在这些活动中,让他们懂得互助、互爱,和同伴建议起良好的友谊。
(4)科学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任务是通过一日生活来实现的,因此,合理、科学的安排幼儿一天的活动和顺序对他们学习、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动静态相结合并且要适时替换;室内、外活动交替开展;全班活动、集体活动、个人活动相结合,体、智、德、美教育活动相统一。
2.4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从学历和获得职称的人数来看,农村教师的学历比城市教师的学历相对要低,获得职称的人数也比城市的少。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农村教师学历低、职称人数少素质就差。但在一定程度上,学历和职称能够反映一些问题,比如: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这也是教育观念的差距。幼儿教育问题更多出现在农村教育,而且这类问题相对突出得多。究其原因,与农村老师的专业素质、农村教育条件有密切联系。农村幼儿的教育与城市幼儿教育有着不同的环境、背景。因此,在实施教育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展开工作。农村幼儿教育有着丰富而生动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情况:农村幼儿园在教育方式上盲目模仿城市的。没有分析自身的特殊性和与城市幼儿园的差异性。在教育方法上,可以根据自身天然的优越条件来进行教育。农村有着城市所没有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可以从这些上面创造条件,选择题材、设计符合当地幼儿的教育方案。而不是照搬城市的方法,把幼儿关在教师里,看教师操作、讲解。从这些现象中分析可以看出:这与农村教师的素质有关系,他们没想到也想不到用什么方法去做。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
2.5 加强家长教育工作
(1)设立家长与教师联系册。(2)举办家长开放日。(3)创办业余家长学校。(4)设置家庭教育栏。(5)成立家庭教育协会。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必须立足本地区实情,在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不断实践,为农村幼儿教育创建条件;在幼儿教育方面,开展多种有利于幼儿健康的活动,努力探索出适合农村幼儿教育的新路子,让农村幼儿教育越办越好。
关键词:教育观念 幼儿园环境 教师专业水平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205-01
我在农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十几年来,切身体验到了有不少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就是读书认字的观念,把幼儿的学习等同于知识的接受,这种看法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农村幼儿园教育面临困惑,现就我所看到的幼兒园教育谈点自己的看法。
1 家长的传统观念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
当前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落后造成的,当幼儿园和家长谈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谈游戏的重要性时,家长却认为这是幼儿园在自圆其说。在农村幼儿家长的心目中,“学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幼儿园不教孩子识字、写字、做算术,整天让孩子“玩”,就不是好幼儿园。有许多家长抱怨幼儿园不教写字,他们甚至把孩子会写多少字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标准,有的家长还质问教师:“孩子上幼儿园的日子都不短了,为什么还不教写字?”也有的家长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某某幼儿园天天都教字、写字,还教拼音呢!更有甚者把教写字作为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重要指标。
2 家长的安全问责和“脸色”导致户外游戏的时间相对过少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园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游戏促进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身体、智力、社会等。但是,在农村幼儿园中,游戏时间相对过少,因为教算术、写字占用了一部分时间,而且我觉得还有一点是安全因素。现在教育是“安全第一”,考虑到户外游戏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教师惧于家长的安全问责和“脸色”,而且家长根本不重视孩子的游戏,所以,游戏的时间相对过少了。
教育是教会孩子懂得如何学,教给他认知事物并引导他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天性是玩,在教学中可以寓教于游戏中,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学会一些基本技能。这有助于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也有助于加快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政策,使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得到改善,摆脱困境。
2.1 明确办学主体
在幼儿教育的整顿与规范中,必须逐渐体现政府办园为主,社会力量办园为辅的教育格局,增大投入,加强管理,若是只靠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和个体办园,很难实现广大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化和规范化的。
2.2 更新教育观念
幼儿教育者与家长都要认真学习政府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相关方针政策,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推陈出新,对幼儿教育要正确理解。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个性。幼儿的潜力有很大的发掘空间,但只有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与氛围中才能得到最大发挥;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落实“一切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原则。学龄前儿童是教育工作者重点把握的对象,要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多开展游戏、室外活动等;既要对幼儿提出统一的教育要求,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个性及特长。使每一个幼儿都得到进步。
2.3 优化幼儿园环境
(1)改善农村幼儿园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的改造应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因此,教师应以幼儿为主体,设置适合他们的环境,在这过程中,多观察幼儿对环境的反应,找出最佳设计方案,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健康成长。农村有自身的特色条件和素材,在设计环境是,可以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如:采摘野花、拔芦苇穗,用此用制作各种制品。用废纸盒和幼儿的绘画作品做成一个彩色电视机。陈列在教室的一角;并且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制作相应的手机作品,装饰教室。
(2)创设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要建立师幼之间宽松、愉快的相处环境,教师要从幼儿的思维方式、心理需求入手。在和幼儿交流时注意语言、动作与感情想结合,让幼儿感到教师的善意、可亲,进而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与活动。培养幼儿开朗活泼的性格和坚强的毅力。
(3)建立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教师是幼儿心里的形象是伟大、神圣的,在他们心里、老师无所不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幼儿除了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的态度处,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同伴身上学到交往的拜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要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给他们创造机会,扩大交往范围及交往能力,在这些活动中,让他们懂得互助、互爱,和同伴建议起良好的友谊。
(4)科学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任务是通过一日生活来实现的,因此,合理、科学的安排幼儿一天的活动和顺序对他们学习、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动静态相结合并且要适时替换;室内、外活动交替开展;全班活动、集体活动、个人活动相结合,体、智、德、美教育活动相统一。
2.4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从学历和获得职称的人数来看,农村教师的学历比城市教师的学历相对要低,获得职称的人数也比城市的少。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农村教师学历低、职称人数少素质就差。但在一定程度上,学历和职称能够反映一些问题,比如: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这也是教育观念的差距。幼儿教育问题更多出现在农村教育,而且这类问题相对突出得多。究其原因,与农村老师的专业素质、农村教育条件有密切联系。农村幼儿的教育与城市幼儿教育有着不同的环境、背景。因此,在实施教育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展开工作。农村幼儿教育有着丰富而生动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情况:农村幼儿园在教育方式上盲目模仿城市的。没有分析自身的特殊性和与城市幼儿园的差异性。在教育方法上,可以根据自身天然的优越条件来进行教育。农村有着城市所没有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可以从这些上面创造条件,选择题材、设计符合当地幼儿的教育方案。而不是照搬城市的方法,把幼儿关在教师里,看教师操作、讲解。从这些现象中分析可以看出:这与农村教师的素质有关系,他们没想到也想不到用什么方法去做。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
2.5 加强家长教育工作
(1)设立家长与教师联系册。(2)举办家长开放日。(3)创办业余家长学校。(4)设置家庭教育栏。(5)成立家庭教育协会。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必须立足本地区实情,在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不断实践,为农村幼儿教育创建条件;在幼儿教育方面,开展多种有利于幼儿健康的活动,努力探索出适合农村幼儿教育的新路子,让农村幼儿教育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