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婴儿还在母亲温暖的子宫里未降生于世时,他就已经能慢慢感知到声音,所以,“声音”在我们从出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中都一直陪伴着我们。而音乐更是人类感知声音的更高阶段,是我们与声音不断共通后所产生的灵感,是对节奏的充分利用,是对自然的由衷赞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拟对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高职音乐教育作简要探析。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高职;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生命的魅力在于什么?人们总是喜欢思考这一问题,可是文字和语言能表达出来的东西总是有限的,当情绪积聚在心中无法通过文章和诗歌来宣泄时,世界上就有了舞蹈、美术和音乐。这并不是艺术的起源,但却能够确切地表达出感受艺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特有的天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引导人们激发出自己内心感受音乐的原始本能,将人类与音乐的真正融合作为新的教育理念,从而实现新型的音乐教育。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快速发展,音乐教育中逐渐缺少了纯粹的艺术热爱,所以,高职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奥尔夫教学法,改良和创新高职音乐教育实践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一、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的教育体系也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进行调整和变革,对各阶段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学生艺术素质能力的培育。但在教学实际中,许多音乐教师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用力过猛,将教学变成了“刑具”,让课堂变为了形式,失去了音乐教育的真正意义。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性此时就凸显出来了,奥尔夫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内心对艺术的真实感受,真正做到利用音乐进行音乐教育,也能够真正发挥出“音乐的功能”中的教育功能。让教师不仅仅能做到让学生对教材知识有很好的掌握,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奥尔夫教学法的第二点重要性能够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育,这一点是随着世界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各国学者和专业人员所发现的。例如,幼儿教师在儿歌教学中使用奥尔夫教学法时,能够让儿童们在学习儿歌歌词、节奏的同时,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思维,让儿童在接受儿歌教育时不断增强自己的韵律活动能力和音乐感,从而促进自身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所以,高职音乐教师要在规划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时注意到这一方面,积极发挥奥尔夫教学法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優势。
二、高职音乐教育现状中的问题
(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网球运动的过程很相似,网球运动需要双方实力相当、一来一回才够精彩,课堂教学也是如此,需要同学和老师双方共同的积极作用。但是,在高职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低,这一问题困扰着许多老师,也是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容易存在的第一点问题。产生这一情况与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较差有很大关系。音乐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初期没有打牢基础,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点没有很好地掌握,以至于教师在进行音乐流派、课程模式等较难的知识教学时,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缺乏,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也理解不了教师所讲的较高层次的音乐教学内容,更没办法对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进行提高。如果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找不到自身的闪光点,就很容易产生对课堂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情况。第二点问题是学生对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不够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层次能力多高并不看他的音乐知识基础,而是看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力。而在高职音乐教育的现状中,学生对鉴赏能力的轻视是一种通病。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的养成是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和对各种音乐的欣赏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如果学生对这一能力不重视,就很难在音乐课堂中的欣赏环节和分析环节中认真投入,会使音乐课堂中教师教导的知识不能够被有效传达,学生的音乐学习难度也会增加,不利于教师音乐课堂教学的进行。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点问题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转变。在传统的高职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一直以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导学生,例如,先对学生进行发声、识谱的基础教育,习惯将一首曲子的动作与歌曲分开教学,这虽然能够简化学习的难度,但是也让音乐的整体性被分离。如果教师不能够真正地将奥尔夫教学法作为根本,依旧按照自身原本的教学思维的指导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那也只是借用了新型教学方式的外壳,不能够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有时还可能对教育实践起负作用。第二点问题是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在高职音乐教育现状中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只局限于教材,对学生的知识教导仅限于看教材、讲解教材、背教材,同时,受传统教育思维中的应试教育思维影响,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实际中更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为了让学生快速高效地学会知识,进行“模板化”教学,而不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更新与拓展,在音乐课堂中缺少必要的音乐欣赏环节,不利于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育和提升。第三点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在高职音乐教育现状中,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音乐鉴赏的相关课程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受重视程度较低,教师对于这类课程和在课程中对学生能力培育的积极性也较低,难以真正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和改进,即使有的教师想做出改进和调整,也缺少能够借鉴的优秀经验。同时,各高职学校对这部分的教学管理也较为宽松,教师缺少改进动力,容易出现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况。
三、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高职音乐教育策略
(一)在音乐基础理论课中的应用
音乐基础理论课作为学前专业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课程,在这类课程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很大好处。例如,在“乐理与视唱”课程中,许多高职学生在进行这一课程的学习前并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在进行节拍、音符、乐谱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无聊,教师就可以使用奥尔夫教学法营造一种较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增加乐理课堂的趣味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到音符时值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全音符、二分符等不同时值的音符利用格子节奏练习法表现出来,以对比的方式让同学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音符时值的不同所带来变化,符合学生高职阶段的兴趣取向和性格特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乐理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能够让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深的记忆。其次是关于节奏方面,对于天赋较低又没有节拍基础的同学们来说,节奏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教师也可以借鉴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节奏练习。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使用拍手、跺脚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节奏表现方式进行一段旋律的节奏练习,也可以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给出一段固定的旋律,让每个小组通过组内成员的相互交流,将给出的旋律通过节奏的改变变成一段新的旋律。 (二)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音乐教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对音乐演唱技巧的教学,也就是歌唱教学。奥尔夫教学法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呼吸、练声等方面体现出来。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呼吸技巧的训练中,可以从奥尔夫教学法中提取灵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通过设置呼吸练习游戏或者比赛让课堂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或是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思路,像同学们讲述一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呼吸技巧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在课堂教育外也能夠不断地积累练习技巧,也能够拉近学生与音乐课堂的距离,使音乐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教师在练声教学的讲解中,可以选取一些奥尔夫教学法中应用的教学曲目作为案例,例如《布谷鸟》等比较简单易学的曲目进行发声技巧教学,减轻模仿难度,带动学生课堂中的练习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奥尔夫教学法中对音乐本身的重视,在教学中对合唱、重唱等也要进行相应的教学,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案例,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对各种音乐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对学生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进行提升。
(三)在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音乐教育中的鉴赏教学并不普及,但鉴赏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只有进行鉴赏课程的学习,才能够真正体会到音乐的本质与魅力,教师只有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奥尔夫教学法的效果。例如,教师讲解到《月光曲》这个曲目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将整首乐曲用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视频的选取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一些大师的视频或教学视频,让学生对贝多芬的独奏曲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曲目中的某一部分利用教室中的钢琴再演奏一遍,让学生分析现场感受与观看视频的不同,让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的思考。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在接受优秀音乐艺术作品的熏陶的过程中增加自身对音乐的热爱,给予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动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每一首乐曲都是作曲者灵魂的诉说,每一个音乐教师应当是这份感动的传播者和分享者,所以,音乐教育改革要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音乐教师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到高职音乐教学实践中,对音乐教育的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莫文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适应性和切入点[J].赤子,2017(8):47-48.
[2]李燕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课程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10):51-52.
[3]屈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才智,2016(1):28-29.
作者简介:何瑛(1975-),女,汉族,广东新会人,讲师,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社会文化系主任,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高职;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生命的魅力在于什么?人们总是喜欢思考这一问题,可是文字和语言能表达出来的东西总是有限的,当情绪积聚在心中无法通过文章和诗歌来宣泄时,世界上就有了舞蹈、美术和音乐。这并不是艺术的起源,但却能够确切地表达出感受艺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特有的天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引导人们激发出自己内心感受音乐的原始本能,将人类与音乐的真正融合作为新的教育理念,从而实现新型的音乐教育。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快速发展,音乐教育中逐渐缺少了纯粹的艺术热爱,所以,高职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奥尔夫教学法,改良和创新高职音乐教育实践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一、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的教育体系也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进行调整和变革,对各阶段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学生艺术素质能力的培育。但在教学实际中,许多音乐教师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用力过猛,将教学变成了“刑具”,让课堂变为了形式,失去了音乐教育的真正意义。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性此时就凸显出来了,奥尔夫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内心对艺术的真实感受,真正做到利用音乐进行音乐教育,也能够真正发挥出“音乐的功能”中的教育功能。让教师不仅仅能做到让学生对教材知识有很好的掌握,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奥尔夫教学法的第二点重要性能够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育,这一点是随着世界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各国学者和专业人员所发现的。例如,幼儿教师在儿歌教学中使用奥尔夫教学法时,能够让儿童们在学习儿歌歌词、节奏的同时,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思维,让儿童在接受儿歌教育时不断增强自己的韵律活动能力和音乐感,从而促进自身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所以,高职音乐教师要在规划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时注意到这一方面,积极发挥奥尔夫教学法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優势。
二、高职音乐教育现状中的问题
(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网球运动的过程很相似,网球运动需要双方实力相当、一来一回才够精彩,课堂教学也是如此,需要同学和老师双方共同的积极作用。但是,在高职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低,这一问题困扰着许多老师,也是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容易存在的第一点问题。产生这一情况与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较差有很大关系。音乐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初期没有打牢基础,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点没有很好地掌握,以至于教师在进行音乐流派、课程模式等较难的知识教学时,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缺乏,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也理解不了教师所讲的较高层次的音乐教学内容,更没办法对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进行提高。如果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找不到自身的闪光点,就很容易产生对课堂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情况。第二点问题是学生对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不够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层次能力多高并不看他的音乐知识基础,而是看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力。而在高职音乐教育的现状中,学生对鉴赏能力的轻视是一种通病。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的养成是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和对各种音乐的欣赏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如果学生对这一能力不重视,就很难在音乐课堂中的欣赏环节和分析环节中认真投入,会使音乐课堂中教师教导的知识不能够被有效传达,学生的音乐学习难度也会增加,不利于教师音乐课堂教学的进行。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点问题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转变。在传统的高职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一直以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导学生,例如,先对学生进行发声、识谱的基础教育,习惯将一首曲子的动作与歌曲分开教学,这虽然能够简化学习的难度,但是也让音乐的整体性被分离。如果教师不能够真正地将奥尔夫教学法作为根本,依旧按照自身原本的教学思维的指导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那也只是借用了新型教学方式的外壳,不能够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有时还可能对教育实践起负作用。第二点问题是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在高职音乐教育现状中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只局限于教材,对学生的知识教导仅限于看教材、讲解教材、背教材,同时,受传统教育思维中的应试教育思维影响,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实际中更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为了让学生快速高效地学会知识,进行“模板化”教学,而不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更新与拓展,在音乐课堂中缺少必要的音乐欣赏环节,不利于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育和提升。第三点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在高职音乐教育现状中,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音乐鉴赏的相关课程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受重视程度较低,教师对于这类课程和在课程中对学生能力培育的积极性也较低,难以真正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和改进,即使有的教师想做出改进和调整,也缺少能够借鉴的优秀经验。同时,各高职学校对这部分的教学管理也较为宽松,教师缺少改进动力,容易出现教学方式单一的情况。
三、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高职音乐教育策略
(一)在音乐基础理论课中的应用
音乐基础理论课作为学前专业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课程,在这类课程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很大好处。例如,在“乐理与视唱”课程中,许多高职学生在进行这一课程的学习前并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在进行节拍、音符、乐谱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无聊,教师就可以使用奥尔夫教学法营造一种较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增加乐理课堂的趣味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到音符时值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全音符、二分符等不同时值的音符利用格子节奏练习法表现出来,以对比的方式让同学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音符时值的不同所带来变化,符合学生高职阶段的兴趣取向和性格特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乐理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能够让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深的记忆。其次是关于节奏方面,对于天赋较低又没有节拍基础的同学们来说,节奏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教师也可以借鉴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节奏练习。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使用拍手、跺脚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节奏表现方式进行一段旋律的节奏练习,也可以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给出一段固定的旋律,让每个小组通过组内成员的相互交流,将给出的旋律通过节奏的改变变成一段新的旋律。 (二)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音乐教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对音乐演唱技巧的教学,也就是歌唱教学。奥尔夫教学法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呼吸、练声等方面体现出来。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呼吸技巧的训练中,可以从奥尔夫教学法中提取灵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通过设置呼吸练习游戏或者比赛让课堂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或是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思路,像同学们讲述一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呼吸技巧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在课堂教育外也能夠不断地积累练习技巧,也能够拉近学生与音乐课堂的距离,使音乐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教师在练声教学的讲解中,可以选取一些奥尔夫教学法中应用的教学曲目作为案例,例如《布谷鸟》等比较简单易学的曲目进行发声技巧教学,减轻模仿难度,带动学生课堂中的练习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奥尔夫教学法中对音乐本身的重视,在教学中对合唱、重唱等也要进行相应的教学,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案例,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对各种音乐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对学生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进行提升。
(三)在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音乐教育中的鉴赏教学并不普及,但鉴赏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只有进行鉴赏课程的学习,才能够真正体会到音乐的本质与魅力,教师只有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奥尔夫教学法的效果。例如,教师讲解到《月光曲》这个曲目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将整首乐曲用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视频的选取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一些大师的视频或教学视频,让学生对贝多芬的独奏曲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曲目中的某一部分利用教室中的钢琴再演奏一遍,让学生分析现场感受与观看视频的不同,让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的思考。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在接受优秀音乐艺术作品的熏陶的过程中增加自身对音乐的热爱,给予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动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每一首乐曲都是作曲者灵魂的诉说,每一个音乐教师应当是这份感动的传播者和分享者,所以,音乐教育改革要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音乐教师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到高职音乐教学实践中,对音乐教育的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莫文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适应性和切入点[J].赤子,2017(8):47-48.
[2]李燕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课程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10):51-52.
[3]屈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才智,2016(1):28-29.
作者简介:何瑛(1975-),女,汉族,广东新会人,讲师,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社会文化系主任,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音乐表演。